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蓝天白云图片配一句话是什么
- 根据图片写古诗词
- 魔道祖师主题曲是什么歌 《醉梦前尘》歌词介绍
- 《寻隐者不遇》古诗的全文,要带拼音的,如果有背景图片就更好了!急啊急!!!在线等!谢谢!!!
- 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有哪些
- ?❓?指的是哪句古诗
- 思维导图-古诗《寻影者不遇》
蓝天白云图片配一句话是什么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3、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4、上班咯,蓝天白云,带着好的心情。
5、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6、桃红柳绿正三月,蓝天白云树作陪。
7、孤帆远影、蓝天白云,好一番人间仙境。
8、终于遇到了不用加滤镜的蓝天白云。
9、面对大海蓝天白云,人还是很渺小的。
根据图片写古诗词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魔道祖师主题曲是什么歌 《醉梦前尘》歌词介绍
醉梦前尘
歌手: 特曼
专辑: 《特曼翻唱作品集》
发行时间: 2019-07-18
醉梦前尘 - 特曼
词:孙玉镜
曲:孙玉镜
翻唱:特曼。
风雨前尘 傲视苍穹
轻抚陈情亦从容
云深不知处
天子笑坛中
世事无常 独醉梦一场
探正邪两道
观世间喧嚣
孤一身战江湖
亦不曾 将内心辜负
潇洒人间道
善恶都离空
却抹不掉心中伤痕
这一世 浮生若梦
纵然与世无争
道不同义在心中
怎奈侠肝义胆
却成一场空
善恶是非分明
爱恨界限不清
相识就像是一场梦
轮回重生 恩怨迷蒙
似曾相识 露青锋
云景深处 琴瑟伴笛声
世事无常 独醉梦一场
观正邪两道
探世间喧嚣
并肩战江湖
从未曾 将内心辜负
潇洒人间道 善恶都离空
却抹不掉心中伤痕
这一世 与人无争
纵然与世无争
道不同义在心中
怎奈侠肝义胆
却成一场空
善恶是非分明
爱恨界限不清
相知就像是一场梦
纵然与世无争
道不同义在心中
怎奈侠肝义胆
却成一场空
善恶是非分明
爱恨界限不清
相知就像是一场梦
《寻隐者不遇》古诗的全文,要带拼音的,如果有背景图片就更好了!急啊急!!!在线等!谢谢!!!
寻 隐 者 不 遇
táng jiǎ dǎo
【唐】贾岛
sōng xià wèn tóng zǐ
松下问童子,
yán shī caǐ yào qù
言师采药去。
zhǐ zaì cǐ shān zhōng
只在此山中,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云深不知处。
1.寻:寻访。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4.处:地方。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代诗人。
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有哪些
五言绝句
1、王维《鹿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王维《竹里馆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王维《相思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裴迪《送崔九 》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7、祖咏《终南望馀雪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李白《怨情 》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3、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刘长卿《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5、刘长卿《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刘长卿《送上人 》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7、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8、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9、王建《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0、权德舆《玉台体》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1、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2、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3、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4、张祜《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5、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6、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7、李频《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8、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9、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30、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1、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32、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3、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34、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5、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6、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 》
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37、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全篇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五言绝句有仄起、平起二格。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指的是哪句古诗
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全诗如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思维导图-古诗《寻影者不遇》
以下摘自古诗文网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