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王下台又反司马光。其政治观念和立场是怎样的?

网友提问: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王下台又反司马光。其政治观念和立场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谈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据说,这是苏轼在王朝云死后亲自为她撰写的一副挽联,现刻在惠州六如亭上。这里的不合时宜,说的就是有一次苏轼在朝堂上和司马光争吵了起来,回家之后就问家里人:你说我肚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王朝云回答说:装的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这个词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苏轼一生的政治立场和遭遇,王安石变法时,他觉得新法中有些罔顾老百姓利息的条款,所以反对新法的实施,于是被神宗皇帝视为旧党。然而当神宗皇帝去世,王安石失势,司马光再度掌权,尽数废除新法,苏轼又觉得吧,王安石的新法亦有可取之处,不可尽废,然后又被司马光所代表的的旧党视为新党。那苏轼到底是新党还是旧党呢?

还记得几个月前,国家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除了大禹、西门豹、李冰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人之外,苏轼竟然也上了这个榜单,很多人都纳闷儿了:苏轼原来还会治水的?实际上,苏轼入选治水名人,正好就说明了他的政治立场:他既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他的立场只有一个:从国家和老百姓的立场出发。

苏轼入选水利部治水名人

一个被文学创作耽误的水利工程师徐州抗洪

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调出汴京,又被从密州调到徐州,到任后碰到黄河泛滥,苏轼当时刚上任不久,却身先士卒,冲上了抗洪救灾的前线,史载“以身帅之,与城存亡”。

期间,苏轼组织了数千军民,在徐州城外修建了一道堤坝,在他的领导下,徐州城军民合力,最终战胜了洪水,因此,苏轼也受到了徐州百姓的拥戴。苏轼本人对徐州也有很深的感情,离开时就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江城子·别徐州》:

苏轼在徐州留下的遗迹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斩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滴泪,流不到,楚江东。

西湖筑堤

如今的西湖,一共有十大景观,其中排第一的就是苏堤。苏堤中的苏,便是指苏轼。公元1089年,苏轼又被赶出了汴京城,被派到杭州当官,这已经是苏轼第二次来杭州当官了。他当年第一次到杭州还碰到了一生的红颜知己王朝云,挥笔而就,写下来古往今来赞扬西湖最好的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我们知道,苏轼一度受人迫害,因乌台诗案下狱,皇帝甚至动了处死他的心思,当时苏轼以为必死无疑,就在狱中写下了两首绝命诗,其中之一如此写道: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轼当然没死成,但这段经历却让他毕生难忘,出狱后苏轼给自己的作品作注,特意解释了这首诗:狱中闻杭湖间民为余作解厄道场者累月,故有此句。

讲的是,乌台诗案时,杭州一带的百姓听闻此事,竟然不约而同地汇集到一起,为了帮苏轼度过灾厄,连续一个月时间里开坛做法,请求老天爷保佑,由此可见,苏轼有多受杭州老百姓爱戴。

这一次苏轼又到杭州来了,并且再度游览西湖,可惜此时的西湖已杂草横生,一篇荒芜景象,苏轼当即就生出了疏浚西湖的心思。在开工的过程中,他以挖出来的淤泥为主,在西湖上修建了一条横跨湖面的长堤,这就是苏堤。

西湖十景之首苏堤

惠州修桥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晚年还被贬谪到了南荒,一开始是惠州。那会儿的惠州可跟现在不一样,到处都充满了瘴气,人一不小心沾了瘴气就可能得病。当地老百姓喝的水也大都极不卫生,这也是各种疫病的病源,苏轼刚到此地,就给广州太守写了亲笔信,建议他兴修水利,以保障老百姓的用水安全。

苏轼虽然在官场上不得意,但其名声威望却非常隆重,广州太守一看是他写的信,并没有多想就决定采纳了,并启用了罗浮山一个叫邓守安的道士,邓守安于水利一道十分精通,在他的主持下,广州老百姓很快就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水。

苏轼当然不是个只说不干的人,他自己在惠州也没闲着,不仅向当地老百姓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插秧技术、建造水磨工坊、普及医疗卫生服务与知识,还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在惠州城的江上修了两座桥。修桥时,资金不足,苏轼就捐出了朝廷赐给他的黄金和犀带。

惠州西湖

当年苏轼所修的两座桥,今天依然矗立在惠州城内,便是东新桥和西新桥,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水患,苏轼还在江的两岸修起了堤坝,这边是惠州苏堤的来源。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公元1011年,苏轼终于遇到朝廷恩赦,于是启程北归,然而他还没回到汴京,就在半路上病逝于,在临死前他曾写下了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是苏轼第一次被贬谪的地方,惠州与儋州则是他晚年被贬得最远的两个地方。然而苏轼在审视自己的一生时,却把这三个地方评为自己功业所在,这其中固然有苏轼一贯的自嘲与旷达之,却也切切实实说明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生涯和立场。

确实,在对待王安石变法时,苏轼站在了旧党这一边,但并不代表苏轼是个保守派,知只是因为他觉得新法不够好。苏轼为官之道,对得起良心二字。后来王安石失势,以他反对变法的立场,大可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但他却非要跳出来说,王安石新法也有好的地方,不能一概而论,这也得罪了旧党。

苏轼为人处世,不看立场,只凭良心,他是一个为民服务、造福百代的治水名人,是我国历史上最全能的文学天才,更是一个虽然满肚子不合时宜、但依然永垂不朽的政治家。

其他网友观点

因为新党所行操切,利用变法残害百姓,掠夺民财,大发国难财,甚至导致百姓自断手腕以逃避保甲法的骚扰。

不应该反对嘛?

新党下台,旧党复辟全面废除变法,却抱残守缺,为了反对而反对,对于原本存在的三冗问题故意回避,不去做任何改革。

苏轼当然要反对。

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良心。

士大夫忧国忧民的德。

扩展阅读:

1、三冗问题

北宋缺乏防御纵深,也缺乏战马,被迫堆兵防御北方辽国骑兵,京畿地区猬集全国60%的禁军。最高时期达到82.6万禁军。

平时,发生灾荒,安抚招收灾民为厢军,王安石变法前达到50万。

此外还有大量番军、乡兵、勇敢军、效用军等辅助军队,全国超过150万。

同时,北宋安抚士大夫,大量设置官员,又给予恩荫,造成官员数量极多。

变法前,北宋常年财政收入7000万贯石,9成用来养兵养官,财政问题持续困扰。

这就是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2、变法的争议

宋仁宗时期,严峻的局面已经是不得不变的程度,这几乎成为统治阶级共识。但是,变法如何变,谁主持变,谁来监督评价变法过程,则是最大的争议。

不过,谁愿意损失既得利益呢?

所以,要求裁减控制官员的范仲淹迅速得罪大多数官员,庆历新政失败了。

节流的范仲淹失败,开源的王安石来了。

王安石变法当然是笑话。也就不多说了。

其他网友观点

苏轼似应属于君子不党,有独立见解的人士吧;虽不怎么待见于人治状态下的官场,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但苏轼精神饱满,文章灿烂,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人物,治下多地西湖的苏堤千古留传。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欠债20万,亲戚有能力却不帮忙还,该不该怪罪他们?

下一篇: 正白旗在清朝的八旗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