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在古代,改革家最后的结局多被保守势力害死,为什么宋朝却例外呢?

网友提问:

在古代,改革家最后的结局多被保守势力害死,为什么宋朝却例外呢?

优质回答:

因为宋代问题太突出了。

北宋三大弊政:冗官冗兵冗费。

宋代推行文治,善待官员,又大量设置职务叠床架屋分权,官员可以得到十来个子弟恩荫,普通宰相收入数万贯甚至十几万。

宋代因为失去燕云十六州,国家防御体系严重缺位,导致辽国骑兵冬天可以轻松越过黄河直逼首都汴梁。所以只能大量堆兵防御京畿,造成宋仁宗时期有禁军82.6万,厢军50万,还有乡兵、前线番兵、勇敢、效用军等招募士兵等,总计超过150万军队。

看看檀渊之盟的檀州距离首都多远:

以上两项造成北宋国家财政时刻紧绷,政府收入的9成用于养官养兵,加上西夏战争持续,自然也就毫无财政结余与储备,一旦出现大规模灾荒,国家必定发生崩溃。

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是范仲淹主持,本来得到宋仁宗的支持,但范仲淹的改革核心就是裁剪不合格官员军队,减少恩荫规模。

说白了,就是节流。

这当然损害了几乎所有官员的利益,自然是无法推行,很快就失败了。

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的节流不成功,三冗问题依旧在持续恶化,小皇帝宋神宗夜不能寐。号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王安石自然出头。

不详细解释王安石变法,只说结果:

变法前,北宋常年国家财政收入7000万贯/石,变法高潮时,最高曾经达到1.5亿,常年平均是1.2亿。

好吧,在没有高产农作物,没有机器化大生产,没有海外殖民与贸易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加70%,加计税收过程中的损害与漂没情况,最少增加100%税金。那么这些增加的税金,难道是地主或者贵族承担的?

显然不可能。

老百姓的平均税负增加了一倍。

所以,王安石变法也迅速破产。

新旧党争

可是王安石并不认为变法方向错误,反而认为都是反对派的掣肘,多次以辞职来胁迫宋神宗处分反对派。既然王安石率先破坏君子政治的和谐传统,报复也就难免。北宋延续70年的党争就此开始了。

宋神宗:

当然,宋神宗还是有克制力的,也因为太皇太后曹氏与太后高氏、皇后向氏的后宫三驾马车存在,新旧党争还可控制。

伴随宋神宗死去,在高氏支持下,司马光全面废黜新法,集中打击新党,最终导致新党宰相蔡确死于流放。

蔡确塑像:

短暂几年过去后,高氏死亡,宋哲宗掌握权力,开始向不尊重自己只效忠于高氏的旧党进行报复,启用章惇吕惠卿这些新党,甚至用禁锢旧党后代的方式进行打击,所谓元佑党人碑是也。

宋哲宗:

为了还蔡确的死,旧党前后在岭南流放地付出了30倍的代价!

宋哲宗24岁死,一直困居后宫的向太后立即出面控制政权,驱逐新党,竭力主张亲近自己的宋徽宗继承皇位并掌权1年。宋徽宗就开始了难得的清明政治。

向太后一年后死去,失去最后制约的宋徽宗立即提拔蔡京等人,大佬凋零,已经人才断层的旧党无力反抗,新党全面控制政权,开始了长达24年的恐怖统治。旧党也就被摧残得惨不忍睹。

新党为何占据全面优势?

一、蔡京能力强悍

蔡京本人是骑墙派,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帮忙奔走,高氏在位协助司马光废黜新法,宋哲宗上位帮章惇,向太后在位则缩首不出。

最重要的是,蔡京诗词书画出色,与宋徽宗互相钦慕。

二、连续三任皇帝对新党的无限制信任

如果说,宋神宗信任王安石本意还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宋哲宗信任章惇是为了报复旧党不尊重自己。

宋徽宗无限制信任蔡京一是因为孝悌,父亲哥哥都用新党,自己也应该用新党。二是因为蔡京实在会捞钱。

三、蔡京敛财有术

蔡京不仅搞一当十的铜钱搜刮民财,还对交钞设置期限,国家政权发行的交钞五年十年到期自动作废,不管最后这交钞烂在谁的手上,国家政权一次就能得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贯的收入。

此外,税负折变法、扩田所等敛财方式也在肆虐全国,花石纲更令百姓倾家荡产,所得收入大头都是宋徽宗挥霍一空。

你说,没有蔡京,谁又能无下限地帮着宋徽宗敛财呢?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银行职员收入高吗?可以就此聊聊吗?

下一篇: 宋哲宗的庙号中的“哲”是什么意思?是是褒义还是贬义?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