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网友提问:

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皇族里很难出现刘秀,刘备这样的人?

优质回答:

题主说的不正确,皇族出人才的几率远大于其它家族

皇族作为天下第一家,享受的资源得天独厚,而且还是战略资源,除了些烂泥扶不上墙的、呆傻的,都能成为人才。所谓资源,比如书籍、老师、历练场所等,皇族之人,比其他家族更容易得到良好教育、成长空间,在资源的堆集下,就算是中人之资,也能比寻常人家的孩子来的更优秀

每个朝代能延续,都得益于皇族人才支撑,诸如汉朝的刘家,晋朝的司马家,大唐的李家,大明的朱家,大清的爱新觉罗家等都是如此

说皇族难出人才,因为相比于王朝广大的人口,皇族人也仅仅是一个家族罢了。你大汉刘家能出刘备、刘秀,可能我王家出不了、李家出不了、张家出不了,但是他曹家能出曹操啊,他袁家也能出袁绍哦……

也许题主意思是改朝换代时,皇族精英为什么没能像刘秀那样力挽狂澜,也少有能像刘备那样割据一方吧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由内部矛盾以及外部压力带来的改朝换代,已然不是一家一姓所能缓解的了的,因为它涉及了资源再分配。在这种状况下,讲的是群雄逐鹿,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为旧时的势力代表皇族,首先被群起而攻……

与天下为敌,在厉害的精英,也干不过啊

汉朝刘家、唐朝李家、明朝朱家、清朝爱新觉罗家,都这么没落的

宋朝的赵家例外,他们家是奇葩,玩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亡于外敌……

以上

其他网友观点

应该来说,皇族里很容易出现刘备、刘秀这类人,但是,没有时势,造不出英雄,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 ·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伊尹、姜子牙两位英雄,如果没遇到商汤、周武王,他们也就老了英雄,一辈子只能做和钓叟和种田老头。

如果秦末不天大大乱,刘邦也只能做个亭长,老死乡里,项羽也只能做个游侠,或者落草为寇。

之所以认为皇族里很难出现英雄人物,只是因为天下太平,英雄人物没有发挥的舞台,只能做个普通的王爷。

但是,一旦天下大乱,皇族子弟大多英雄人物。

比如,魏晋南北朝的那些皇子们,司马家族的那些王爷。

很多人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因为宋明清这样的承平日久的王朝里,特别是末年,皇族大多都默默无闻,碌碌无为,没有彪炳史册的作为,自然看起来平庸了。

也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能力,或者他们没水平,而是因为官僚制度成熟的年代里,皇帝依靠制度,就可以获取相对集中的皇权,而不需要通过加强皇室成员的势力抗衡贵族,来拱卫皇权。

唐朝以前,如果皇帝不加强皇室成员的权力,皇帝很容易就被架空,然后被权臣篡位,就像曹魏一样。

而只有通过加强皇室成员的权力,分封诸侯王,诸侯王反过来拱卫皇权,权臣就不敢篡位,但是,诸侯王同样威胁皇权。

分封诸侯王后,诸侯王手握重兵,在乱世里,当然英雄辈出了,看看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就知道,皇室成员一旦拥有权力,很少有平庸的人。

很多人居高零下的看历史,总认为上层社会纨绔子弟,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都是玩鸟斗蛐蛐,

其实呢,他们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比普通人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资源,无论是见识、格局、胸怀,本身就强于绝大多数人,现在也一样。

只是因为官僚制度成熟后,他们成为皇帝的威胁,皇帝必然限制他们的权力。

明朝诸侯王都在地方做个大地主,一辈子不能出封地,

清朝诸侯王一辈子在京城,大多不能出京城。

这样的背景下,宗室子弟能有什么作为?

北宋也限制皇室成员,所以看起来皇子们平庸,但是,一旦天下大乱,诸侯王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比如赵构,不要觉得赵构能成功,是因为他是唯一在南方的皇子,在乱世,谁还管理是谁的儿子?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都知道,刘秀和刘备,这两位屌丝青年逆袭,最终成就帝业,成为一代雄主,特别是刘秀,在古代帝王届都可以进前五的人物。

但如果细细分析,我们发现,他俩虽然都自称是皇族后裔,但看看他们发迹前的生存状态,以及往上追溯三代,其实他们家族已经不当”皇族“好多年了。说白点,他们的祖上几代都只是基层官员,不仅算不上皇族,就是放在士族里面也只能排中下等。

况且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泯然众人焉了。比如,自称长沙定王刘发之后的刘秀,到了他这一代,只是有点田产,混的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的小地主而已。

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刘备则混得更惨,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艰苦度日,一标准的穷屌丝。

而我们翻看历史,古代皇族中,文学家,音乐家、画家、书法家倒是出了不少,象写词的唐后主李煜、 书画的宋徽宗赵佶,等等,其造诣在历史上都是祖师级人物。

出身皇族的,比如李唐王朝,汉王李元昌善画马,滕王李元婴蝶画,韩王李元嘉工于草书、行书;赵宋王朝的皇族后裔像赵孟頫那也是响当当的书法家; 明朝的皇族后裔书画家,像八大山人,石涛,就更是了不起了。

而象刘秀、刘备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确是凤毛麟角,却几乎没有。分析这一现象,掌心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没有成长机会。

优秀人物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必须在合适的土壤里成长。

有幸生在皇家,但也是不幸的,古代帝王为了掌握权力,对本姓皇族防的是非常严的,所以一般是好吃好喝供着,给兵权,当官门都没有。像西汉的‘推恩令’,东汉的重外戚,都是消除皇权的重要措施。

明朝更甚,明成祖朱棣从自身经历出发,规定后来的亲王都只能住在自己的封地,不得随意外出,地方官员还要随时监控蕃王们的动向。

在这样严格的监控下,这些蕃王们除了吟诗作画,宠爱妻妾外,其它的事想干也干不成。

二是生活条件太好。

孟子说:“生天忧患,死于安乐”。生在皇族,从小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不用奋斗,吃喝玩乐,样样都不用愁,整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人生志向必然消磨,生活没的动力,人生没有方向,而且他们与平民百姓过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象司马衷那样“何不食肉糜”的皇族应该是比比皆是,很难想像在这种不接地气的生活环境中,能成长出像刘秀,刘备那样的人物。

三是缺乏政治历练。

韩非在其《韩非子.显学》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意思是宰相都是从基层部门历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真正象刘秀、刘备这样最后干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的制定方针政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过长期基层实际工作的磨炼,才能积累自己的政治人脉,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提升自身的政治威望,等到条件成熟,才能登高一呼,众起响应。分析刘秀,刘备,李世民、赵光义、朱棣等皇族的成功史,无不是这样道理。

所以总体来说,古代皇族,特别是皇二代以后,由于其社会身份特殊,政治地位特殊,生活环境特殊,注定了这些人大多都只会坐享其成,而少奋斗,所以能来文的不少,会来武的屈指可数,能成为象刘秀、刘备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则几乎没有。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皇帝嫔妃众多,为何晚清同治、光绪、溥仪三位皇帝都没子嗣?

下一篇: 二战时的日军编制是怎样的?大佐到底是个多大的官?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