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什么二战苏联没有加入轴心国?

网友提问:

为什么二战苏联没有加入轴心国?

优质回答:

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打得头破血流,但他们也曾经是一对好基友。

苏德战争爆发前,两国的关系是很好的。德国和苏联的渊源非常深。苏联整个国家是靠德国人的理论建立的:马克思。列宁这些人拿着德国人的思想,回到俄罗斯,搞革命,建立的苏联。而列宁正是德国人、鲁登道夫特意送回去的。德国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源地。

苏联人、列宁、斯大林对德国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一战德国失败,被英美法压制得很严重。苏联刚立国,百废待兴,外部敌人也是虎视眈眈。所以这对难兄难弟一拍即合,很快走到了一起。凡尔赛条约不许德国扩充军备,不许有坦克、战斗机。当时很多德国军官都是在苏联进行训练,开坦克、开飞机。德国军官素质高,也负责培训苏联军人。这期间苏德亲密得很,互相敞开心扉。后来德国先动了歪心思,苏联人参观德国新坦克的时候,有些不信:这是你们最好的坦克?德国人马上意识到:苏联人应该是有了更好的坦克。

后来,苏德联手瓜分了波兰。苏德战争开始的前夜,苏联的资源还在往德国运。运德国兵的火车往苏联开,擦肩而过的是苏联往德国运的木材。

德国打苏联,前面还有半句话: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这个条约不是简单的你不打我、我不打你。而是地地道道的:盟约。咱们建国后和苏联签的中苏友好条约,也是盟约。不是简单的你好我好。只不过盟约往往不说那么直白。但就本质上讲,签的这个约,就意味两国结盟。

而且签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同时,双方还有一个密约,其中包括瓜分波兰。以及哪块地盘是你的,哪块是我的,他们也分了......但是,没分利索,这也为后来的战争留下了隐患。

苏德条约签完以后,希特勒很高兴,一纸条约,他解决了东线的问题,解决了两线作战的问题,可以安心对付法国了。为什么能解决东线问题?因为这是盟约。分量很重。但当时波兰傻了,我去,你俩结盟,把我夹中间。啥意思?但当时波兰还不知道密约的事呢。日本很憋气,他和德国有盟约,是盟友。德国和日本的盟约也不是直接讲的,而是叫:反共条约。本质上还是结盟。日本当时和苏联有冲突,他俩都想要远东这块地盘。日本觉得我和你德国是盟友,我现在和苏联的问题还没解决,我俩还在抢地盘,你也不通知一下,直接和苏联结盟了,咱俩这算啥?

一生气,日本打美国,也没提前告诉德国。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签,两国已经是盟友关系。苏德战争之前,苏联虽然没加入德意日轴心国,但和德国已经是盟国。

希特勒打苏联,是地地道道的:背盟。背信弃义。单凭这一条,死罪是绝对免不了的。德军突袭苏联,斯大林失踪很久、沉默很久。估计他的心情很复杂。首先是被打懵了,害怕了。其次是伤心失望,你怎么能这么对我。最后就是懊恼,要背盟也得是老子背,怎么让你先下了手......苏德条约是希特勒和斯大林俩人支持的,最后希特勒背盟,斯大林明显是被戏耍的那个,很丢脸。

希特勒背盟之前,两国关系是相当好的。一听说要打苏联,德军官兵也懵了,不是好同志吗?

1939年8月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把日本给闪了一下,因为苏日都想要远东,而且那时候日本也憋着打苏联。他是想和德国两线夹击苏联。但苏德条约一签,日本的希望泡汤了。日本自己还是不敢单挑苏联。

1940年9月德意日签署了三国轴心协定。在这个盟约中,三国瓜分好了地盘,日本决定南下打英美。也就不能再去北上打苏联了。既然不能打,那就拉拢。于是1941年4月苏日签署了中立协定。苏联也怕日本在东边搞他,也乐意签。

苏日中立协定中包括了:苏联承认伪满洲国。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而且苏日条约签完,苏联也就大幅度减少了对中国的支援。

某些选手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德国说成强盗,把苏联说成被害人,代表正义,不加入轴心国是顾及自己的形象......那都是扯犊子。

事实摆在这,苏联虽然没加入三国轴心同盟,但他和德国、日本都有单独的条约。而且能签约,简单的讲肯定是关系好。苏联和德国签约,是离开英法向德国靠拢。和日本签约是离开中国向日本靠拢。所以苏德战争之前,苏联已经是无限的接近轴心国。

离轴心国更近,离同盟国更远。

这也是斯大林郁闷的原因,咱哥俩近啊,你打我?按照斯大林的布局,你德国在前面和英法美干,我在后面给你送资源,给你输血,这不挺好吗?而且苏联一直采用的都是这种战略,拉拢其他国家,挡在自己前面,他躲在后面做支撑。一直到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当时苏联对轴心国已经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那为什么没最后签约正式加盟?

