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作品(董其昌绘画作品欣赏)
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谥叫文敏,因称董文敏。万历七年(公元1589年)举进士,历任编修,湖广副使、太常寺卿,礼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辞官,以太子太保衔养老于家乡。他的字、画以及书画鉴赏,在明末和清代名声极大。善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其画风笔意安闲温和、清新秀丽。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创作。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绘画,称“南北宗”。他是尚南贬北,抬高文人画的地位,打击压制和他相抗稀奇的“浙派”。其山水作品,用笔柔和,秀媚有余,魄力不足,缺乏气势,且多辗转摹仿,如《峒关蒲雪图》、《溪山平远图》等,皆为摹古之作。其作品留传至今的有:《山水》、《夏木垂阴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画眼》等。
【名称】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水墨,设色,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名称】明 董其昌 丹树碧峰图
【年代】明代
【简介】设色绢本,119.5×51cm。嘉德2006年拍品。
钤印:董玄宰、太史氏(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董其昌》20印,1304页)。题识:一树两树丹,千峰万峰碧。董玄宰画。鉴藏印:徐琚荫印。
【名称】明 董其昌 高逸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纵89.4厘米,横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的是一河两岸,近处平坡数块、杂树三组,远处低丘矮山数叠。画法近于倪云林的面貌,山石皴法,折带、披麻兼用,而以侧笔为主。杂树画法和云林法有异,用柔浑的笔墨写出枝干,然后皴染点叶。全图给人依而不繁,旷而不空之感。
【名称】明 董其昌 岩居图
【年代】明代
【简介】长卷,纸本,墨笔,纵33厘米,横135厘米。无锡市博物馆藏。
图中山峦林壑,连绵不断,平坡低丘,杂树成林,溪水弯曲空旷。画法近似倪云林面貌,山石树木皴法,侧笔为主,又自出己意。全图布局工整,用墨淡润, 画面清秀润丽。
【名称】明 董其昌 山水图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水墨,设色,纵26厘米,横24—19.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山水》册共七页,现选刊其中两页。之一,仿黄子久巨轴山水笔意,画层峦巨石,苍松杂树。之二,仿北苑笔意,画巨璋悬崖,杂树屋舍。两幅山石画法皆长披麻皴,树木或横笔或竖笔点苔,各得其韵。
【名称】明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设色,纵53.8厘米,横31.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秋兴八景图》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共八开,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景色。图中峻拔的山头,沉重的石块,深邃的溪谷,弥漫的烟雾,各尽其态。既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沙汀芦荻、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 亦有江天楼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每幅皆构图精巧, 意境高远, 韵味充足。笔墨则集宋元诸家之长,形成苍秀雅逸的画风。此处选刊两页供欣赏。
【名称】明 董其昌 林和靖诗意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54.4厘米,横6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董其昌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的诗意而创作的。林诗为“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此图又名《三竺溪流图》。作品构图以深远兼平远法,画面设色以浅绛青绿为主调,温润淡冶,表现出画家在设色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名称】明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纵80厘米,横29.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
董其昌 秋山图 扇面
【名称】明 董其昌 青弁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纵225厘米,横66.88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师董源画法,部分采用传统的笔墨结构,但此画面平面感强,山石屈曲的结构和笔致墨法本身所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一种新奇感。作为作者胸臆外化形式的笔墨,具有了更独立的审美价值。属董氏传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