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明朝的内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网友提问:

明朝的内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优质回答:明代内阁制度的起因

1380年农历正月十一,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并立下祖训,令后世子孙永不得设宰相。然而,朱元璋死后不到30年,明成祖朱棣就把内阁制度发扬光大,以开始代替丞相行使职权。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就要从丞相的职责说起了。丞相是百官之首,地位处在皇帝与百官之间,总揽朝政,平日里处理中央六部事务和以及全国各地上报的公文,可以说日理万机。丞相只对皇帝一人负责,每逢大事,丞相便负责向皇帝汇报,起到了上承下达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丞相的作用其实分担皇帝工作,就像是皇帝的助理和秘书。废除丞相后,朝政大事都需要皇帝一人完成。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有多少臣民,每天发生多少事,政界的、军界的,需要全部报往中央,再由六部呈送给皇帝,所有这些事情都等着朱元璋一一阅读和批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史料记载,朱元璋在位的31年时间里从未休息过一天,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份奏疏。即使按每天工作18小时计算,也需要在平均5分钟之内看完一封奏疏,且给出决策和批复意见。在遗诏中,朱元璋自己也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除了吃饭睡觉,没有任何休息和娱乐时间,这皇帝当的得有多累。明朝的后来皇帝使用内阁制来代替宰相制度的原因就在这里。

朱元璋绝对是中国皇帝中的劳模,没几个人能比得过他。可是他的子孙们就没这么勤快了,他们吃不了这个苦。但既然太祖爷明言规定不得设宰相,总不能恢复宰相制,那就等于明目张胆的违背老爷子的意愿。明朝以孝治天下,继任者如果违背先皇的遗愿就是不孝不忠,严重地说会影响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没有谁会去冒这个险。但办法总是有的,那就是用内阁制代替宰相制,实际上换汤不换药。

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

其实内阁制在建文四年,也就是朱元璋死后第4年就出现了,不过那时的内阁仅仅是一个小办事机构,还远远没有宰相那么大的权力。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屡屡北伐,实在没办法常年呆在京城处理政务,于是将内阁职权扩大,以帮助分担自己的工作量。朱棣时期的内阁就像是幕僚,主要任务是议政和处理文书,决策权仍然由皇帝牢牢掌控。在明成祖的掌控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中央指令在通过十四万公里的驿道和两千处驿站传达到帝国各个角落,国家机器得以有效运转。明成祖执政后期,内阁开始影响六部,并慢慢成长为决策机构。但此时的内阁成员还都只是低品级官员,六部的高官们往往看不上他们,因此内阁的影响力有限。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杨荣、杨士奇等进入内阁,由于两人都是东宫旧臣,辅佐了朱高炽20余年的太子生涯,所以朱高炽让二人以尚书衔进入内阁处理朝政,自此内阁的影响力才真正形成。可惜明仁宗当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他的儿子朱瞻基即位,也就是明宣宗。宣宗时期的内阁有三个著名的大臣,也就是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说的明代最强内阁——“三杨”。“三杨”时期,内阁办事的流程趋于完善,各个机构上报的公文都由通政使司汇总整理,然后呈送给内阁,内阁阅读公文并给出处理意见,再由太监机构司礼监传达给皇帝,最后由皇帝做决策。这一套流程成为明代后来200年的中央办事规则。

景泰年间,六部中权力最大的吏部尚书王文进入内阁,使得内阁权力更大,内阁俨然成为文官首脑机关。到了明宪宗朱见深和明孝宗朱祐樘时期,内阁制度进一步发展,成为文官集团的代表,并开始拥有对抗皇权的实力。正德年间,明武宗玩乐成性,不问政事,朝政在内阁重臣杨廷和等主持下平稳运行,国家未出现大乱。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心当道士求仙,严嵩把持内阁20余年,此时的内阁虽没有宰相之名,但是已经有宰相之实了。

