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问答 > 内容

海安的古诗句

一、关于描写海的古诗句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二、描写海的古诗句和它的意思

观沧海

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词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观沧海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三、海安的历史

海安历史 海安位于徐闻县东南海滨,是雷州半岛上重要的港湾,是雷州历史上有名的要津、商埠、形胜地。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防御海贼、倭寇的窜犯,明朝廷在此建置了守御千户所城,尔后设立宁海巡检司。海安则寓“海晏河清”之意。

海安地处要津,揽括海安所城、海安港埠、博涨炮台,南隔海峡与海口卫所遥相呼应。海安所城是一座坚固的石城,周围517丈,高1.3丈,城址约1.3万平方米。

城墙开四门,东门“通津”,西门“永泰”,南门“镇海”,北门“拱辰”。城内设游击府、分府、巡府、守府等军事行政管理机构,还设有军粮库、军器库,建有文庙、武庙、城隍庙、公馆,铺设石甬道,城南外建演武亭。

且在海安埠西南辟有驻马场、审刹台、刹台,用以行刑。东门、南门下均建有生死屋。

明代,海安除了作为军事要塞,同时围垦屯田。据县志记载,其时屯田二百户,开垦田地40顷56亩,收粮达594.6石。

明朝廷为了安抚海疆官员,给所城的行政长官以较优厚的待遇。驻防此地的将官,其子孙可世袭其禄,如明洪武年间的海安所千户边贵,其子孙竟连袭八代。

天顺六年(1462年),由于西寇剽掠,徐闻县土城被毁,故迁于海安,至弘治十四年(1501年)才迁回故址——宾朴,历时达30多年。 清康熙元年,海安设立高雷廉三府水师。

将兵达2500名。海安城内有铜铸炮、铁铸炮30多门,而城南之博涨炮台,竟装备铁炮 12门,其中巨炮1门,长丈余,这些铁炮于解放后全部散失。

清代海安城对抗御海贼维护地方的安宁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康熙五年,水师参将江起龙和都司王爱国率领24船军士,白海安出海剿捕海贼,因飓台大作,致使全军覆没,造成了雷州历史上有名的海难事件。

江起龙失事后,当时雷州政界震动很大,特别为他建了“江公祠”。嘉庆十四年(1809年),雷州府海防同知程含章调任海安,堵筑石坝六十多丈,加强守备,与海盗作战,屡建战功,雷琼两地一度安宁。

咸丰元年,海贼船数十艘进攻海安城东,海安营管节邓壮东统兵力战,击退海贼。 清末民初,所城屡遭劫难,日见颓败。

城内吏卒士民大多迁徙,清朝之部分满籍官员及后裔亦改人汉籍,移居县城。由于守备空虚,山贼乘机抢掠。

抗日战争时期,海安城墙被拆,城内无险可守。日军白海上停泊,进犯海安,烧杀掳掠,城内城外顿成废墟,杂草遮天,满目疮痍。

海安港埠在海安所城东门外,东门下筑栈桥,建小亭,称“轻车桥”,拟古时于此地置轻车都尉之类将官把守之意。现仍有“桥”字残匾弃于水沟下。

大水溪自北向南,于此处之海,港面平坦宽阔。东有白沙角,西南有博涨、水井角,互为犄角之势,颇似一天造门户。

旧时潮水上涨,30吨的木帆船可抵达石莲山下。不难相象,此处曾经樯橹济济,热闹非凡。

一有兵船,二有商船,三有渔船。由于后有军事所城倚背而蹲,明清代的海安,已成雷州一商埠。

据《粤海关志》称,清代海安港是广东省的七大总口之一,名曰雷廉总口。现亦有碑文可证。

在古港沿岸约600米长地段,筑有石防波堤,以利于船只停泊。 古埠为适应陆路运输的方便,白海平寺起铺设了纵横三条石道,其中一条直通城内,长达一华里。

石道两侧建有各式商行,以形成所谓“海安街”。商行有金钱行、糖行、秤馆、老杉场,达13间之多,另还有海关、秤馆。

这些馆行分布密集,间间座座相互毗邻,每家必有泉井,不大,水浅而清。其地现存的碑刻、石雕(卐字纹石柱础、招牌础、上马凳、石秤砣、石湖)都体现了浓厚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

从现存的遗址发现,海安古埠最大的建筑要算潮州会馆,其次为水井角之天后庙。由于商业活动频繁,旧时代商贾膜拜神鬼之风异常浓重,海安一埠竟建有寺庙七座(妈祖宫、真武庙、康王庙、龙王庙、江公祠、海平寺、黑田宫),戏台一座其中以建于明万历年的海平寺较早。

海安埠是一处专营徐闻特产土糖为主的商埠,同时兼营粮、盐、渔生意。每年农历二三月是乡富(各乡村的糖客)、糖行、水客等商洽土糖交易的最活跃时期。

单是糖厘一项,成为雷廉总口税收的一项重要收入。据《海康县续志》记,广东总督张之洞曾拨海安糖厘充作雷阳书院的经费。

民国初年,徐闻城粮商自广西等地运来的谷物,也在海安停卸,后由商会组织武装押运。从现存的天后庙碑记可悉,来此从事商业的渔业活动的有“博涨、海安、顺德、广府、徐闻、田头、顺邑、潮府、硇州、英利、蛋家、白沙、曲界、海口、钦州、澳门、北和、番邑、北海、南关、潮州、水井、公安……”等地的商贾渔船(赤鱼船、网船)。

从现存的《修整码头碑》可见,清光绪六年的一次修整码头募捐活动中,捐款商号、个人竟达72个,款额银 10两、光洋382,铜钱123千180文。为维护商业、渔业活动的正常进行,清代的地方政权发布诸多的规示、条例、布告,这些文件,都在现存碑刻中有所反映。

海安又是徐闻之东南胜地,其西与沓磊(又名杏磊),北与石莲山构成一处风景区。明代官府为适应军事、行政管理的需要,在沓磊设置驿站,用以接待过往之官员、差役。

沓磊南临大海,东倚烟墩岭。日丽天晴,可远眺琼岛英姿,是风景优美的小。

四、描写“鬼门关”的凄美诗句有哪些

1、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流崖州至鬼门关作》唐 杨炎

2、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竹枝词二首》 唐 黄庭坚

3、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渡鬼门关。若将九折回车看,倦鸟何年可得还。——《发海陵》 南宋 文天祥

4、苏子瞻吃惠州饭,黄鲁直度鬼门关。今日君行清泪落,他年勋业勒燕山。——《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南宋 汪元量

5、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鬼门关谚》唐 佚名

6、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入鬼门关》 唐 沈佺期

7、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定风波》宋 黄庭坚

8、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拼儿童作楚蛮。——《采桑子》宋 黄庭坚

9、梅花又发鬼门关,坐觉春风万里宽。——《高斋小饮戏作》南宋 陆游

10、猿叫铺前雪欲作,鬼门关头路正恶。泥深三尺马蹄弱,霜厚一寸客衣薄。——《书驿壁》南宋 陆游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形容亲人的古诗句

下一篇: 灵异事件簿哪期最恐怖(灵异事件簿为什么停播)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