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丁公(刘邦“管理”下的丁公之死)

网友提问

被浏览:2678

关注者:247

最佳回答:

在楚汉战争中,丁公是一个曾有机会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他自傲的性格为刘邦带来一线生机,最终却因为施恩图报的心理被刘邦所杀。丁公的死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他所代表的“不忠”典型被刘邦树立在耻辱柱上,使后世之人无效丁公。但丁公之死在更深的层次,却是刘邦为了稳固汉朝统治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小人物丁公死得简单,死的原因却不简单。

丁公的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和当时天下形势的变化,丁公个人不成熟的性格以及他对人性缺乏把握都脱不了关系。讨论丁公的死因,更是希望探讨在为人处世之中,应该如何根据“形”与“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丁公的性格缺陷

丁公的性格可以简单的被概括为自傲、自私、自大,在《史记》中对丁公的描述并不多,主要在于丁公私放刘邦和刘邦斩丁公两个事件。本文对于丁公性格的探究也都来源于这两个小故事,丁公略显幼稚的人格特征为他之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

彭城之败后刘邦仓皇逃窜,途中偶遇孝惠和鲁元,但由于楚军穷追不舍,刘邦狠心将自己的一双儿女踢下马车。能够让一个君主、一个父亲在自己的臣子和子女面前暴露出自己自私冷血的一面,刘邦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对这支军队的痛恨也就可以想象了,而这一支楚军追兵正是由丁公领头。

在刘邦本应该必死无疑的时刻,丁公自傲的性格却给刘邦带来一线生机,对于“英雄惜英雄”的恭维,丁公非常满意,也正是因为这种被人吹捧所带来的愉悦感使得丁公做出了私放刘邦的决定。一方面,是丁公认为自己担得起“英雄”这个称号,这是自傲,另一方面,丁公心中并没有把楚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为了一句吹捧私放大敌,这是自私。

在丁公看来,没有他的举动,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高帝,他对于刘邦是有大恩的。抱着一种施恩图报的心理,丁公主动拜见刘邦求官,这就好像是债主迫不及待的催促欠债者还钱是一个道理。

丁公眼中的刘邦是当今的天下共主,他有着充分的实力“偿还”当初的那份恩情,但丁公却没有看到,随着地位和权利的上升,所谓的人情和债务关系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在皇权至高无上的时代,没有人可以让皇帝欠人情,在这样的环境下丁公仍然直接“求官”,无疑是一种自大的表现。

形势与人才选拔

在刘邦创业的过程中,丁公是立有大功的人物,没有他私放刘邦,也就不会有后来傲世天下的汉高帝。丁公的功劳虽然大,但却仅局限于这一件事,这样的功臣可以被称之为“一时之才”,虽然立有大功,但不见得可以得到大赏。

陆贾曾经对刘邦说过,在马上得到的天下,就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这一句话深刻的反应了形势变化与政策改变相对应的关系,没有什么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法门,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此时的刘邦即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天下大势已经从兵荒马乱逐渐趋向于安定,在楚汉之争期间,刘邦的第一目的是击败项羽夺取天下大权,这种时候对于人才的选拔标准应该是“才大于德”,只要是有助于刘邦击败项羽取得胜利的人才都应该提拔,这其中较为出名的代表就有韩信、彭越、英布。

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的第一目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何使天下人效忠于刘氏宗庙,如何使天下人绝了反叛的心思,这些才是刘邦最需要考虑的东西。在这种形势的变化下,刘邦对于人才的选拔标准则由“才大于德”转变为了“德大于才”,这当中的最大受益者当属季布。

那么如何才能告知天下人,人才选拔的标准由“才大于德”变成“德大于才”了呢?刘邦想出的最好办法就是抓典型,这两个典型就是季布和丁公,此二人都是项羽的大将,都曾经在楚汉之争中羞辱追杀过刘邦,不同之处在于季布对刘邦是追杀到底,丁公却私放了刘邦。

在夏侯婴的劝说下,刘邦就坡下驴赦免了季布,并且大力夸奖了季布对于项羽的忠诚。季布成为了刘邦的信号灯,告诉天下人,我刘邦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季布曾经追杀我羞辱我,但我仍然愿意重用他,我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忠义之士”!

