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n的条件,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符合这6种其情况,员工被辞退照样拿补偿】2、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n的条件1、符合这6种其情况,员工被辞退照样拿补偿】
【符合这6种其情况,员工被辞退照样拿补偿】
背井离乡,出门打工,本就不易。但工作中,员工被企业无故辞退的情况,也很常见,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劳动者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大部分会选择自认倒霉,息事宁人,放弃了本应得的赔偿。出于对劳动者利益的考虑,劳动法中特意针对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若非满足这些条件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员工,无故辞退员工更要支付赔偿金。那么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应该如何补偿标呢?一块来看看法律怎么说。
下列这6种情况,员工被辞退,照样应当拿到补偿:
1、企业和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需要向员工支付补偿金。
注意:一定要让单位先提出,否则拿不到补偿金。
2、合同到期,企业提出降低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员工不同意续签,单位需支付补偿金。
注意: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可以是工资、工作环境、福利水平等。
3、企业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或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的,员工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之后,企业应向支付补偿金。
4、员工因工伤或患病等自身原因不能继续工作,企业辞退员工,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员工。协商一致后,应按照员工在企业工作的年限,向员工支付补偿金。
5、企业破产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需提前30天向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对辞退的员工,除结清应付的薪酬外,还需根据员工工龄支付补偿金。
6、员工工作中不存在违反企业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情况,企业主动与员工终止合同,且未提前30天通知员工,需按标准支付双倍赔偿金。
现实往往残酷,法律更不同于人情,如果劳动者能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十分必要。
2、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n的条件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n的条件
一、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有哪些?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以下劳动合同的,应当按2倍支付经济补偿金;
2、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3、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4、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5、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6、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二、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怎么样的?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公司赔偿金拖着不给怎么办?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后,拖着不给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n的条件
一、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有哪些?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以下劳动合同的,应当按2倍支付经济补偿金;
2、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3、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4、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5、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6、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二、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怎么样的?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公司赔偿金拖着不给怎么办?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后,拖着不给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n的条件
经济补偿金个税计算
根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文件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退职费、安置费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即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3、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4、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本文关键词:拿双倍赔偿金条件,双倍赔偿工资的条件,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双倍补偿金的条件,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什么样的单位不需要赔偿二倍工资。这就是关于《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n的条件(员工被辞退照样拿补偿】)》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