明代内阁制度的顶峰

明代内阁的巅峰要数万历初期的张居正辅政时期。万历皇帝朱翊钧年幼,内阁首辅张居正跟司礼监冯保亲密合作,几乎拥有了皇帝一般的权利。在张居正的励精图治之下,明朝出现了复兴的转机。张居正辅政的十年时间,一切政令都有他一人下达,皇帝成了一个摆设和象征,这倒跟英国首相制度有些像。从这个角度看,张居正这个内阁首辅就像是首相了。

其他网友观点

朱元璋和朱棣埋下的祸根

内阁是明朝皇权专制的产物,而内阁弄权、太监擅权又是皇帝惰政的结果。

一、朱元璋怒罢丞相

明初是有丞相的,但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暴发了胡惟庸,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并自此废除丞相,并留下祖训后世子孙也不得设立。这样从秦始有的丞相制度自此灭亡。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则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了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提到的罢丞相后设立的五府指五军都督府,是一个军事机构,只负责外出打仗时带兵,至于调兵权则属于兵部,并不在大都督职权范围内,由此则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而失去了调兵权的将军,军权也就大大削弱了;六部就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罢丞相之前是设有中书省的,中书省有左、右丞相。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的行政中枢。其中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直至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在唐时六部是尚书省下的六个职能部门,在六部之上有总其令的尚书令及左右仆射的,但是现在中书省被废除了,也没有设立尚书令及左右仆射类似的职位,只剩下六部,但六部也没有长官了,没有了头,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个人负责。这样一切政令的总负责就成了皇帝,皇帝的行政权彻底强化。都察院是从唐宋的御史台演化来的,负责监督弹劾的,即承担监察职能。通政司管理章奏,全国中外一切奏章送给皇帝的,都归通政司,这是一个公文出纳的总机关。大理寺负责司法的,主管平反,一切刑法案件最后判决不了的,都要可以到大理寺平反,但管司法的并不是只有这一个机构,刑部、都察院都有部分职能,所以一些特大案件,一般有刑部尚书、都察院、大理寺会审,又称“三法司”会审。这样的一种中央机构设置,可见它们是相互独立的,比如户部是管不了吏部的,相反亦然。这就是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府,上面总其成的只有皇帝。皇权专制色彩由此可见。

二、罢丞相后的困境

罢丞相,固然是加强了皇权,但是朱元璋并没有理解秦、汉、唐、宋一来一直设置丞相的本意。丞相一职,有两种身份,其一它固然是皇权的分割者,但更重要的它还是皇帝的重要辅助者 。它是百官之长,是政府的领袖,国家事务出了问题不能直接由皇帝负责任,丞相要负责任。现在丞相被废除了,是加强了皇权,但是辅助者也没有了。一切国家重大事务都汇集到了皇帝那里,皇帝事务之繁忙可想而知。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

洪武十七年九月,给事中张文辅言:“自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章凡一千一百六十件,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平均算一下就知道了,朱元璋一日要看145份奏折,对411件事项做出裁决。这可不是看作文批作业呀,老师只写个“阅”画上几个对勾,加上两句评语就可以了。这可是国家大事,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不然也不会上奏中央了。所以非精力过绝人者是不可承担事务之重的。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从小干农活、又在寺庙里挑过水、行过军打过仗,天下是自己打下的,精力能力还可支承。

三、内阁雏形

如此繁忙的政务迫使他也不得不效仿宋朝,在宫殿之内设立大学士于四殿(中极殿即之前华盖殿)、建极殿、文华、武英,两阁,即文渊阁、东阁。让大学士们在这里办公帮助他特侍左右以备顾问,奏章批答,传旨当笔。因为是在大内当差,故名内阁,但是内阁之称直到成祖永乐帝时才开始正式称呼的。从上面设立内阁的初始本意出发,可见内阁的职能就是为天子襄理文墨的顾问,没有什么实权。

四、内阁始成

明成祖朱棣时才正式有了内阁的称谓。他从翰林院的侍讲、侍读、编修、检讨等官中选拔任用,让他们参与机务。内阁大臣中最著名的就是纂修《永乐大典》的解缙。

明成祖也是自己打来的天下(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子的天下),所以他的精力、体力、能力也是非常人可比的,内阁也无从弄权,只有老老实实的当好顾问,侍候笔墨。

