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精选问答 > 内容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如何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关于【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如何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2、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

1、如何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一、黄疸的成因

红细胞老化后经代谢产生废物,其中一种称为「胆红素」,最后会经由肝脏排出体外。如果这种废物产生过多(如红细胞破坏过度)或无法排出(如肝胆系统疾病造成排出异常)就会累积在体内,引起皮肤、眼白泛黄,也就是「黄疸」。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

二、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红细胞较成人多(故红细胞代谢后废物较多),而且肝脏较不成熟(故胆红素较不易排出),所以比较容易产生黄疸。这种因生理现象导致的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一般婴儿出生第二天开始就会有生理性黄疸的出现,第四天达到最高峰(最黄),1~2 星期后逐渐消退。生理性黄疸的黄疸指数通常小于 12mg/dl,除了皮肤、眼白泛黄外,无其他症状,通常不需治疗就会消退。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如何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三、病理性黄疸

病理因素造成的黄疸称为「病理性黄疸」,造成原因包括:

1. 新生儿血液方面的疾病,如 ABO 血型不合(母亲为 O 型,婴儿为 A 型、 B 型或 AB 型,则有可能因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出现黄疸)、Rh 血型不合、先天性溶血疾病等导致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代谢增加。

2. 肝脏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肝炎等,导致胆红素无法排出。

3. 新生儿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肝功能降低。

4. 生产过程导致新生儿头皮淤血,淤血内的红细胞破坏而产生胆红素。病理性黄疸的黄疸指数通常大于 15 mg/dl,不但需要治疗,且若不注意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如何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四、如何评估宝宝是否有黄疸?

将婴儿置于明亮处,观察婴儿皮肤及眼白,若比前一天观察到的黄或比其他婴儿黄,就可能有黄疸。同时观察不同的部位,若只有脸部泛黄,表示黄疸程度并不是很严重;若泛黄的情形向下延伸至腹部或以下时,则黄疸可能已经到达需要照光治疗的程度了。

注意病理性黄疸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呕吐、肤色苍白、活力变差、食欲不振、腹涨、腹泻、发烧、小便变浓茶色、大便颜色变白(若有大便颜色变灰白、小便变浓茶色等情况,可能是先天性胆道疾病,有时严重到需要换肝甚至危及生命)等。

五、黄疸宝宝居家照顾

生理性黄疸如果无异常状况,只需多加观察,依一般照顾宝宝的方式即可,不需特别处置。建议方法如下:

1. 给予足够的喂食(母乳或配方奶),但不建议给予葡萄糖水、退胎水、八宝粉等,因不但无法改善黄疸,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影响食欲,造成离子不平衡等严重后果。

2. 照阳光或一般日光灯照射或许有点帮助,但效果如何仍无定论,而且须小心不要被晒伤。 3. 一些会导致黄疸或加重黄疸的情况需避免,如蚕豆症婴儿需避免接触紫药水等会引起溶血的物质。

4. 用药时须经医师处方,因某些药膏或药物也会引起蚕豆症婴儿溶血。

5. 避免感染、饮食不足、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情形。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如何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六、黄疸儿可以继续喝母奶吗?

1. 喝母奶可能引起黄疸。若黄疸出现时间在第 2~4 天,称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原因和喂食不足导致排便量减少(随粪便排出之胆红素因而减 少)有关,所以需给予足够的喂食。

2. 黄疸在出生后 10~14 天才出现,则称为「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可能持 续 2~3 个月才会完全消退,原因和母乳内所含的物质有关。一般而言,母乳性黄疸极少引起严重的病情,不需因怕黄疸而停止哺喂母乳。

3.黄疸指数小于 15mg/dl~17mg/dl 时,仍可放心的哺喂母乳并且照光治疗。超过此指数时可以持续哺喂母乳,或暂时以母乳加配方奶喂食,或暂时换成配方奶,再加上照光治疗。至于该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和医师讨论比较适合宝宝的处理方式。

2、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

一、怎样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不同

大约有80%的足月儿在出生2~3天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一般更早,多在产后24~36小时出现,早产儿72小时内出现。

2、表现症状不同

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家长会发现孩子皮肤呈现浅黄,先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巩膜多半不黄,宝宝精神好,能吃能睡。而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都发黄,巩膜也发黄,排尿也黄黄的。同时还伴有精神不好,嗜睡,发热,吃奶少,呕吐,腹胀,水肿,腹水,肝脾肿大,以及贫血等等,因病因不同,黄疸伴随的症状也不同。

