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

网友提问:

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

优质回答:

“死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题主所问好像有些内涵啊,话中有话的意思便是北洋军阀时期,70多个军阀头子都将自身的长远目光放在了“师长”这一职位之上了。但是师长以上还有军长或者司令呢,北洋军阀头子为何只将毕生心血付诸于谋求师长呢?但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回答上来了,看过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的影视剧作品的读者都几乎对这么一个镜头似曾相识吧?那就是北洋军阀当中,级别职位最高的就是师长了,当然,北洋军阀政府的总统和副总统除外。其实,题主发问还应该完善一下,那就是“北洋时期的军阀除了紧紧抓着师长一职,还有就是北洋政府总统的职位了”。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张作霖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不假,但是他依旧是名副其实的第27师师长,直系首领吴佩孚则是名副其实的第3师师长,只不过后来张作霖坐到了大元帅、吴佩孚坐到了总司令的职位上。

在北洋军阀时期,师级是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也是一个政府最为基本也是必须要有的作战单位。因为北洋军阀时期,在其本质上虽然说政府只有一个,但是地方政权却数不胜数。再加上,混战时期,武力资本才是立足于世的首要因素。另外,北洋军阀时期,浮现出一个尤为明显的现象,那就是“重武轻文”,因为民国同宋朝不一样,宋朝的中央集权很紧缩,而民国前期军阀遍地都是,权力十分分散。故“重武轻文”现象比较严重,而“师长”一职又是当时军队中的最高编制单位,所以说,诸位军阀头子才死死地抓着师长的职位不放。有些官职较低、势力较小的地方军阀甚至将“升至师长”当做毕生梦想。(毕竟当时全国的师长也没几个,而北洋政府的最高军队编制也只有师长)

不知道大家可曾知道北洋官制是清朝新军官制的后来继承者,也就是之前新军官制的原封不动地继承。1912年8月,北洋政府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军衔制又重新编定了北洋政府军衔制,在此基础之上紧接着又颁布了《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因为当时主要以陆军为主,所以说陆军军官仍然分为三等九级,有上、中、下三等官衔之说,在其之内,还有更为细分的“九级”。当时陆军虽然也设有比较系统完善的军衔制,但是主要有所侧重的便只是师长一职。当时的师部军官编制军衔:①师长-中将;②参谋长-上校;③副官、军法、军需、军医处长等官职,皆为中校。

综上所述,北洋时期的各地军阀头子之所以都紧紧抓着师长一职而不放,究其根本,还是当时在师长这一职务之上最有实权。因为处于当时军阀混战的情况之下,一方面各地军阀要接受北洋政府的军队编制,另一方面还要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实力,这样“两不耽误”才是生存的王道。

其他网友观点

因为北洋有传统,将官不杀。

到了师长这一级别,北洋在战场上都有优待,哪怕打得一塌糊涂,战场上也不针对师长进行狙杀,哪怕战败被俘的师长,最多也是拿钱赎人,礼送出境的待遇。

整个北洋军阀时代,只有少数几个将官被杀的反例,并且还有几段故事。例如徐树铮杀陆建章,段祺瑞手下心腹大将徐树铮飞扬跋扈,积极筹划武力统一中国,为了杀鸡儆猴,徐树铮打破潜规则诱杀了陆建章,之后陆建章的侄女婿冯玉祥找机会公报私仇,也杀了徐树铮。还有一个例外是施从滨,孙传芳和施从滨有旧怨,孙传芳坐大的时候,施从滨战败被俘,本来孙传芳的部下还挺守规矩地把施从滨礼送到孙传芳处,结果飘起来的孙传芳翻脸将施从滨处斩……十年后,孙传芳兵败下野,跑到天津租界当寓公,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为父报仇,枪杀了孙传芳。这两样举动都被当时舆论所认可,所以冯玉祥虽然反复横跳倒戈,但对他抱有好感的军阀也不少,施剑翘更是被官方特赦,活到了79年。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问题严格的说是军阀为什么抓着军权不放,倒不一定是师长的职务。

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后,曹锟为首的直系击败了奉系,控制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一时如日中天。然而直系的二号人物、曹锟的心腹吴佩孚却意识到此时的直系有一个很大的隐患,就是随着直系势力的扩张,原来隶属于曹锟或者依附曹锟的一些军头也有了自己的地盘,隐隐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新势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在北洋时期由于中央政府收入有限,各省的军队大多是自筹军饷,谁地盘大,能筹到钱,就能自己养更多的部队,对于北洋政府的依赖性不大。所以一旦那些军头有了自己的地盘,就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从而脱离曹锟的掌控。

所以吴佩孚提出了一个方案,将军权上收,也就是各省的巡阅使、督军不再兼任军职,专心管理地方事务,并由北洋政府重新任命他们兼任的部队长官。然而谁都知道,军阀混战时期没有军权的督军和巡阅使就是个笑话,所以自然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

不过吴佩孚不为所动,先后解除了两湖巡阅使、湖北督军兼省长萧耀南、直鲁豫巡阅副使、直隶督军兼省长王承斌、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陆锦、河南督军张福来、安徽督军兼署省长马联甲、山东督军郑士琦所兼任的军职。

这几人中除马联甲兼任的是旅长外,其他兼任的都是师长。他们得知消息以后表示宁可保留军职,但是却遭到了吴佩孚的拒绝,并重新任命人员出任了他们所兼任的师长和旅长职务。

从表面来说,这些人确实是死抓着师长或是旅长的职位不放,但是其实质双方争夺的是对军队的控制权。吴佩孚不仅免去了他们兼任的军职,更重要的是不给他们重新任命部队长官的权力,而是由自己来任命。在这种情况下,萧耀南等于失去了对自己基本部队的控制权。

而曹锟、吴佩孚虽然也表面上辞去了兼任的军职,但是他们可以继续任命自己信的过的人来管理部队,这样他们不兼任师长职务,一样可以控制部队,所以就无所谓了。

所以吴佩孚和萧耀南等人争夺的,其实是部队的控制权,而不光光是一个师长的职务。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红楼梦中贾代善的爵位是超品德国公,为什么贾赦就变成了一等将军?

下一篇: 如何看待美国《新闻周刊》称,“若疫情导致大量首脑死亡,美军计划接管美国政府”?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