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意思,对四川有什么影响呢?
优质回答:移民啊,大移民,重新振兴四川民生和经济啊。地名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的投影, 浓缩了大量的移民信息。四川地名对明清之际的“ 湖广填四川” 这一段历史有较强的反映。战乱后移民恢复经济的川主及城镇地名等,四川和重庆相关地名统计结果如下:
分析其成因。首先, 明清战乱多、持续时间长的地区, 人口耗损大, 地名更替较多, 移民地名就多。其中人们对“八大王屠四川”之说是妇孺皆知, 今所见县志及家谱也都有记载。光绪十一年《大宁县志》引《蜀碧》“崇祯十二年八月, 张献忠寇蜀, 官军败绩于汤家坝” 。族谱载“ 经献贼之乱, 避难返楚, 清初复来蜀, 仍居故土” 。
潼南《萧氏族谱》《入川各支脉派氏考》:“明末清初, 时代变迁, 崇祯十七年甲申岁, 西蜀之道八大王张献忠, 兵焚烟灭… …(清初)吾族随令入川”。
其他网友观点主要是战乱的原因,1668年四川全省人口约为60万人(今天的四川人口已达8300多万)。因此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其中以湖广人口最多,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等优惠政策。“湖广填四川”繁荣了四川人口、文化、农业的大发展,但同时给四川生态资源造成了破坏。
其他网友观点“湖广填四川”是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由政府主导的移民运动,这场移民运动主要发生在元末明初以及清朝前期,持续了约两个朝代,移民的时间长,规模大,移民人数众多,对当时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湖广填四川”的发生背景元末明初的大移民
元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堪,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由徐寿辉所领导的红巾军在湖北地区发动起义。至正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徐寿辉手下明玉珍不服,于是带领二十万红巾军进入四川地区,以重庆为中心建立了“大夏”政权,自称陇蜀王。
明玉珍从湖北带入四川的士兵虽然只有二十万,但这二十万士兵加上这些士兵的家属,所以实际入蜀的人数应当有40万之多。明灭夏之后,这些士兵都留在了四川定居,成了明朝初年四川人口的主要构成。
明朝初年,国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决定采取大规模的移民政策,通过移民的方式使全国各地的人口达到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从而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以此来巩固国家政权。
洪武三年(1370年),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移民正式开始,这场移民运动共持续了22年的时间,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川地区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80万之多,其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移民过来的,再加上明玉珍所带来的人口,四川地区这时的移民人数占了总人口的70%左右。
朱元璋统治时期的这次大规模移民,移民人口主要来自湖北地区,成了四川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为四川的发展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地区的建设发展。
清朝前期的大移民
通过朱元璋统治时期的大规模移民,经过两百多年的恢复发展,到1600年,四川地区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近500万人。
但是,明朝末年,国家再次陷入动乱,农民起义遍地,大大小小的战争再加上饥荒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导致四川地区的人口不断减少。1644年,张献忠及其起义军三次入川,大开杀戒,对川地人民的屠杀再次导致人口急剧减少。随后清军入关,与川蜀地区的武装力量斗争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导致了人口锐减。
清朝建立后,将吴三桂分封至云南,吴三桂的叛乱时,四川地区成了主要的拉锯战场,使四川的人口又进一步减少。清朝平定了吴三桂的叛乱后,回过头一统计,得到的数字让清朝统治者大吃一惊,四川地区的人口已经由原来的500万人锐减到了50万人。
这时清朝统治者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经济,医治战争创伤,巩固封建统治,于是相继颁布移民政策鼓励外省的百姓向四川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在政府移民政策的鼓励下,湖北、湖南以及江西、广东、福建、陕西等十余省的人口,大规模进入四川,填补了四川地区因战争所损失的人口。这场移民运动从清朝初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乾隆年间结束。
二、对四川地区产生的影响1.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农业的恢复发展
在统治者的鼓励之下,全国各地的大规模移民前往四川,弥补了四川地区因天灾人祸所损失的人口,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农业的恢复发展。
据学者统计,在清前期移民政策的影响下,四川地区的人口净增2317296人,移民人口是本地人口数量的四倍,除去移民后代,直接入川的移民有100多万人之多。这次规模空前的移民运动,对川地人口数量的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地区人口的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多以及政府移民政策的激励,四川地区的大量荒地得到了开垦。随着荒地的开垦,川地的农业种植面积也在逐步扩大,再加上该地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凋敝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2.推动了四川地区文化的交融发展,产生了新文化
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纷繁多彩,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各民族文化之间融合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灿烂多姿文化的形成。而移民的过程,就是文化交融发展的过程。
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人数中,湖广籍人数占大多数,这些人来到四川后,推动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移民所到之处,人们的交流往来更加频繁,以四川官话为例,湖广移民与四川当地民众在共同生活中,语言经过融合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四川官话。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语言乡音,风俗习惯相互融合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习俗。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下,文化慢慢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蜀新文化。
3.推动了经济作物的传播与发展
明朝郑和下西洋期间,带回了大量的外来食物和经济作物,如玉米、红薯、棉花等,但受多种因素的限制,未能得以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只在部分地区得到了种植,比如江西地区。
移民潮发生后,江西地区的移民进入四川地区,将这些经济作物也带到了四川,使得当地人口增多,推动了四川地区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新的经济作物的引进,改变了四川地区单一的农业种植模式,推动了经济作物的传播与发展。经济作物种类的增多,使得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使得粮食产量大为增加,人口进一步增多,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结语“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从元末明初开始,到清朝中期结束。对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组成了新的文化,不仅使川蜀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蜀新文化,为四川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论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情况及其影响》
《四川地名与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移民历史研究》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