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如何看待孙策与孙权的才能和功绩?

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孙策与孙权的才能和功绩?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先说一下我个人喜好,我十分喜欢孙策,而对孙权不怎么感冒。

评价一个人的才能肯定得从方方面面考虑,既然选取的是三国人物,那就简单的几个方面阐述一下。

一则,文才方面,半斤八两,孙策并不好在哪里,孙权也强不了多少。

二则,军事方面,这一点可以说孙策是完胜孙权的,孙策克定江东,披荆斩棘。孙权有个绰号叫孙十万,不知道的可以查一查,魏国许多将领因他而名震天下,吴国许多将领因他而牺牲。

三则,心胸方面,个人感觉孙策强于孙权。

四则,权术,孙权完胜孙策,从接手江东到溘然长逝,几十年间,孙权是把权术玩的最完美的人,什么周瑜陆逊皆不是他的对手。

五则,治理国家方面,孙权完胜孙策,这点不多赘述,一目了然。

六则,识人任人方面,孙权胜于孙策,尤其是在对待文人上,天差地别的态度。

论功绩一点,孙策虽然有克定江东的功劳,但和孙权的稳定立国相差甚远,不做详谈。

其他网友观点

孙策临死前说过一句话,我觉得拿来评价两兄弟的才能和功绩,非常贴切。

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策

孙策是谁,当时人觉得他特别像楚霸王项羽,所以称他是小霸王。

孙策自己说自己的特点是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也就是攻城略地打天下。那么孙策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没来看史料。

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孙策领兵作战,可以说在江东一带,所向披靡,攻无不克,而且老百姓都愿意归附他。这样的英雄事迹,像不像项羽?

再看他的性格与风度,《三国志》也有记载。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孙策人长得高大帅气,性格阔达,最厉害的是善于用人,手下都愿意为他出生入死。在善于用人这方面,孙策其实比项羽都要出色。

孙权

孙权是孙策的二弟。当初孙策临终之前,大家都认为他要选择最像自己的三弟孙翊为接班人,但是他毅然选择了孙权,为什么?

原因就是孙权的优点: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也就是说,孙策已经善于用人了,孙权在这方面,比他哥哥还要厉害。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我们来看孙权对待人才,对待手下的态度。

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吕蒙病重,孙权就把他接入宫中休养治疗。为了不打扰吕蒙休息,孙权就让人在墙上打了个小孔,偷偷观察吕蒙的病况,要是看到吕蒙的病情有所好转,孙权就跟着开心,否则晚上都睡不好。

这种对于手下的关爱,刘备做不到,曹操也做不到,手下谁不愿意效死力?

两人的功绩

两人的能力都非常出众,要说功绩,简而言之,孙策打下了江东基业,孙权守住了江东基业,两兄弟前仆后继,使得吴国的国祚多于魏国和蜀国,这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其他网友观点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彼此混战。

而孙策和孙权便是属于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对于他们二人的才能与功绩,下面便简单叙述一下。

首先,先说孙策,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在孙策17岁时,他的父亲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之后孙策因为自身势单力薄,便去投奔了袁术,想向袁术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来建功立业和为父报仇,但袁术没有即刻归还,而是让孙策先自行发展,等发展好了再把他父亲的旧部还给他,并对孙策许诺以官爵,但袁术此人反复无常,孙策立功之后,并没有得到许诺的官爵,所以对袁术很失望,于是,孙策决定,依靠自己,创业江东,后来,他带领着自己的人马一路势如破竹,而且因为孙策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前去投奔,再加上孙策军令严明,处事得当,所以,很得百姓的拥护,这为他之后一统江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策此人性情豁达,威名远扬,军纪严明,不掳掠民间财物,极受百姓拥护。一统江东之后,却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而当时的江东地域基本上都已经被孙策控制,这些地域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孙策也为弟弟孙权留下了追随他的武将和文臣,这些人也是后来孙吴政权的中坚力量。

再说说孙权,孙权,字仲谋,孙策的弟弟,三国时代孙吴政权的建立者。

孙权此人,相比于他哥哥孙策,对外征战上少有建树,但用人方面上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从任用周瑜到鲁肃,再到提拔吕蒙和陆逊,都恰到好处,而且他也听从了哥哥孙策临终前所嘱咐的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形成了以张昭、周瑜为核心的自己的政治团队。

孙权在位时曾大力发展海上事业,开辟了江左直通东北地区的海道,加速了江左与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后来的东晋及南朝的政权也通过这条海道越过北方的胡族政权,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和朝鲜半岛诸国建立了交往。

而孙策与孙权,才能和功绩究竟如何评判,我想还是孙策临终前说与孙权的话可以作为评判,便是孙策告诉孙权::“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殉葬是传统还是意气用事?为何容妃死后康熙要看到的太监全部殉葬?

下一篇: 统一容易分裂难?为何说曾支离破碎的印度从此再也不会走向分裂?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