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清朝时,所有满族人都是在旗的吗?都享受俸禄与特殊待遇吗?

网友提问:

清朝时,所有满族人都是在旗的吗?都享受俸禄与特殊待遇吗?

优质回答:

当然不是。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组建八旗,是以所谓建州女真为骨干,海西女真为主力,野人女真为辅助,所以,今天我们认为应该属于满族的很多女真族并没有入旗。

其实最重要的是,满族是现代概念,尤其不能将满族、女真、满洲人、八旗划等号。

因为八旗是复合概念,既有满军八旗,也有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甚至还有俄罗斯八旗与朝鲜八旗。同样,北方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也有入八旗的,所以八旗是户籍,入了八旗等于拿到了特权户口本。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回答(一),在旗的八旗满洲人,不一定都是满洲人(满族1949建国之后称呼)。八旗制度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八旗满洲,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仿照八旗满洲建立八旗蒙古,同年农历10月13日,天聪汗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从这一天起,女真民族改称为满洲族;1642年清太宗皇太极又建立八旗汉军。至此,清代八旗入关前,在皇太极时期八旗制度日益完善。其中,在旗的不一定都是女真族(满洲前身)、索伦三部(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汉族、俄罗斯族等都存在八旗满洲麾下。

回答(二),俸禄是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粮食、钱币等。而清朝官员的俸禄是俸银与禄米两种总称,每年春秋两季发放下来。由于清代雍正朝之前官员的年俸并不高,难以维持其庞大的家族开销,所以还存在所谓的养廉银制度,其中京官的养廉银由国库支出,一般很少,主要要年俸,而外官的养廉银则要远高于其工资。

回答(三),特殊待遇如何,分6个方面看看:

政治上:汉族主要是科举,而旗人则有更多途径(比如:笔帖式或当侍卫和世袭当兵)。旗人就是职业军人,需要靠军功来说话,所以旗人入仕不少靠自己军功或祖上军功而入仕。比如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与大贪官和珅都是袭爵祖上而皇宫侍卫起家。清代官职存在满官、汉官,一些职务很少让汉人担任,比如清代五大将军辖区即伊利将军(从一品大员)、乌里雅苏台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基本都是满族旗人当官,蒙古人其次,基本没有汉族。相反,清代督抚一级(二品官)汉族担任不少,年羹尧、李卫、胡林翼、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

军事上清朝的八旗是军事力量主干,真正的硬战都是依靠八旗来打,所以主要由旗人担任军事职务。比如许多八旗军打下的大战:皇太极时期松锦大战、顺治朝山海关之战、康熙朝西征葛尔丹之战和北击雅克萨反击战、雍正朝平青海叛乱、乾隆朝灭准格尔汗国和平大小和卓之战……

经济上:旗人有旗人由国家发给钱粮,旗人就是军人,拿的钱粮就是军饷。换句话说,旗兵就是国家公务员待遇,有国家正经编制。而且旗产的保护,旗民不交产。

法律上:旗人在法律上特别待遇,也是无视旗人就是军人,军人违法犯罪,由军事法庭处理,旗人违法犯罪,自然由八旗内按军法处理。清中期前,旗人犯罪和汉族处理待遇不一样,旗人服罪服刑比较低。不过,雍正十三年规定:八旗案件,俱交刑部办理,但“细事仍听该旗完结”。即应得罪名在徒流以上者,送刑部审办。也就说自雍正十三年,旗人重大的刑事军人案件也由刑部统一审理。

文化教育上:八旗兵丁有专门学堂,国子监(最高官办学府)、八旗觉罗学、八旗学堂。类似军队大院里的幼儿园或小学,旗人的八旗学堂一般是属于旗产,也做为满族学校。这与汉族各地自己办书院是一个性质的。

居住位置:满汉分开,旗人驻扎的地区建满城,住城里。汉民住城外。比如北京二环里都是旗人,二环外汉族。在如南京、西安、福州、成都都有满城和汉族建立。类似今天军人居住训练区域和老百姓民居分开,类似军事禁区。北京有驻京八旗,北京以外是驻外八旗。

