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海水稻”?海水里长的稻子吗?好吃吗?
优质回答:“海水稻”,就是个噱头,准确的说就是抗盐碱能力较强的水稻,仍然需要淡水进行灌溉。并不是说“海水稻”就能一直在海水中生长。
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在吉林省大安市有一个试验站,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水稻的抗盐碱育种。有幸在2010年随着我的研究生导师去大安试验站参观、学习。吉林省白城市是吉林省较为严重的盐碱地区域,荒地里除了盐蒿、碱蓬很难看到其他的植物。这个试验站已经研究抗盐碱水稻许多年了,现在仍然未能培育出可以在未经过处理的重度盐碱地里种植的水稻品种。这种重度的盐碱环境我觉着和海水也不相上下吧。
而且,这个“海水稻”的名字就能让人的思想走歪路,特别是那些没有搞过水稻育种、水稻栽培的人,一看这个名字就会觉着这是能在海水里种植的水稻,能够节省大量的地下以及地表的淡水资源。但是实际呢?种植中还是需要淡水的参与,否则水稻的根系长期的浸泡在海水里还是会出现盐分的渗透作用。所以说,这个“海水稻”就是个未成形的东西,不可能大面积推广、只能是像袁老先生和其他地区搞得高产创建一样,只能在那小块的样板田里进行。而且,很有可能种植“海水稻”需要消耗更多的淡水和肥料,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关于“海水稻”的成本、用水量、肥料用量等数据的原因。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其他网友观点谢谢被好友邀请。我是乡村情怀,我来回答。由于海水稻是最近一两年才报导的,我沒有实际接触。根据报道来看并不是在海水里种植,只是适应盐碱地里生长。其它情况不太了解,不了解就没权回答。即然被友友问到了,我以后会好好地了解一下有关海水稻知识的。这就是我给你的回答。
其他网友观点所谓海水稻不是长在海水中,而是成长在海岸附近盐碱水中的野生耐盐碱稻。
以前被老百姓称呼为红稻或者长毛稻。袁隆平老先生等科技人员对其进行研究,杂交改良最终创造出此品种。
此稻试验亩产已达620公斤,具备初始推广价值,俗称海红米,硒含量为普通稻谷7倍,有较好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