3、持续时间不同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5天左右最明显,7~10天后逐渐消退;若是早产儿,大部分都可能有黄疸,持续时间大约2至3周。而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要长些,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一定引起注意。

4、胆红素指标不同

如是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毫摩尔/升;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56.5毫摩尔/升。而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足月儿大于205.2毫摩尔/升,早产儿大于256.5毫摩尔/升。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

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主要的'表现皮肤的黄染,生理性黄疸是有一个正常范围的,不同日龄、不同胎龄,它的范围是有一定的标准值的,如果是超过正常的生理范围,这时候就是考虑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一般大多是足月儿多见,出现可在生理性黄疸发生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理性黄疸。

一般母乳性黄疸的峰值超过正常范围,持续时间也会超过正常的范围,所以是属于病理性黄疸的一种,但母乳性黄疸一般预后良好,需要排除所有其他病理性因素引起黄疸升高的可能,停母乳三天左右,黄疸可以下降50%左右,所以母乳性黄疸,一般如果是黄疸值超过正常范围,还是建议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宝宝情况看,如果是母乳性黄疸会相对应做一些处理,如果不是母乳性黄疸就需要积极干预治疗,但是如果母乳性黄疸,它的黄疸值超过二十毫克每分升的时候,也是需要光疗干预治疗的。

母乳性黄疸能不能测出来

母乳性黄疸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也缺乏实验室检测手段确诊母乳性黄疸,根据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包括:第一,足月儿多见,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第二,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期,胆红素高于正常的生理性黄疸范围。或者黄疸迁延不退,超过生理性黄疸期仍有黄疸。第三,详细采集病史,查体和各种必要的辅助检查,认真将各种可能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逐一排除。第四,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第五,停母乳一到三天后,黄疸明显消退,血中胆红素可迅速下降30%-50%左右。所以母乳性黄疸是不能够监测出来的,一般要根据它的临床特点,由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然后逐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升高的病理因素,停母乳以后黄疸有明显地下降,才能够诊断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能不能喂奶

母乳性黄疸是可以继续喂母乳的,母乳性黄疸又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和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常见于纯母乳喂养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是由于母乳量喂养不够,引起的胎便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而使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生理范围,这时候是要加强母乳喂养,增加哺乳的频次,如果是他的体重下降还是比较明显,黄疸进展比较快的时候,必要时候是要补充配方乳的喂养的。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一周以后的宝宝出现,一般黄疸的峰值大概在生后两周左右,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延续连四到十二周。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宝宝的一般情况是良好的,并可以除外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当黄疸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的时候,是不需要停母乳的,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时候,可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黄疸可以下降50%左右,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轻度地反跳,一般黄疸反跳以后,慢慢会继续下降,然后持续消退,如果当黄疸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的时候,则是需要光疗退黄,黄疸下降以后,还是可以继续喂母乳的。

母乳性黄疸最迟多久退

母乳性黄疸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常见黄疸出现在生后的一周以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所以母乳性黄疸一般最迟可能会持续到十二周左右,但是宝宝一般情况都是良好的,然后没有其他病理因素存在,如果是要确定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母乳,一般停母乳两到三天左右,黄疸可以下降50%左右。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

一、怎样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不同

大约有80%的足月儿在出生2~3天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一般更早,多在产后24~36小时出现,早产儿72小时内出现。

2、表现症状不同

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家长会发现孩子皮肤呈现浅黄,先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巩膜多半不黄,宝宝精神好,能吃能睡。而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都发黄,巩膜也发黄,排尿也黄黄的。同时还伴有精神不好,嗜睡,发热,吃奶少,呕吐,腹胀,水肿,腹水,肝脾肿大,以及贫血等等,因病因不同,黄疸伴随的症状也不同。

3、持续时间不同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5天左右最明显,7~10天后逐渐消退;若是早产儿,大部分都可能有黄疸,持续时间大约2至3周。而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要长些,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一定引起注意。

4、胆红素指标不同

如是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毫摩尔/升;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56.5毫摩尔/升。而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足月儿大于205.2毫摩尔/升,早产儿大于256.5毫摩尔/升。

本文关键词: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儿科,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图片,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中医儿科,宝宝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这就是关于《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区别(如何区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女人为什么喝茶容易老,为什么女孩子不能多喝茶(女人进入“初老症”有9个表现)

下一篇: 开合跳是有氧还是无氧,塑形训练是有氧还是无氧运动(4个居家健身动作)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