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导在21年3月份的武汉,拍摄饿了一部纪录片《与爱同行》,这个片子不像大多数人只把眼光聚焦于武汉人民抗击疫情的无畏,而是切换到了疫情过后那些感染者他们的心路历程。疫情过了,病好了,生活就可以恢复正常了吗?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纪录片《与爱同行》
Q:这个项目是武汉疫情后你第一次到武汉?现在这两天过来,今天过来跟当时您过来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戴:我们是今年3月份的时候来了雷神山医院,这是关闭了一年以后过来这边拍一支关于新冠肺炎康复者生活的纪录片。
我前两天还来过武汉讲课,发现武汉没什么太大的不同。只不过在去年疫情的时候看了很多片子,呈现出武汉整个城市挺悲伤的,封城封路很萧条。这次纪录片和参加CMG的活动来到武汉,感觉武汉已经恢复了生机,整个城市车水马龙,晚上的夜景很绚丽,尤其是长江大桥那一块,黄鹤楼那一块感觉就是非常有活力,武汉已经复苏了。
Q:简单介绍一下您拍的短片?
戴:武汉经历过这么大的事情,我们作为影像一行的人,有一段时间就在想,有没有可能做一个跟疫情有关系的纪录片。
我们找了一个医疗品牌公司给我们赞助,通过短视频平台找到了4位曾经得过新冠肺炎,而且大部分是在湖北武汉的4个患者。我们想拍关于得过新冠肺炎的病人,他们在康复以后的生活,还有他们经历这次疫情以后,带给他们人生的一些改变的纪录片。这次我们就拍了4个病人和1个医生。
Q:拍摄团队是什么样的组成,大家是怎么分工?
戴:我们这次拍摄有两位摄影,一个导演,还有一个算是前期的策划同事,他负责前期跟患者的沟通,还有人员上的协调,还有一个制片。我们基本上就是一个很小型的团队。录音和灯光方面都是由摄影师和摄影助理自己去完成的。毕竟我们去拍别人家里的生活,还需要跟随他们去很多地方。自己解决的原因,第一是预算有限,第二也不希望搞的这些被拍摄的人觉得压力太大,这会影响到他们正常说话和表达。
Q:说到灯光这一次,灯光的话神牛VL300是作为主灯吗还是辅灯?
戴:主灯。我们这次拍纪录片的想法比较简单,想让这个片子的人物在采访和室内场景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好的补光。
Q:灯光的功率够吗?
它的功率其实还是挺够的,我们因为它上面带一个灯上有整流器,而且它亮度是可以调节的。基本上我们拍摄的时候都是70%左右的亮度,同时把它的柔光罩还有抛物线的罩子加上的情况下,其实亮度可能会更柔,比原来的最大的功率应该还会再小一些。然后当时人物拍摄、采访的时候,人物的质感和光感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Q:你们采访的这些受访者有什么样的故事吗?拍摄的主要内容跟场景在哪里?
这4个新冠肺炎的患者他们的故事都各有各的特色。我们总采访了4个病人,还有1个医生。我先讲医生的故事,在武汉封城的那一天,他人在安徽合肥。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他是安徽第一批写请愿书申请去湖北武汉做医疗支援的医生。
剩下的4个患者,有一个大哥叫华磊,他在雷神山医院里面住了差不多33天,在医院里看到这些医患工作者,他当时觉得就是他们来了这个地方,无偿的为大家治病,他很感恩,然后他用手机帮大家拍了很多素材。
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外面的媒体没法进来。他在那个时候帮助央视的导演和记者拍素材。大哥按照央视导演的纪录片的分镜,脚本和内容还有纪录片的稿子,帮助央视拍到了很多符合要求的纪录片的素材。
他原来有一个导演梦,这次疫情圆了梦。他原来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通过这次疫情,他觉得很多人给了他重生的机会,他现在是一个特别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另外一个阿姨是吴水云,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新冠疫情它是很随机的,老人得了这个病以后,她其实还很乐观,但在她出院了以后,他们小区还有其他很多人都和她保有距离,因为不知道病情会不会复发。像阿姨这样的,其实是长期接受新冠治疗和隔离以后,有一定的心理上的损伤,会有些自卑,而且不太愿意跟原来熟悉的人交流,总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再传染给别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对自己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出院了,就应该带一个比较健康的心态跟别人去交流。
还有一个叫俞珑的男生,经过疫情,他们一家三口都感染了。他的女儿,是整个安徽最小的一个感染者才6岁,他们一家三口在医院里面治疗和抗争疫情。
他感觉到,原来他可能跟老婆跟孩子的关系都比较简单,以前他觉得事业比较重要,但是通过这次疫情,让他觉得还是应该多把人生的注意力放在家人身上。他在出了医院以后,很多公司觉得他得过这个病,就不好再找工作了。他最后决定自己创业,做类似于自媒体直播带货,现在做得还不错。
他之前感染了新冠期间记录了他们一家三口在医院里的生活,结果很多人会骂他,就说你都得这种病了,你不要再回来了,你不要回来迫害我们安徽人什么的,他们当时就觉得那些咒骂和打击还挺刻薄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去抨击你,你要自己想办法对于负能量去屏蔽掉,还要多看一些积极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是叫多多,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的爸爸和妈妈在疫情期间双双感染。她当时帮她妈妈隔离、租房子、去医院做核酸证明,忙前忙后…… 也是她人生当中第一次觉得要跟自己的母亲分别了,感觉到真的是生离死别似的。原来她本在武汉夜市摆摊卖帽子服饰,还有网店,疫情之后她把店关掉了,想花更多的时间陪家人。
通过这次疫情,她说以后要多陪家人,不要总是想办法赚钱,要多花时间陪家人。她在抖音上发了一条自己的感言,结果说了这么一段话以后,好多他的粉丝还有很多关注武汉的人就立刻纷纷给他评论、私信,说让她不要放弃帽子的生意,并且要找她买帽子。
当她决定关闭店的时候,没想到有这么多的人想支持她、支持武汉,对她来说,相当于就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让她能够继续好好的生存下去。
其实疫情这个事情对她的工作和生活也是一个转机,疫情把很多原来正常的路给关掉了,但是可能会给你一条新的路,而且可能会比原来会走得更宽更远。疫情给她的生活和人生造成了很多的改变。
Q:这次纪录片成片,它的影调跟风格是怎么确定的?