地盘没划明白。

苏德一直在谈,德国是想要东欧地区以及波罗的海地区,也就是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讲到生存空间。但苏联也想要这些地区。然后德国跟苏联讲,这片地区给我,然后你往印度、南亚次大陆打,那里归你。

德国的建议并不离谱,往印度打,夺取印度洋出海口,是多少代苏俄统治者的梦想。当年苏联打阿富汗,也是这个目的,再往南就是印度了。

当时希特勒认为苏联是东方人,是亚洲国家。莫斯科、彼得堡一线是亚洲地区。所以希特勒觉得他是欧洲国家,在欧洲当老大,欧洲都是他地盘。苏联是亚洲国家,占领南亚,是很合理的。但斯大林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是欧洲国家,欧洲的事他也得插上一腿。

另外是日本,虽然签了中立条约,但远东的地盘,日本还是想要。

苏联和轴心国谈,战后地盘怎么划分,一直在谈。得都谈好了,才能正式加入。

后来德国在西线解决了英法,对苏联失去耐心。在希特勒眼里,互不侵犯条约已经失去利用价值。另一方面,苏联也在和英法谈。苏联是在看谁给的价高,但这其实也只是一种谈判、讲价的手段。故意给德国看,你看,英法也在拉拢我,斯大林是在利用和英法谈,为自己增加筹码。然后能在德国那拿到更多的利益。

但希特勒和他想的不一样。首先欧洲的地盘,元首是势在必得。其次他也怕苏联先和英法谈拢,先在东边动手。与其你先打我,不如我先打你了。第三之前苏联打过芬兰,表现极其糟糕,再加上大清洗,以及希特勒的种族优越感,他严重低估了苏联的战斗力。

种种因素综合到一起,加上那边苏联还在展示谈判技巧,还在玩拖延,没最后拍板,导致希特勒失去耐心,决定动手,直接消灭苏联。

以苏德战争之前两国的交情,苏联和德日已经签署的条约,正常来讲,如果希特勒能讲诚信,多一些耐心,认识到入侵苏联的难度,拿出诚意来谈,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可能占大概率。因为希特勒对苏联是突然翻脸的,之前是盟友。而在那个时期,英美法都是反苏、仇视布尔什维克的国家,对苏联并不友好。是德国入侵苏联以后,美国才对苏联好的。

二战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历史书上讲的那样:一边代表了正义,一边代表了邪恶,势不两立。这些国家之间是敌是友,都是一线之间、一念之间。

苏联是盟国一方,但他说"被"盟国的。苏联本来没加入盟国,是德国先打的他,苏联一挨揍,英美立即站出来表示:我们要支持苏联,苏联是我们的盟友......苏联一看,好啊好啊。不接受也不行。斯大林的本意是在两个集团之间游离,要个最高价。结果玩大了,差点被灭掉。

所以这里面的先后顺序、本末要捋顺。

不能因为后来苏德打起来,就推论出之前两国就是敌人,苏联死活不跟德国一伙。恰恰相反,他俩是内讧。之前的盟友后翻的脸。开打之前,他俩已经是一伙的。也不是因为苏联是同盟国一伙,德国是轴心国一伙,然后德国打了德国。是德国把苏联打到了同盟国一伙的。

其他网友观点

黑帮来抢劫你,你被抢了,然后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加入黑帮和他们一起干分赃呢?哈哈,多么有趣的问题!仿佛被害者只要愿意,就可以与强盗同流合污似的。

没那么容易!黑帮的目的就是抢,如果都成为盟友了,那抢谁呀?苏联不能加入轴心国的首要原因就是,苏联本身就是人家的猎物!就是人家扩张的指向,如果轴心国与苏联成一伙的了,你让德国往哪里发展?

