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何进不死是不是就没有三国了?

网友提问:

何进不死是不是就没有三国了?

优质回答: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东汉末年灵帝时,外戚何进靠着皇后妹妹的关系,一路擢升为了大将军。当时宦官们在皇帝的恩宠下势力也不容小觑,掌握着内廷和禁军的权力。时间一久,大将军和宦官们之间就不免会矛盾加深,日益严重。在最后的争斗中,何进被宦官们联合杀死,由此出现了宫廷内乱,董卓乘机进京,把控朝政,天下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各个诸侯割据势力间你争我夺,互相攻伐,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曹魏、刘蜀、孙吴三大政权,又称为三国。

如此说来,何进之死是不是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后来出现的三国呢?那何进若不死,是不是就没有后来三国什么事儿了呢?东汉王朝是不是又能得以延续了呢?

一、何进与宦官“十常侍”

何进本来出身于屠户,因为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被选进宫,得到灵帝的恩宠,成为贵人,因而何进也沾了光,进宫当了大官。后来何贵人生下皇子刘辩,成了皇后,何进因而也成为了大将军。

再来说宦官“十常侍”,灵帝时宠幸宦官,封张让、赵忠等十余人为中常侍,分别掌管着内廷的政要以及禁军的权力,宦官们日渐骄横,卖官鬻爵,祸害百姓,无恶不作。

尤其是小黄门蹇硕,深得灵帝的信任,为节制何进的权力,灵帝又设置了西园八校尉,任蹇硕为上军校尉,同时统一指挥其他各校尉如袁绍、曹操等人。

袁绍、曹操等人也非常痛恨那些宦官们,就多次谏议何进除之而后快;而蹇硕也震慑于何进的大将军权,一直是敢怒而不敢言。就在灵帝病重临终时,灵帝将他与王美人的儿子刘协托付给蹇硕,蹇硕就想假诏何进进宫除去他,立刘协为帝。

不料蹇硕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早有交情,在何进进宫的路上用眼神示意他,何进立马跑回了家。在听到灵帝驾崩的消息后,何进带兵进宫在灵帝的灵柩前立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刘辩为皇帝,是为少帝。

何进立了15岁的刘辩为皇帝后,就带兵要诛杀宦官,而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害怕祸及自己,就先下手为强杀掉了蹇硕,又与何太后亲近,让她说情于何进,何进也就隐忍了。

当时朝中还有另一股势力,那就是灵帝的母亲董太后,董太后喜欢刘协,本意是也想让灵帝立刘协为太子的,可惜没成功。张让就说服董太后垂帘听政,节制大将军何进。何进一怒之下就鸩杀了董后,这时中军校尉袁绍劝说何进乘机诛杀宦官,何进犹豫不决,袁绍又献计“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何进不听主薄陈琳和典军校尉曹操之劝,依计行之。

二、何进之死

西凉的董卓一向野心很大,当接到何进的檄文后,就和他的女婿李儒商量,向朝廷上了一道奏表,说明这次出兵的原因只是为了惩除宦官,制止逆乱。何进又同时召集府掾太山王匡、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等一同造大声势,诛杀宦官。

张让等“十常侍”听说董卓带兵来到京师诛杀阉党的消息后,知道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就偷偷于长乐宫嘉德埋伏了几十名刀斧手,假称太后之命召何进进宫。

时袁绍、曹操皆劝何进不可进宫,何进不听,认为小小的阉党不敢把他怎么样,就独自一人进了宫。刚一进宫门就被张让等乱刀砍死,还将他的头扔出宫门外,说:“何进谋反,已经杀掉了。”

门外等候的袁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攻入宫内,将宦官几乎杀尽。

这后来便是少帝被挟持出逃,董卓保驾回宫,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汉献帝几经覆辙,后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出现了后来的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公元220年,曹操死后,汉献帝被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禅位,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三、黄巾起义,群雄并起

如果说仅是因为何进之死导致历史进入三国时期就有点牵强了。诚然,若大将军何进不死,董卓等外藩势力也不会进京,但是当时还有一个很令朝廷头疼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冀州巨鹿人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已是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人数达几十万。加上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国势日趋疲弱,又遇天灾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都响应黄巾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号召,纷纷加入起义军。朝廷慌忙派兵进行镇压,大有捉襟见肘的局势。

这时,太常刘焉向灵帝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

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巾起义,但是却壮大了豪强地主阶级的势力,削弱了皇权的统治,就像战国末期的东周王朝,名存而实亡,为下一步的军阀诸侯间混战揭开了序幕,也为东汉的最终衰亡而埋下了隐患。

可以说,身为大将军的何进处在黄巾起义、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年代里,他的死并不能改变天下大势,

由此可以说,何进之死是死于自己的骄傲自负和昏庸无谋,毕竟他是屠户出身,没什么文化和远见。曹操说其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就连吕布那样枭雄的人物都会被历史淘汰,更别说是何进了。

何进就算不死,他也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毕竟黄巾起义、天灾人祸,加上东汉政权的腐朽和各地豪强割据势力的崛起,汉朝已是改变不了最终被覆灭的命运了。正所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感谢顺手关注,期待相知与共!!!)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谈谈東汉未年的何进故事。

东汉灵帝時期自公元168至189年朝廷放纵宦官专权干政,以张让为首的十常待专权。这十人是: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常,段珪,高望,张恭。据《后汉书》’记载:这十人‘’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及州,郡,所在贪贱,为人蠹害‘’。