五、内阁权势上升

1.其位之尊

内阁的官职是很低的,只是五品官,所以从官制论它不可能弄权也无法和前世的汉、唐、宋的宰相对比的。但是其位是尊的,因为慢慢的内阁大臣的选拔逐渐形成一种潜在的规则,就是让六部中的一些尚书兼职,还有另一个来源就是教过皇帝或太子读书的那些翰林中的经筵讲官,这样慢慢的内阁大学士与皇帝的关系就既尊又亲了。

2.其权渐重

开国之初的皇帝在精力、体力、能力上还能应付繁忙的国事处理,还能每天早、中、晚的出朝与大臣见面共议国事,以下情上达。但是后代皇室子孙这些个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过风吹雨打日晒,深居宫中大院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体力、精力及能力也渐渐不足了。加上继位的皇帝年轻,有很多事务都不懂,不懂就得问内阁大学士,可是问得多了自己也害羞难堪起来,所以慢慢的索性就不和大学士见面了,也就是不去内阁大学士办公的场所了。这样就让内阁把每一事的建议写在一个小纸条上,贴在奏章上,由文书官送至皇帝处,再由皇帝处的太监转于皇帝,然后皇帝再看过斟酌好了,把条子撕下来,自己亲自用红笔批下,这便形成了正式的谕旨了。这里内阁大学士写的这个小条子,我们称为“票拟”权。这个是内阁权势上升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照常规逻辑想一想,既然皇帝因不懂惰政才让内阁写个条子进来,那他就极有可能直接把条子上的建议照样抄下来,这就形成了圣旨。而且实际情况也大体如此(不是绝对的)。但是这里内阁拥有的仍然只是票拟权,说到底皇帝采纳与否,采纳多少,都要以朱批为准。所以阁权最高仅止于票拟。

结合历史事实来讲:

到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明仁宗后,阁权渐重,内阁就慢慢有了票拟权。史书记载“至仁宗而后,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到英宗时,因其九岁登极,凡事要由太后做主,太后就让内阁议决,自此以后内阁票拟就成了定制了。

到世宗时内阁首辅严嵩把内阁的票拟之权揽于自身,其他的内阁大学士只有在旁边瞪着眼干看的份,自此以后票拟就成了内阁首辅一个人的事,这样就出现了权臣,明史上除了严嵩还有著名的万历朝首辅张居正。虽然张居正治理能力是一流的,但是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其死后不久即被清算。因为按照法制,内阁的职责只是顾问,不得干预政府的正式机构六部的职权,六部只受皇帝节制,你做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干好自己的工作,在皇帝面前从容论思是你的,你不应该凭借这一点来出面干涉部院的事务,这样做是越权了的。这就是法理上的规定。但是你张居正以相体自居,让大臣把奏章一式两份一送内阁,一送六科,这是违规的,是越权的,你的权力不是来自于法制的规定,所以你只是一个权臣,哪怕你的治国理政能再再强,与不免遭到非议。假设张居正在汉、唐、宋任相,那就是一能臣贤相了,可惜生不逢时。

六、宦官专权之由

从秦至清两千多年各朝各代中,数明宦官专权为重。细究其由也与废丞相设内阁有关。

明太祖朱元璋一方面废除了丞相,另一方面也预防宦官干预朝政。洪武十七年铸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还规定了宦官不能识字。但是后世子孙只遵循了不设丞相的遗训,并没有遵循“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遗训。宦官被授予权力始自明成祖朱棣。宦官通文墨,由自宣宗时设内书堂始。

上文中提到内阁获得了票拟权,但是这个贴着条子的奏章还是要由宦官送至皇帝手中的。皇帝因为不亲自去内阁亲视政务,才让内阁大学士票拟的。同样懒惰怠政的皇帝如果再懒一些,连看一看票拟抄一下的事如果也不愿意做了呢?那就只有让身边的太监代之了。而这就是太监权势上升的关键。