记得老舍《正红旗下》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自从姑母搬到我家来,虽然各过各的日子,她可是以大姑子的名义支使我的母亲给她沏茶灌水,擦桌子扫地,名正言顺,心安理得。她的确应该心安理得,我也不便给她造谣:想想看,在那年月,一位大姑子而不欺负兄弟媳妇,还怎么算作大姑子呢? ”这样的情况在汉族传统观念“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意识里,似乎并不合规矩,但别忘了老舍是旗人,而老舍先生姑姑之所以如此强势,旗人姑奶奶就是牛。旗人女子姑奶奶也有俸禄的,比如老舍《正红旗下》的姑爸爸(姑姑),因为老舍姑父去世后,俸禄都是姑姑领。老舍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描写了晚清旗人的生活。全家的生活都仗着父亲的三两银子月饷,和春秋两季发下来的老米维持着。多亏母亲会勤俭持家,这点收入才将将使我们不至沦为乞丐。这里的“父亲”就是旗人,而且是最普通最典型的旗人,他每月可以领到三两银子的俸禄,每年春秋两季还能各领一回大米。清代1644入关后,规定八旗子弟:不工、不农、不商,世袭当兵,为战争而生。

其实,并非所有在旗满洲族都有工资,得有满足2个要求。第一看出身,第二看工作!

1.出身爱新觉罗氏,也就是皇族。皇太极将爱新觉罗氏分为了宗室和觉罗。宗室也就是黄带子,是从努尔哈赤的父亲算起的直系子孙。而觉罗也就是红带子,也就是努尔哈赤堂兄弟的直系子孙,也是红带子。

皇族的福利待遇规定,凡是没有任何官差,只能待在家里闲散宗室男性,一般都是长子继承爵位或世袭。旗人从十岁开始就可以从宗人府领取二两银子的生活费,到了二十岁,生活费提高到了三两银子,并且还发四十二斛二斗的大米。一般都旗兵也能挣二三两银子。清朝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175元左右。

2.八旗包衣。包衣是为了八旗主子服务的,在包衣中有专门从事比较低贱工作被称为辛者库,少部分人可得到皇室发的口粮。

3.八旗庄户。也就是在负责给八旗看管土地的奴仆,不是包衣就是家奴。一般管理庄子的也被称为庄头。这些庄头的工资视主子的心情而定。

4.从事特殊工作的旗人。比如专门练鹰的人才,也叫熬鹰(至少一周以上不让鹰睡觉)按照规定必须一年上交两只训练好的鹰(清代海东青更加珍贵),大概每月可以有二三两;还有专门负责抓鱼的,采集珍珠的等。

5.多数八旗子弟。大多数旗人指的是包衣之外的普通旗人(满洲、蒙古、汉族等在旗老百姓)。这部分人如果在二十岁的时候参加考试之后,又被选中了,才能吃上兵缺的俸禄,否则 ,在旗的也是没钱俸禄领取的!

结语:一般的高级八旗兵缺每月可发4两银子,每年发46斛米,低级兵缺每月发的银子1两到3两不等,每年发米也是22斛到46斛①不等。而且当时针对旗人的福利政策,也都是对补上了缺的旗人所说。。清代1斛米=今天200斤上下,古代一个成年人一天吃500克粮食,1斛米=一个六口百姓之家一个月的口粮,足以证明清代宗室封爵待遇优厚,但是普通旗人兵丁远远不如宗室贵族待遇。清朝到乾隆年间,领取俸禄的八旗子弟还是可以能吃饱饭的,到了晚清,物价飞涨,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急剧下降,养家糊口很难。晚清时期八旗子弟生活不好,老舍家族得靠她母亲洗衣缝补补贴家用,八旗子弟卖房产、田地、古董……为了谋生。

①斛:是古代容积单位和重量互换,唐代1斛=1石=10斗=120斤,在《说文解字》许慎载:“斛,十斗也。”宋代改1斛=5斗。

其他网友观点

都叫“八旗子弟”,甚至还混进汉人,享受“黄带子”待遇,领一份钱粮,还有进官办学堂等得遇。但因待遇好,大多都不思进取了,整天游手好闲,架鸟斗蛐蛐儿什么的无所事是。大清一跨,“各奔他乡”,甚至还有要了饭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正史中的张飞真的是一个粗狂的莽汉吗?

下一篇: 银行贷款过桥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