刘邦赦免季布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项羽旧部对他的敌意,在外逃亡的丁公也听闻此事,季布曾经追杀刘邦到底,尚可在汉朝为官,我丁公对刘邦有救命之恩,又何需在外逃窜?丁公的控制变量法虽然也有道理,但他却只看到了最表层的东西,没有领悟到刘邦之所以赦免季布不是因为心胸宽广,而是为了树立一个正面典型。

现在正面典型树好了,就差一个反面典型了,自大的丁公主动拜见刘邦,让他意外的是昔日的救命之恩没能为自己带来一官半职,反倒是被钉上了“不忠不义”的耻辱柱。刘邦这一颗糖果一个大棒,一正一反两个典型透彻的向天下人传递了“德大于才”的人才选拔思想,而丁公只不过是刘邦这一步棋中可怜的牺牲品。

典型为何是丁公?距离感

刘邦给丁公判死罪的理由是“不忠不义”,项羽丢了天下就是因为这个丁公,可是事实如此吗?要论对项羽不忠不义,排第一的非项羽的亲叔父项伯莫属,在刘邦得天下的过程中,项伯的作用不可忽视。

鸿门宴前,项伯深夜前往汉军军营,将项羽第二日的作战计划悉数透露于张良、刘邦,这应该称得上是私通敌营、泄露军情;在鸿门宴上,项伯挺身而出为刘邦挡住项庄的剑;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项伯收取张良贿赂劝说项羽将汉中之地赠予刘邦,后来刘邦以汉中为跳板还定三秦;在项羽欲烹杀刘太公时,项伯主动进言保住刘太公一命。

如此看来,真正令项羽丢掉天下的应当是项伯才对,怎么也轮不到小小丁公来背这个黑锅。但实际上项伯却被刘邦赐姓为刘,在汉朝封侯,丁公则成为了不忠不义的典型,被杀之后,还永远的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丁公之所以和项伯的命运截然不同,还是在于他自傲自私自大的性格以及对人性的认知缺乏。

刘邦的统御之术在历代帝王中都排得上号,在他的帝王之术中有一条就叫做距离感,通过编造神话故事或者用粗鄙之语辱骂下属来保持神秘感,使下属对其产生敬畏之心。而丁公却曾经追得刘邦在自己的臣子和儿女面前暴露出“乞怜”的状态,这无疑是非常有损刘邦尊严的事情。

这件事情使得孝惠和刘邦之间产生了隔阂,刘邦后期多次想换太子未必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刘邦有多么的痛恨丁公也就可见一般。汉朝建立之后,项伯绝口不提曾经刘邦与其定下的儿女婚约,季布一改曾经的傲气,在刘邦面前不敢造次,这些表现代表这二人认清了时局变化,看得清天下形势,及时收敛自己的锋芒才能避过杀身大祸。

再反观丁公,仍然是那个自大的样子,急急忙忙找刘邦求官的样子哪里是在“摇尾乞怜”,分明是一副“没有我,你小子哪有今天”的嚣张嘴脸。首先,丁公这样的表现必然会勾起刘邦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在刘邦这种自尊心和虚荣心极强的人面前勾起他的痛苦回忆,丁公之死可以说是必然。

再其次,刘邦经常打骂他的下属,以达到下属对其敬畏的状态,领导和员工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感才可以让整个集团良好的运行。当距离感被打破,下属失去了对上级的敬畏之心,领导的决定就难以被贯彻,这对于封建君主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丁公恰好就做了这种事情,他的穷追不舍让刘邦暴露出人性中脆弱的一面,他大摇大摆的前来“求官”更是不把刘邦的皇者威仪放在眼中,为了维护自己的距离感和自己的统治权,将丁公树立为“不忠不义”的反面典型俨然成为了刘邦最完美的选择。

丁公之死在于他对自我的认识不清,没有意思到环境“形”与“势”的改变,更没有意识到随着双方地位的改变,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必须要随之改变。自傲自私自大的性格将他拖向死亡的深渊,古话讲得好,人贵自知,丁公就是没有一点自知之明,更遑论关注“形”与“势”并随之做出改变了。

获赞:588

收藏:81

回答时间:2022-12-08 19:29:08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摘要和引言(毕业论文的摘要部分怎么写(附摘要范文))

下一篇: 丁克是什么(关于丁克,你了解多少?)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