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图片(佩戴香包图片)原创香道2019-10-27 11:03:03
香囊也称香袋、香包,我国自古就有佩香囊习俗。从《礼记•内则》记载的「矜缨皆佩容臭」句中可知先秦时期古人已流行佩带「容臭」(古香囊)以修饰自身的风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三国魏朝繁钦在《定情》诗里如是说。
最早佩在身边的香料,一直以植物为主,其中最名贵的香草叫薰,或称蕙草。蕙草,以其在零陵多产,故又有零陵香之称。
《广雅·释草》:“薰草,蕙草也。”古人将佩在身边的香料,统称为薰。唐陆龟蒙《邺宫词》:“可知遗令非前事,却有余薰在绣囊。”因此香囊也称薰囊。
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四枚提到“薰囊”这一名称。竹简二六九记:“白绡信期绣熏囊一素缘”。
汉代彩绣云纹香囊
到了汉魏时期,香囊一名正式出现。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囊不仅佩戴在身边,古人也将香囊挂在床帐里,用作起居熏香。
香球
唐代曾流行一种香具,即‘香球’,也称作‘香囊’。
唐代以后的男女,也喜欢佩挂这种饰物。宋高观国《思佳客》词:“同心罗帊轻藏素,合字香囊半影金。”周密《武林旧事·端午》:“分赐后妃、诸阁、大珰近侍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香囊,软香龙涎佩带。”
香囊虽然是一种佩饰,但在青年男女交往中,还兼有其他用途。一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常常在香囊两面绣上各种吉祥图案,并以此赠送给自己的情人,以表心迹。时间一长,香囊便成为一种信物。
古代热恋的男女会把贴身的香囊当作定情之物,相互赠送。魏晋繁钦《定情》:“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唐代孙光宪《遐方怨》:“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
香囊有多种材质和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金银、玉、翠等硬材制作的小盒,盒面镂空以散发香气;一类则是纱、罗、锦、锻等织物缝成的软质小袋,到了明清时也称为“香袋”。
金银材质的香囊
▼
清同治 / 金累丝花纹香囊
金累丝花纹香囊。香囊圆形,分为器、盖两部分,以金累丝镂空锦纹,两面均饰三组点翠花叶纹。中空,可开合。上下有黄色丝穗,系珊瑚雕福寿珠,缀米珠六组。附黄签,两面书:“同治元年二月十四日收沈魁交”,“银镀金花囊二件,每件上拴珊瑚豆二个”。
翠玉材质的香囊
▼
其它硬材质的香囊
▼
清乾隆 / 象牙茜色镂雕花卉纹香囊
古人佩戴香囊为了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所以香囊内除了香料外,还添加一些根据各人体质配制的药物。秦汉时期香料药物大多为单方,魏晋以后,西域香料大量进入中国,于是出现了合成香方和药方。
唐人王焘《外台秘要》所辑医方,有一味药丸,以“沉香、青木香、丁子香、安息香、白檀香、薰陆香、苏合香、龙脑香”调配而成,贮于囊袋有驱邪醒脑之效。
如今香囊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才会出来刷一次存在感。佩戴香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时尚界一直对香囊很钟情,被LV拿去做了手包、被珠宝品牌做了首饰。
LV版的“香球、香囊”(估计是个小手包)路易威登时装发布会中的东方元素。引入“香囊”元素的首饰,首饰均采用中空设计,可随意加入喜爱的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