在希特勒的世界观中,种族主义是支柱,这是支撑其扩大日耳曼人生存空间、消灭犹太,斯拉夫等劣等民族战略构想的理论基础(相比之下,希特勒对欧洲其他民族并没有那么仇视)。苏联在欧洲东部占据了最大的地盘,人口超过2亿,自然是希特勒对外扩张的终极指向。希特勒之所以在1939年9月与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是为了顺利地解决波兰和西北欧,这也算是汲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两线作战的教训,先让苏联置身事外,等摆平了其他国家再全力对付苏联。当然,由于对英作战不顺,最后希特勒还是两线作战了。

从苏联的角度看,加入轴心国不但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极大地损害了自己社会主义国家的名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得以将自己的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300~400公里,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但是,进一步扩张势必要与其他轴心国德日意发生冲突。毕竟,几个国家都处于欧亚大陆,是比邻关系,动一动就要相互发生碰撞。所以,在这样一场只能以德国为主的同盟中,苏联也没有多少好处可得。另外,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最后与法西斯同流合污了,那么它在世界面前将会失去其道德的感召力,失去其所一贯宣传的先进性和作为历史必然性化身的身份,这对于苏联来说,恐怕比少获得几块领土损失更大!

我记得还有人问,美国在二战期间为什么不加入轴心国。看来,还真有人认为,只要价格合理,任何人都可以与魔鬼合作,向魔鬼卖身。不要把国家和人想的那么无耻,道德感,原则性是任何国家和人都有的,很多时候你比你以为的更高尚更正义。历史也证明,那些明显反人类反潮流的国家与个人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贪恋一时的好处而与他们结盟,最终一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他网友观点

差一点点而已,1940年11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来到德国首都柏林,表面上是谈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若干问题,但实际上,是为了一件事,叫做:“四国同盟”

那么,是哪四个国家要结盟呢?

就是原本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一起玩的轴心国集团,要再扩大一步,把苏联也招收入会,即所谓四国集团。

而且,在这一年的11月15日,里宾特洛甫向莫洛托夫提交了德国拟定的“四国同盟案”之后,莫洛托夫事实上是表示赞同的,当然,在入会之前,德国也必须答应苏联一些条件。

要知道,此前德国、意大利与苏联一直是和平的准盟友关系,唯一和苏联有过冲突的是日本,那一战最终以日本关东军失败结束,双方到最后也没有宣战。

德意与苏联结盟,其实日本是有些小意见的,但为了大局,可以化解——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存在。

问题在于苏联提的条件,

第一,苏联人提出,德军不能再帮芬兰抵挡苏联的进攻(此前的苏芬战争中,苏联被芬兰打败);

第二,苏联提出,他还要三个国家,一个是保加利亚,一个是罗马尼亚,一个是土耳其,苏联在黑海的权益必须得到保证,可以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建立军事基地;

第三,苏联还想要伊朗的一部分,巴统、巴库以南地区为苏联领土要求的中心;

第四,日本必须出让他在库页岛北部开采煤矿、石油的权利。

希特勒看了这四条,立马就喷了。

阿苏啊,之前在波兰,就已经给足了你好处,你咋就不知足呢?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土耳其,这些都是俺的忠实小弟,你的意思让俺把小弟的肉都割下来送给你,对啊!那样你是高兴了,可俺和弟兄们怎么交待?

希特勒决心说服斯大林,随即他们起草了一封致亲爱的斯大林的信,托莫洛托夫带回莫斯科。而信上的内容,大致就是说咱四个都是一路货色,谁也别瞧不起谁?打败英法美这些家伙之后,你将获得南亚和西亚。

据说,斯大林们很严肃地讨论了这些问题,并在11月26日召见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之际,给予了初步的表态肯定——但是,斯大林说,俺之前说的那四条,你可别忘了。

这下子,可把希特勒给气坏了,巴尔干半岛是俺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都是俺小弟,凭啥给你?结果,就此谈判陷入困局。就在斯大林还以为希特勒正在认真考虑结盟一事之际,希特勒秘密制定了“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从此亲密战友变死敌,苏德战争一触即发!

所以,苏联当初不是不愿意加入轴心国,而是价钱没谈合适而已。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清朝为什么没有立太子和立嫡以立长的传统?

下一篇: 为什么说道光是清唯一一个嫡长子皇帝,难道咸丰不是嫡长子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