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二十四史》具体是什么?能从中学到什么?

网友提问:

《二十四史》具体是什么?能从中学到什么?

优质回答:

“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撰写的,并且被历朝列入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二十四史”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基本总括了中国古代各朝。起于汉武帝时诞生的《史记》,终于清乾隆时刊行的《明史》,前后相隔一千八百多年。总计一共有三千二百一十三卷,大约有四千万的字,都是统一的用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而成的史书。

“二十四史”的概念亦是逐步形成的。在三国时期,社会上就有了三史之称。而这三史历来都是指《史纪》《汉书》和东汉刘珍所编撰的《东观汉记》,而在范晔的《后汉书》出现之后,就取代了《东观汉记》成为三史之一。

“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地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规模巨大、卷帙浩繁。正是有“二十四史”的存在,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读完二十四史?

四千万字什么概念?差不多就是“书山学海”。有好事者统计过,假定一个人每日读1万字,一年读365万字,他需要读将近11年才能读完1遍。所以,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历史上能做到这个地步而且有条件完成这个目标的,其实不多。

读完二十四史

01 学习历史优秀人物的为人处事思维

02 以史为鉴,明辨是非

03 增加知识量,提高文化层次

04 提升个人格局观,修身明理

05 读历史通管理,历史集大成连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列举一下历史大家的名言,以供赏析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2、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10、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提问,这个问题云舒云卷来回答。

中华文明渊源流传长,历史长河星光璀璨。其中最耀眼的、最权威的就是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时间顺序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的内容浩瀚,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是中国历朝的正史。记载了数十个王朝,跨越时间长达4000多年。

《二十四史》以纪传体方式书写,记载了中华民族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内容记录详实、权威。

《二十四史》这部史学宏著,浸满历代史官的心血,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经验, 是“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二十四史》中,包含着无数先人的经验和智慧。

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文明是其中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学习历史,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从《二十四史》中我们能够完整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朝代的更迭原因。学习《二十四史》,能够了解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因而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二十四史》,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自己从何处来,还能知道我们将往何处去。中华民族有过辉煌,更有沧、苦难沧桑和落后挨打。

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都遥遥领先于世界,是世界文明的引导者。所以,未来的中华民族也必将重新复兴。

《二十四史》集合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学好它,普通人可以修身养性,更有智慧地为人处世。经商的可以学会运筹帷幄,治国的可以建功立业。

其他网友观点

自汉到清陆续 编写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清乾隆时定为“正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共三 千多卷,近四千万字。“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地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规模巨大、卷帙浩繁。正是有“二十四史”的存在,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三国时期,“三史”就已经出现。当时的三史通指《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和东汉刘珍等编撰的《东观汉记》。后来,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出现,取代《东观汉记》成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就有了“前四史”。

到唐朝,官修南北朝八史:《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徵等)和《晋书》(唐·房玄龄等),再加上之前的“前四史”,就形成了“十三代史”。

到宋代,在“十三代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共十七部,形成了“十七史”。

到明代,又增加四史:《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了《明史》(清张廷玉等),加上先前的“二十一史”,总名为“二十二史”。后来又加了《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成为“二十三史”。而在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学者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经乾隆皇帝钦定,也列入正史,合称“钦定二十四史”。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说实话,现在经济纠纷在法院起诉有多大效果?

下一篇: 是否银行员工都能拿几千块公积金?为什么?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