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内容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相信人类会习惯和野生动物相处丨我信)

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生物学者王放:我相信人类会习惯和野生动物相处丨我信

1、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人与动物的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

2、生态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现已进化为最凶猛的动物。

3、道德关系:人与动物本应共享自然,在造物主面前,人类是平等的。

4、审美关系:好看的动物惹人爱,丑陋的动物没人管,好比青蛙和癞蛤蟆。

5、实用关系:人们对利用价值大的动物,包括可以寄托情感的宠物,关心程度高;而实用性不强的,便觉得无所谓了。

6、从人类自身发展、利用自然的角度讲,应该保护动物。一方面,要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不附带任何既得利益,去平等地对待动物,提升人类文明。

以上的就是关于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的内容介绍了。

2、生物学者王放:我相信人类会习惯和野生动物相处丨我信

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相信人类会习惯和野生动物相处丨我信)

王放 (农健/图)

在2022年的上海,有人把买来的活鱼养在院子里,准备捞起来烧菜时,发现鱼不见了,等跑到院子门口,只听到“哒哒哒”的声音,像是有人穿着高跟鞋在走路。也有人把小龙虾壳埋掉后,发现总是会被扒出来。

后来人们发现,偷吃的是貉,一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比起动物本身,人们或许更熟悉一个含有这个字的成语——“一丘之貉”。

幼年时期的它,通体棕黑色的毛发,有可能被误以为是狗。曾有媒体报道,有上海居民就把貉认做是被遗弃的小狗崽,收养了两个多月。等它再长大一些,眼部周围的毛发愈发显黑,像是戴着一圈眼罩,这时候,它的长相和小浣熊更相近,又有点像缩小版的狐狸。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发现,疫情之下,人类活动减缓,加速了貉在上海的扩张。在2020年疫情刚暴发,以及2022年年初上海疫情暴发期间,貉出现过两次明显的分布范围扩大和数量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活动恢复后,貉已适应了城市环境,它们的行为不再会发生逆转。

2022年7月,王放的团队和上海市林业总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用了两个周末在上海松江区进行“貉口普查”。

“普查”结果是,在调查的50个小区里,22个有貉分布,平均每个小区有10.82只貉,最多的有50只。

王放说,在上海,貉的回归,如同南京和杭州出现野猪、深圳出现水獭和豹猫一样,这是生态变好的征兆,也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面对城市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挑战,如何协调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将是必须面对的课题。以下是王放的讲述。

每公顷1.08只

对于为什么要做“貉口普查”,最大的原因是我作为研究者,总会被问到一个看似特别简单的问题:上海有多少只貉?

我回答不上来。我们一直想做貉数量的调查,不过,我的团队一共只有7个人,我,加上3名博士、3名硕士,能力有限。我们发起的对貉的野外观测和研究项目启动3年后,到2022年,不少市民开始关注貉,我们也得到了社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支持。

“貉口普查”需要招募市民做志愿者。原本,我们打算招募100人,最后出乎意料地有超过350人报名。为什么想参加这个活动?很多报名者填写的原因都很简单,就是觉得“好玩”。没见过貉,想去看看这个动物。还有一些人是希望带着孩子看一看科研团队是怎么工作的。

最后,150名志愿者被分成42个小队,在50个小区同步开展“貉口普查”。调查当天,我带领了两支队伍,一共10名志愿者。一支队伍负责一个小区。傍晚6点,我和队员在小区碰头,分发调查表格,开展社区访谈。队员们找到最了解小区的保安,询问小区内貉的情况以及居民对貉的态度。

差不多到7点,天黑了,也逐渐进入貉的活动时间,再把志愿者分成四五个小队,沿着我们提前划分好的路线,用相同速度,按照相同的方法,去数貉的数量,记录它们的洞穴、粪便等情况。大部分队员是第一次看到貉,特别兴奋,半个小时后,大家才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志愿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尤其是小朋友们,他们的调查效果最好。他们有大人们无法企及的敏锐,能听到树丛里窸窸窣窣的声音,也能蹲下来、趴到地上看到貉的小脚丫。小朋友们走的线路是最不需要复核的,是我们最有把握相信的。

计算下来,在我们调查的50个小区里,每个有貉小区里有10.82只貉。平均密度是每公顷1.08只。

过去三年,我们在上海262个小区找到了貉,按照这次“普查”的数字,再估算我们没有调查到的城市公园、植物园中貉的数量,就可以回答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上海有3000到5000只貉。

每公顷1.08只,我们把这定义为上海貉的基线密度。在对居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貉密度接近每公顷1.08只时,居民对貉的态度比较温和。密度明显超过这个数字时,居民们则会感到不安和恐惧。

把貉的数量放到数学模型里评估时,我们发现,某地的貉是否泛滥,主要取决于人们怎么对待野生动物。例如,在其他情况不变情况下,如果存在猫粮和湿垃圾管理不当,貉密度的增加幅度为1.00只/公顷,较平均密度翻番。

“可能不会再往回退”

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时,就注意到城市周围有大量野生动物。它们会引起交通事故,给居民带来财产损失,但也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1980年代开始,到2010年前后放缓。随着城市的生态恢复,野生动物一定会回到城市。

2019年,我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后,就开始调查貉在上海的分布。那时候,上海四十多个小区有貉。到202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10个,2021年是170个,今年是262个。3年里,貉的数量、分布区都在快速增加。

这种扩散不能说是貉入侵城市。要是查看历史资料,就会发现貉在扩张中占领的小区,30年前就有野生动物生存。有些小区有貉,有些有狗獾、豹猫或者小熊猫,这些区域本来就是它们的分布区,只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野生动物们暂时消失了。现在,它们正在回归。

貉数量的扩张还有个原因——疫情。2022年年初,上海疫情暴发期间,生活在社区环境里的野生动物,例如青蛙、蟾蜍等,都遇到了困难。而远离居民区的野生动物则得到了明显的恢复。

有个特别典型的例子,2022年是上海萤火虫“复归”的一年。7月、8月份,每天晚上都有市民在城市绿地里看到萤火虫。以前不在城市里筑巢的鸟类,2022年也有不少到公园里繁殖,其中还有些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上海在2022年年初的“静态管理”给了这些野生动物探索的机会和勇气。疫情缓解后,城市恢复了喧嚣,但它们并不会离开,而是迅速在城市夹缝中扩散,学习不害怕灯光,不害怕人类活动。这个过程可能不会再往回退了。

通过疫情,我得到的一个重要信息是,野生动物对城市的学习和适应速度,比我们想象的最快的速度还要快。

如果要问我对人和野生动物的共存有没有什么想象,我脑子里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习以为常”。在上海,有个特别明显的变化是,一两年前,当貉出现在小区时,居民会恐慌,会打市民热线投诉,甚至会报警。但现在,这些投诉开始消失,居民会觉得这没什么,不过是小动物嘛。从最初的惊慌、不理解,到习以为常,这会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野生动物本身就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南方周末实习生 陈渡归

本文关键词: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是什么,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人和动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与动物什么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这就是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相信人类会习惯和野生动物相处丨我信)》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关于声音的二字词语,表示声音的词语有二字(形容各种声音的词汇大全)

下一篇: 胆艺轩音响论坛(胆艺轩)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