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招不到诸葛亮?如果诸葛亮辅佐曹操会出现什么结果?
优质回答:1加1有时会大于2,但诸葛亮加曹操会小于1。
韩信在项羽麾下,不过是一看门小将,到了刘邦大军被拜为大将,成为齐王。
李斯不过是楚国一管仓库的,到了秦国一步步风生水起,混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时也命也。
若刘备活着,诸葛亮肯定达不到现在的高度,因为他的很多想法不一定能得到刘备的认可。臣子是辅助,主公才是最后做决策的人。再善于倾听下属意见的君主,也不可能事事听从,否则跟一个傀儡有什么不同?
就说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当时他麾下不少人都不赞同,担心许攸诈降。最后曹操力排众议,果断决定偷袭乌巢。
再看赤壁之战。包括贾诩在内的很多人都不赞同曹操打荆州,曹老板不听,执意南下,结果周瑜一把火烧出了三国。
事必躬亲是诸葛亮的缺点也是优点,正是能全面掌控蜀国大大小小的事情,诸葛亮的才会发挥百分百的才能。凡事,诸葛亮可以自己决策、自己行动,不用像老板请示。
相处再好的两个人,也不可能事事意见一致,跟何况地位处于上下级的两个人?若诸葛亮跟了曹操,撑死荀彧第二。
说实话,多一个荀彧不会对曹魏有太大影响,甚至还不如创建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
反观刘备没了诸葛亮,拿下荆州或许就是他最大的成就了。
其他网友观点曹操不招诸葛亮,诸葛亮也不会去辅佐曹操,这种结果是不太可能出现了。
第一种原因:大家不是一个圈子的。东汉末年,一番混战之后,后期形成了三个军事集团,一个是以曹操为核心的中原军事集团;二是以孙权为核心的东吴军事集团;三是以刘备为核心的蜀汉军事集团。
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小势力,但也逐渐被三大集团收服了。而三大集团招揽人才,也本着就近,或者原来游离于三大势力之外的人才为主,而很少再去对方阵营挖人了。
而诸葛亮,恰好就在刘备的势力范围内。
第二种原因:曹操这时有人用啊。这时,曹操手下,有不少谋士,而且,才华不下于诸葛亮本人,而且,诸葛亮有个哥哥,也在曹操这儿服务。何况,这三个人荀彧、荀攸、贾诩,不管哪个,都能比得上诸葛亮,甚至,是强于诸葛亮的。
不得不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扩大了很多。所以,曹操没必要用得挺舒服的不用,舍近求远诸葛亮。
第三种原因:诸葛亮想当老大,不想当普通谋士。诸葛亮想当丞相,老大,不可能到魏国,或者东吴,做一个一般的谋士。东吴,人家先后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均才不下诸葛亮,而且,诸葛亮,有个弟弟也在东吴工作。
因此,诸葛亮不可能去魏国,也不可能去东吴。反而,留在蜀汉,才大有作为。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假设一下,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就算诸葛亮真去了魏国,或者东吴,就愿意做凤尾了,刘备这边,还有徐庶、庞统、徐庶、赵云、姜维、法正等,而且,刘备本人才不下诸葛亮,所以,结果不变。
其他网友观点刘备是身单力薄在狹缝中求生,因此他求贤若渴,不惜三顾茅庐,喜得高人诸葛亮指点迷津,方知三分天下,身在其中。而曹操踌躇满志,挾天子以命诸候。正要统一中国,並不在乎诸葛亮是谁?但如果诸葛亮辅佐曹操,肯定是计高一筹,兵多将广,分进合击将蜀吳各个歼灭。可惜历史不可重写,三分天下势再必行。三国全归司马懿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