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司马光与王安石到底有何恩怨,竟然全力反对变法?

网友提问:

司马光与王安石到底有何恩怨,竟然全力反对变法?

优质回答:

首先要说明的是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个人之间原本并没有恩怨,相反两人之前同在开封任职的时候,还是志趣相投的朋友。最终导致二人针锋相对的原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王安石新政瑕疵之处颇多

王安石虽然出身于官宦之家,但是父亲常年在地方做官,因此年幼时的王安石对底层百姓的生活了解甚多。在步入仕途之后,王安石放弃了留在开封任职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地方做官。在此期间王安石政绩突出,而且根据王安石的为政措施来看,王安石此时就已经开始了改革的尝试。

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宋史·王安石列传》

等到宋神宗继位,重用王安石实行新政之时,王安石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改革经验。因此,在被启用的当年,王安石就陆续推出了《均输法》、《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条约》。其中《青苗法》规定:在每年青黄不接之时,由官府借贷、借粮给农民,以帮助农民度过困难。

这样一来,就引爆了司马光和王安石的第一个冲突点。原来司马光的出身、任职经历和王安石颇为相似。司马光在年幼之时也曾跟随父亲到全国各地任职,步入仕途之后的司马光,为了照顾父亲,一直在跟随父亲一起调动。因此,司马光对地方上的弊政也是了解颇多。

《青苗法》颁布之后,司马光敏锐的看到了其中的缺陷,指出其中的利害关系。认为官府放贷带来的危害,远比民间借贷带来的危害更大。从后来《青苗法》的实施结果来看,官府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强迫富户贷款;对于本来应该被接济的穷苦百姓,反而因为它们的还款能力没有保证,官府本根不借贷借粮给他们。如此一来就违背了变法的初衷。

因此,司马光最初反对新政,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只是对新政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司马光在其位谋其政

两人之间的第二个冲突点就是职位上的冲突,王安石担任宰相实行新政之时,司马光身为谏官,对人对事提出反对的意见,以此让皇帝听到反对的声音,本就是谏官的职责所在。而且司马光不但理论知识丰富,而且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因此在王安石的新政出来之后,司马光总能指出处新政的好处与不足之处。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每当王安石向宋神宗上奏要颁布的新政之时,司马光就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二人经常因为新政措施争的面红耳赤,即使在皇帝面前两人也是互不相让。但是,基于宋神宗此时对王安石的极度信任,司马光的意见总是得不到肯定。此时的司马光内心已经发生变化,对宋神宗的偏听偏信颇有怨气,因此开始反对王安石提出的一切建议。

帝乃拜光枢密副使,光辞之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宋史·司马光列传》

为了反对而反对,催生北宋党争之乱

宋神宗熙宁四年,司马光的好友范镇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政,触怒了宋神宗,因而被革职。此时因为反对新政已经被贬到西安的司马光,愤而上疏为范镇求情,并主动请求辞官回家。如此一来,两人之间的第三个冲突点出现,两人的关系也已经是势同水火。

请判西京御史台归洛,自是绝口不论事。而求言诏下,光读之感泣,欲嘿不忍,乃复陈六事,又移书责宰相吴充。《宋史·司马光列传》

此后,司马光将重心转移到整理《通鉴》上,而很少关注国事。在此期间,王安石的新政进行的并不顺利,当初司马光指出的缺陷正在逐渐浮现出来。北宋也没有实现神宗期望的繁荣富强,同时因为改革反对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曾两次被贬。原本关于改革的争论,俨然已经演变成新旧党争。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之后, 年幼的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德高望重的司马光被改革反对派举荐为宰相,司马光上台之后几乎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政,司马光多年的政治愿望终于实现。

结局

公元1086年,王安石和司马光相继去世,两人的争论自此算是告一段落。但是由于二人的争论,催生的新旧党争并没有就此终结。

宋哲宗亲政,新党再次得势。但是此时的新党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改革之心,而是沦落成了纯粹的政治工具,新党将司马光此前的荣誉全部剥夺,由于皇帝的否决才没有祸及司马光本人。靖康元年,蔡京、童贯之辈倒台之后,旧党又再次得势,同样将王安石贬的一文不值,还未来得及进一步打压新党之时,北宋就爆发了靖康之变,新旧党争才最终落下帷幕。

