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口技表示什么,蒲松龄口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小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蒲松龄——《口技》 选自《聊斋志异》作品原文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
2、携一药囊,售其医。
3、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
4、晚洁斗室,闭置其中。
5、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
6、内外动息俱冥。
7、至夜许,忽闻帘声。
8、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
9、”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
10、”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
11、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
12、”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
13、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
14、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
15、”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
16、阿姑行且缓。
17、”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18、即闻女子问病。
19、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
20、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
21、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22、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
23、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
24、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25、群讶以为真神。
26、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27、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
28、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尝言:“在都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
29、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
30、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
31、”亦口技之苗裔也。
32、作品译文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
33、她带着一只药箱,在村中给人看病。
34、有一个来看病的人,那女子自己不能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
35、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夜晚的降临。
36、到了傍晚,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
37、村里的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倾听。
38、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没有人敢咳嗽,小房子里外都听不到响动声息。
39、到了夜里左右,人们忽然听见小房子里有掀帘子的声音。
40、女子在里边问:“是九姑来了吗?”只听另一个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跟从九姑一起来的吗?”一个身份像女仆的说:“来了。
41、”然后,这三个女人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42、一会儿,外面的人又听见小房子里有帘钩子声响,青年女子说了声:“六姑来了。
43、”她旁边的人说:“春梅也抱着小公子来了哎。
44、”一个女子说:“犟脾气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着六姑来。
45、他的身体像有千斤重,背着他真累死人!”接着,就听到青年女子道谢声,九姑问候声,六姑的客套话,两个女仆彼此慰劳声,小孩的嬉笑声,众口纷坛,吵吵嚷嚷。
46、那青年女子带着笑声说:“小公子也太喜欢玩了,这么远还抱着猫来。
47、”这时,里面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帘子又响动起来,小房子里又是一片喧哗。
48、有人问:“四姑怎么来得这么晚?”有一个少女细声细语地说:“有一千多里路哩,和阿姑两人走了好长时间,阿姑走得太慢。
49、”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满屋喧闹,过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
50、直到这时,小房子外面的人才听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请教治病的药方。
51、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四姑说是该用白术,她们思考了片刻。
52、然后,听见九姑叫拿笔墨来,不一会,纸折得吱吱响,拔笔,笔头套丢到桌上叮叮作响,磨墨之声十分清晰。
53、写好药方之后,九姑把笔扔到桌子上,抓药包装,发出苏苏声。
54、不一会儿,青年女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姑告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猫喵喵叫喊声,一时并起。
55、九姑的声音清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56、村子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惊讶不已。
57、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
58、后来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
59、她只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
60、 从前,王心逸曾经说过:在京城偶然经过市中一处,听到演奏歌唱的声音,看的人围的像墙一样。
61、到近处一看,原来是一个少年正在用声音演奏乐曲。
62、他并没有使用乐器,只是用一只手指捺在面颊上,一边捺一边唱歌,发出的声音十分清晰有力,与乐器演奏出来的没什么不同。
63、这也是口技表演的后代啊。
64、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
65、只见她随身携带着一只药箱,在村中卖药治病。
66、村里的人听说后,便出来请她诊治。
67、但这位青年女子说是自己不能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
68、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夜晚的降临。
69、到了傍晚,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
70、村里的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倾听。
71、这时候,人们自觉地停止了喧闹,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
72、过了一会儿,小房子里外都听不到响动声息。
73、当夜来临的时候,人们忽然听见小房子里有掀帘子的声音。
74、青年女子在里边问:“九姑来了吗?”只听另一个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跟九姑一起来的吗?”一个身份像女仆的说:“来了。
75、”然后,这三个女人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76、一会儿,外面的人又听见小房子里有帘钩子声响,青年女子说了声:“六姑来了。
77、”她旁边的人说:“春梅也抱着小公子来了哎。
78、”一个女子说:“犟脾气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着六姑来。
79、他的身体像有千把斤重,背着他真累死人!”接着,就听到青年女子道谢声,九姑问候声,六姑的客套话,两个女仆彼此慰劳声,小孩的嬉笑声,众口纷坛,吵吵嚷嚷。
80、那青年女子带着笑声说:“小公子也太喜欢玩了,这么远还抱着猫来。
81、”这时,里面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帘子又响动起来,小房子里又是一片喧哗。
82、有人问:“四姑怎么来得这么晚?”有一个少女细声细语地说:“有一千多里路哩,和阿姑两人走了好长时间,阿姑走得太慢。
83、”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满屋喧闹,过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
84、直到这时,小房子外面的人才听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请教治病的药方。
85、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四姑说是该用白术,她们思考了片刻。
86、然后,听见九姑叫拿笔墨来,不一会,纸折得吱吱响,拔笔,笔头套丢到桌上叮叮作响,磨墨之声十分清晰。
87、写好药方之后,九姑把笔扔到桌子上,抓药包装,发出苏苏声。
88、不一会儿,青年女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姑告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猫喵喵叫喊声,一时并起。
89、九姑的声音清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90、村子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惊讶不已。
91、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
92、后来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
93、她只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
94、 从前,王心逸曾经说过:在京城偶然经过市中一处,听到演奏歌唱的声音,看的人围的像墙一样。
95、到近处一看,原来是一个少年正在用声音演奏乐曲。
96、他并没有使用乐器,只是用一只手指捺在面颊上,一边捺一边唱歌,发出的声音十分清晰有力,与乐器演奏出来的没什么不同。
97、这也是口技表演的后代啊。