英宗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宪宗时的汪直、神宗时的冯保、天启时的魏忠贤这些都是明朝有名的专权的宦官。

如武宗时的,故意趁武宗沉迷于游戏时,去找皇帝奏事,皇帝厌烦,说什么事都来烦我,自此以后刘瑾逐步专权,阁臣的票拟任由他随意涂改,而后代为批红。可见在明朝实际的相权竟然归了一宦官,或者是君权(即批红权)为宦官所窃。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探究起来又自太祖废丞相始。自宦官干预政事、识字始。所以来讲,明朝政治之黑暗自太祖与成祖时就埋下了祸根。

自明成祖设东厂让宦官统领之后,宦官权势日渐隆重,逐步侵入军事权、财政权、行政权、司法权。

这种情况之下阁臣中想掌权弄权者不得不攀附结交司礼监太监。明朝政治黑暗可想而知。在黑暗的政治权势下,鼓荡出举世谄媚之风,不愿意与世同流合污的士大夫为了反抗又演化出党祸,东林党即如此。

在东林书院讲学的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及至政治暗无天日,全国正人都卷入党祸,流寇四起,明朝也就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其他网友观点

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二者经常被拿来比较,足以可见明朝时期内阁的地位之重。在明代之前的历代官制中都没有内阁,内阁为明朝的首创。其实在朱元璋建国之初,明朝沿袭的是元朝制度,设立了左右丞相以处理政事。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生性多疑,对左丞相胡惟庸日益擅权的行为也极为不满,因此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后,朱元璋自此废中书省,罢丞相。但是朱元璋毕竟精力有限,为了处理繁杂的日常政务,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文渊阁、文华殿等大学士,“侍左右备顾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这便是内阁的雏形。其后内阁制度逐渐发展,到了明中叶时,内阁大学士手握要权,“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

内阁

可以说,明朝内阁制度的设立是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大,自此成为明代的中枢机构,对国家政权的运行产生了重要的政治效能。内阁初设时,皇帝规定入阁的大臣不可侵夺各部的职权,诸司有事直接向皇帝上奏,不经过阁臣。此时大学士的官阶并不高,只是一个正五品,不如一个外省的知府,更不用说六部尚书了。但从明中叶开始,内阁开始承奉旨意,其他朝臣有事禀奏需经阁臣“关白”,内阁的权力已然跃为六部之上,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了。内阁地位提高,意味着阁臣的官阶也有提升,到后来只有侍郎、尚书等才能做大学士,三品以下的官员根本没法入阁,而且明朝有着入阁加衔的规定,因此内阁大学士成为当时最高的官位。随着正统、正德年间内阁权力的巩固,内阁阁臣中首辅与其他阁臣的等级差距日益明显,首辅的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内阁的实际负责人。

废除宰相制度的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内阁的权力主要体现在“票拟”和“批红”两方面,“票拟”指的是内阁根据皇帝的旨意起草圣旨,“批红”是皇帝对内阁所拟的圣旨用红笔进行批示,以表示认可。到了后期,内阁便利用这些权力把持朝政,并倾轧其他官员,滋生了明代官场腐败之风。我们都知道明代宦官专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内阁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私通、勾结宦官,并对部院之臣加以严厉打击,“广布腹心于科道”,扶植党羽来加强自身的势力,因此明代党争所以激烈,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内阁的出现。此外,许多朝臣都将内阁大学士定为自己晋身的目标,因此结党营私的情形屡见不鲜,让明代官场更为乌烟瘴气。

建立内阁制度明成祖朱棣

参考文献:

朱子彦:《论明代的内阁与党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

王广军:《试析明朝内阁制的政治效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秦国经:《明清内阁沿革与职掌》,《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程念祺:《“票拟”与内阁的权力扩张》,《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5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欧盟军事一体化是否有机会实现?

下一篇: 为什么历史上张姓皇帝很少?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张氏王朝是哪个?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