结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王安石新政的初衷是富国,而非富民。因此王安石和司马光最初的争论焦点,无非就是巧取(通过新政),还是豪夺(直接加税)。但是无论谁最后胜出,最终的结果都是富了国家,穷了百姓。

百姓水深火热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北宋自神宗之后,一直沿着王朝覆灭的轨迹在运转。而新旧党争的出现,只是加速了北宋的灭亡进程而已。

其他网友观点

王安石和司马光是北宋时期两位志向非凡的伟大人物。司马光博学多才,德高望重,曾经耗费十九年时间编撰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王安石和司马光处于同一时代,政治才能卓著,在担任宰相以后,和宋神宗一道积极推行革新变法,极力想改变北宋外强中干的现状。他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没有私人恩怨,只是在变法图强的过程中,二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积不相能,势同水火。

公元1067年,20岁的宋神宗继承大宋皇位。当热闹的即位庆典结束以后,宋神宗才清醒地发现,自己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毫无活力的烂摊子。承平日久的大宋王朝就像一个脑满肠肥的胖老头子,各种疾病都发作了起来。臃肿的官僚系统、庞大而毫无战斗力的军队、繁杂低效的军事行政机构,这些都使国家发展举步维艰,停滞不前,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地步。

谁能担当改革的重任?宋神宗想到了王安石。早在几年前,王安石就向先帝上过万言书,期望改革弊政、振兴国家。新天子和王安石志趣相投、一拍即合,改革的总指挥当然非王安石莫属。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平章政事,改革的序幕就此拉开。

司马光此时担任谏议大夫一职,他对变法改革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皇帝应当尊崇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以仁待缙绅。祖宗定下的规矩是不能废的,否则就是不孝。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告诫后世子孙要优待文人官员,王安石变法首先就要剥夺官僚阶级的特权和既得利益。这自然就引起了以司马光为首的资深文人官僚阶层的强烈不满。王安石为了说服司马光,专门写亲笔信给司马光做详细解释,这就是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然而,王安石的思想工作最终没有起到成效。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使二人之间的矛盾分歧进一步激化。“保甲法”、“赋役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这些变法措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出现了问题。王安石用人不当,提拔吕惠卿主持新法推行工作。吕惠卿本是奸诈小人,在新法令的实施中任人唯亲,借机举荐一大批亲朋好友担任地方官。这些贪官污吏故意曲解新法,从中渔利。以“青苗法”而言,本来是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由政府向他们提供低息贷款,购买种子农具,及时恢复生产,这是很对症的惠民政策。然而在执行中却了变味,低息贷款经过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变成了农民无力偿还的高利贷,惠民政策顿时成了害民政策。为了推行新法,王安石急于求成,给各地都下达了硬指标,规定了每年必须发放贷款的数额。如此一来,贪官们只好强行向农民硬性摊派,高额的本息让老百姓倾家荡产,苦不堪言。

新法的种种弊端正好给司马光这一班“保守派”带来反击的口实。在“保守派”的不断攻击阻挠下,宋神宗不得不废除新法,随即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之职。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由于他大公无私、不计前嫌、生活简朴、清正廉明的人格魅力,还是很受反对派尊重的。王安石被贬为金陵知府后,昔日的政敌司马光、苏轼非但没有对他落井下石,反而还经常去探望他、慰问他。这样的气量和风度是很令后人钦佩的。

其他网友观点

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就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推广文治,科举放开录取以安抚士大夫。唐代进士科每次多不过二十人,少则只有三五个甚至一个不中,宋仁宗则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科点800进士。

希望以下为大家分享一这个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结合唐末武夫割据的局面,北宋采取了崇文抑武的策略,创造性地建立文官领导军队的政治制度,但是困于唐代民族政策遗祸,北宋缺乏战马,也没有幽云故地的防御体系,辽国骑兵冬天长驱直入就可越过黄河到达汴梁,所以北宋被迫堆兵以防御京畿,这也是强干弱枝政策的体现。到了宋仁宗时期,中央禁军已经达到了82.6万之多。

同时,为安抚百姓,大肆招募灾区百姓加入厢军,到宋仁宗时期也接近50万。此外,为弥补军队战斗力低下问题,又在边境地区招募勇敢、效用、藩兵、乡兵,四者合计约20万之多。

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最后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美好的生活,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快快乐乐成长,谢谢!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生活和工作该不该有界限?

下一篇: 美国为何不搞直选和公投?也不允许各州独立建国?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