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5614
关注者:181
最佳回答:
唐宋八大家,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它指的是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因为是散文,所以没有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
明代文人朱右在《八先生文集》中,首次使用“八大家”的说法,此后大家便默认“八大家”为以下8位文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当年朱右并没有明确对这八大家进行排名,但是后世在提到这八大家时,却有不成文的习惯。
首先,多数人都把韩愈排在榜首,柳宗元次之。这是说得过去的,毕竟这二位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二人又与欧阳修和苏轼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其次,都习惯把曾巩放在末尾。事实上,对于曾巩为何能入选唐宋八大家,很多人一直有疑问,甚至有人认为他就是个凑数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个人觉得不可能。虽然唐宋散文家不如诗人多,但也不可能连8个人都选不出来,要知道连范仲淹都不曾入选。而且自从唐宋八大家在明初被提出来后,对于曾巩的入选,明代爱提出质疑的文评家杨慎等人都没有提出质疑。
曾巩之所以能入选唐宋八大家,我们究其原因无外乎三个:
首先,他是古文运动的骨干,他主张写文章应该“先道后文,文道结合”,这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其次,他的诗文虽名气不大,但其散文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值得称道。曾巩的散文题材范围很广,包括了寺院记和学记类、人事杂记类、工程营造类,这是当时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再次,他在北宋颇有受推崇,不少名家们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欧阳修、王安石、苏辙都曾高度评价他。就连一向自负的苏轼也表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一个同行,可见苏轼对他的推崇。
事实上,不只是古代名家等人对他十分认同,在现代文化界他也很受待见。当年62岁的曾巩写过一封信给故交,全文为124个字,这就是很有名的《局事帖》。在2016年5月份,这篇《局事帖》被公开拍卖,最后以2.07亿元成交。用这个价算下来,也就是说曾巩的一个字在现代值166万多。马未都先生曾在节目中打趣称:他的字现在一个字值一辆法拉利。
我们来看看这篇书信写得到底是什么:
大家看这段文字,其实就是曾巩和好友拉拉家常,又讨论了一下自己工作的日常。但从文字上来看,却充分体现了他以文写实的风格。文中基本上所有的字眼,都落到了实处,古朴自然,确实是文中佳品。
而从书法的角度来看,这篇《局事帖》也确实是写得可圈可点。帖中的小字笔画劲挺,这字形和雕版印刷印出来也差不多。喜欢书法的朋友应该知道,诗仙李白也有帖存世,名为《上阳台帖》,现藏在故宫博物院中。李白的书法是洒脱飘逸,而曾巩的则是清劲自然,个人觉得是不分上下的。
综上,个人认为曾巩入选唐宋八大家是完全合理的。他不但不是凑数的,而且是得到了古今名家认可的。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获赞:248
收藏:67
回答时间:2022-12-07 19: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