。因黄巾军造反立于大功的王甫嵩得罪十常侍,结果进馋于朝廷。中郎张钧因向灵帝请求殊除十常待,结果被诬陷死于嶽中。

。黄巾之乱后不久,是一系列导之东汉衰亡,虽然未受至相对史学家重视,此乱是有持久的重要意义,动摇了朝廷对权力的失控。

。汉光和七年(184年)冬,分别来自北地郡,安定郡,金城郡,陕西郡,河关等地二股羌人叛乱。至185年初叛军己达到数万人,进军汉故都长安,朝廷命征讨黄巾名将王甫嵩,任左车骑将军,防御长安,但王甫嵩初期无功,被宦官诽谤,上任四个月后被兔职,后司空张温被任车骑将军以代王甫嵩。新任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都在其幕下效力。张温所部十万余人马行至美阳扎营。十一月一颗流星坠之叛军营寨,叛军军心动摇,董卓乘机突袭,击溃叛军。

。约(186年)冬,叛首边章病死,北宫伯玉,李文侯死于内扛。

。188年末,朝廷再次起用王甫嵩,以解除眼前的危机,王甫嵩被任命左将军,带兵二万,董卓也有二万部属协助王甫嵩,当王甫嵩,董卓到陈仓后,王国围城八十余日亳无进展。

。189年春,王国疲痨了,王国军休息時,王甫嵩下命追击,董卓举兵家,‘’穷寇莫追,以免其死战‘’,王甫嵩驳回,率部进攻,取得大胜,斩首万余。董卓为此羞愤,从此滋生对王甫嵩的愤恨。

。于195年5月13日汉灵帝驾崩后,戚臣再次相争,何进被杀,何进部将袁绍率领部曲入宫尽杀宦官,但皇帝刘辩和皇弟刘协却被宦官挟持出宫,然后被何进召进京,准备讨伐宦官的董卓抢先找到被控制,董卓想废除少帝刘辫,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又是用计壮大自已的势力,并铲除反对者,诱使丁原部下吕布杀丁原夺其兵马,逼走反对者袁绍,一切准备好后,便于九月甲戍日,废少帝为弘农王,而推刘协为献帝,至丙子日,鸠杀了何太后,成为汉室实际控制人,任相国。

。顺便说明:少帝和献帝是灵帝众多儿子中的二亇儿子,少帝是何妃所生,少帝被废,何太后被杀,何进是何妃之弟,是国舅任大将军首先被杀。献帝是灵帝的董妃所生,董承是董妃之兄,董卓死,李,郭作乱,吕布败逃,王允殉难,献帝逃之洛阳,下召曹操勤王,刘备跟隨曹操进京,标邦皇室宗亲,帝认皇叔,托以董承,刘备为首的谋杀曹操的宻召同盟,谋杀案败露,曹操杀了董承等十人,并杀了董太后,刘备在逃。

。从此三国战乱开始,经历了六十多年。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要清楚为何会形成战乱?

因为东汉时期已经进入世家社会,但皇帝利用外戚宦官轮流掌握国家机器,世家很长时间之内被压制,基本依附于外戚,对抗宦官所代表的皇权与寒门。

所以,东汉政权就是一个三足鼎,因为互相制约而保持着平衡。

何进被杀后,袁绍代表的世家歼灭宦官,外戚也被顺手歼灭,但并没有达到自己目的,因为军阀来了。随后东汉就进入世家VS军阀的历史混乱期,军阀、世家、豪强、寒门展开了一场兼并大混战。

这是因为旧格局破碎之后,必然发生政治大洗牌,达不成协议,当然只能用战争来解决政治上的分歧。

世家(比如袁绍)、世家兼军阀(比如公孙瓒)、军阀(比如董卓、孙坚、刘备)、军阀兼世家(比如曹操)、宗室军阀(比刘焉、刘表、刘繇)就此纷纷出场。

为何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呢?

因为黄巾暴动及战乱造成人口损失,北方的曹魏势力虽然最强,但南方经济也因为吸收北方逃亡人口而得到发展。孙权及不愿意投降曹操的世家势力,希望发展晋升的寒门力量,合起来并不是绝对劣势。

这也说明,当北方安定下来,人口经济迅速得到恢复,西晋拥有全面超越南方的力量,统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世家力量的决定性

东汉是世家社会。

前面说了,世家之前被压制,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力量。

184年黄巾暴动后,世家被惊慌失挫的皇帝释放,世家在镇压黄巾暴动的过程突然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政治野心逐步释放出来,也才有袁绍挑拨何进调军镇压宦官的由来——乱天下者,绍也。

同样,军阀董卓本是袁家豢养,但他发现宦官外戚同归于尽,自己占得政治先机的时候立即抛弃袁家想独占政权。袁绍当然不干,随后就是世家更大的野心暴露——公然以地方反抗中央政权的诸侯讨伐董卓。

结论

何进死不死都改不了东汉后期的战乱。

假定何进突然暴发,歼灭宦官,控制政权再勒令董卓回去西凉,但必然成为东汉外戚大将军的一个:年长后的皇帝与何太后无法用宦官力量来发动政变诛杀何进,夺回政权,就必然向世家和军阀求救。

发展下去就是:

世家召集军队讨伐何进,董卓则会协助夹击何进,然后依旧是一场混战。

最终结局,还是世家获得胜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川岛芳子和末代皇帝溥仪是什么关系?

下一篇: 有人说北宋朝前期的经济是古代最好的,人均都能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真的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