我们这个片子时长大概有将近半个小时,前半部分集中讲述的是得过新冠肺炎的这些人的生病过程,他们的这部分生活其实都是比较阴暗和紧张的。把这部分放在开头,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感受到,他们在疫情当中身心所处的那种焦虑和难过。
影片后半部分的时候,他们从雷神山医院或者方舱医院出来了以后,生活开始有了新的变化,然后那部分的影调会明亮一点。
所以就是,前面大部分阴暗一点,后面比较明快一点。
伴随着他们出院以后,他们的找新工作、恢复社交,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新的难题,但是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不断的去克服,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Q:咱们这次在灯光设计上,有什么样的注意和特殊用法?
由于当时他们住院的一些情况我们已经没办法再拍摄到了,而现在武汉的疫情已经过去了。然后我们很多是在夜晚的时候,在天台、大街上,包括带着他们去当时住过的医院做一些故地重游的设计。这时候画面比较暗,我们也会用一些LED灯,补一下光。让画面的氛围符合影片的同时,能够让人物的曝光画面的纯净度有基本的保证。灯光上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后期调色能把这两种前后的变化,用调色的方式做比较好的处理。
其实到了后面部分的时候,我们用了很多他们在家里面的场景,包括日常做饭,跟朋友打篮球,在公司里面工作等,我们就会把灯光方面的照度还有距离做一些调整,会让整个画面看着更干净一点。
Q:有用到什么附件吗?
主要拍摄设备有稳定器加三脚架,然后稳定器我们总共应该是有三个级别,两位摄影师有一位是用手持,然后一个是固定机位,然后有的时候我会和其中一个摄影师轮流去用稳定器。稳定器基本上会让人物进入到所有的场景里面,一些很生动的边走边说会被记录进去不会很刻意。除了固定的采访场景和角度以外,一旦这个人物重新回到当年跟新冠肺炎有关的场景里面,我们都会用稳定器做一个很及时的采访。
我们在拍人物采访的时候用的柔光罩,有时候人物在生活场景里面,我们用蛋格感觉光的线性会更好一点。有的时候武汉老下雨,补一下光看上去还有点晴天的感觉。
Q:大功率的点光源跟 LED灯板使用起来有什么区别?
因为我觉得 LED的那种灯板,感觉就是相当于把你的相机的光圈快门提高了几档,但是它对于整个画面的人物光质、整个画面的影调,没有什么改变或者提升。
而上次用神牛 VL300这个灯,它可以在一些不同的场景里面去做一些有氛围的设计,包括人物,比如说拍采访,你能感觉到这个人物的这种状态,然后灯光是有加分的。感觉这个灯光是对于整个纪录片或者是这样的采访,能够感觉出来至少可以让人看起来是比较舒服的。
Q:长时间的采访或者说是长时间的工作之后,灯的显色性和稳定性会有下降吗?
我们采访基本上是在他们家里或者是我们找的一些场景里面去实聊,一般是一个半小时,然后这个过程当中灯光一直都是开着的,然后从头到尾我的感觉是没有我能感觉出来的变化。
Q:灯光的噪音的大吗?
我们拍摄的时候,如果说室内有这种空调,我们都会把它关掉的,因为那种空调的声音会影响到收音的。但是这个灯的话它的声音应该是比一般家里面的空调声音要小很多,如果说你把它跟被采访者处在一个正常的距离范围之内,对收声不会有影响的。
戴千钧导演不是第一次做客影像狗的巨巨说栏目了,每一次和他做新的交流就会愈加清晰的了解他对拍摄的纯粹的热爱。想要做有趣的内容,想要用更好的产品,这样执着简单的追求,我们影像狗也一直很认可,当然也正是因为他自己的有过硬的技术支撑,了解如何用手里的设备去拍出好片子,所以他才能做出那么多让人欣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