98、译文: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
99、只见她随身携带着一只药箱,在村中卖药治病。
100、村里的人听说后,便出来请她诊治。
101、但这位青年女子说是自己不能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
102、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夜晚的降临。
103、到了傍晚,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
104、村里的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倾听。
105、这时候,人们自觉地停止了喧闹,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
106、过了一会儿,小房子里外都听不到响动声息。
107、当夜来临的时候,人们忽然听见小房子里有掀帘子的声音。
108、青年女子在里边问:“九姑来了吗?”只听另一个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跟九姑一起来的吗?”一个身份像女仆的说:“来了。
109、”然后,这三个女人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110、一会儿,外面的人又听见小房子里有帘钩子声响,青年女子说了声:“六姑来了。
111、”她旁边的人说:“春梅也抱着小公子来了哎。
112、”一个女子说:“犟脾气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着六姑来。
113、他的身体像有千把斤重,背着他真累死人!”接着,就听到青年女子道谢声,九姑问候声,六姑的客套话,两个女仆彼此慰劳声,小孩的嬉笑声,众口纷坛,吵吵嚷嚷。
114、那青年女子带着笑声说:“小公子也太喜欢玩了,这么远还抱着猫来。
115、”这时,里面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帘子又响动起来,小房子里又是一片喧哗。
116、有人问:“四姑怎么来得这么晚?”有一个少女细声细语地说:“有一千多里路哩,和阿姑两人走了好长时间,阿姑走得太慢。
117、”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满屋喧闹,过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
118、直到这时,小房子外面的人才听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请教治病的药方。
119、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四姑说是该用白术,她们思考了片刻。
120、然后,听见九姑叫拿笔墨来,不一会,纸折得吱吱响,拔笔,笔头套丢到桌上叮叮作响,磨墨之声十分清晰。
121、写好药方之后,九姑把笔扔到桌子上,抓药包装,发出苏苏声。
122、不一会儿,青年女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姑告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猫喵喵叫喊声,一时并起。
123、九姑的声音清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124、村子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惊讶不已。
125、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
126、后来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
127、她只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
128、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129、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屏障,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障内,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130、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131、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屏障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132、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133、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
134、丈夫也被吵醒。
135、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
136、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137、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138、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
139、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140、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141、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142、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
143、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144、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145、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146、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jī) 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147、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148、撤掉屏障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149、原文: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
150、携一药囊,售其医。
151、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 方,俟暮夜问诸神。
152、晚洁斗室,闭置其中。
153、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 敢咳。
154、内外动息俱冥。
155、至夜许,忽闻帘声。
156、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 云:“来矣。
157、”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
158、”三人絮语间 杂,刺刺不休。
159、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
160、”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 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
161、身如百钧重,负累煞 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 一齐嘈杂。
162、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
163、”既而声渐疏, 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 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
164、阿姑行且缓。
165、”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 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166、即闻女子问病。
167、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 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
168、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
169、无何,折纸戢戢然, 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170、 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
171、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 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
172、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 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173、群讶以为真神。
174、而试其方,亦 不甚效。
175、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
176、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尝言:“在都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
177、近窥之,则见一少 年曼声度曲。
178、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
179、” 亦口技之苗裔也。
180、 译文: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青年女子,她的年纪大约二十四五岁。
181、只见她随身携带着一只药箱,在村中卖药治病。
182、村里的人听说后,便出来请她诊治。
183、但这位青年女子说是自己不能开药方,要等到天黑以后向神灵请教。
184、人们耐心地等待着夜晚的降临。
185、到了傍晚,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将自己关在里面。
186、村里的人围绕在门窗外面,侧耳倾听。
187、这时候,人们自觉地停止了喧闹,只有个别人在窃窃私语。
188、过了一会儿,小房子里外都听不到响动声息。
189、当夜来临的时候,人们忽然听见小房子里有掀帘子的声音。
190、青年女子在里边问:“九姑来了吗?”只听另一个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跟九姑一起来的吗?”一个身份像女仆的说:“来了。
191、”然后,这三个女人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192、一会儿,外面的人又听见小房子里有帘钩子声响,青年女子说了声:“六姑来了。
193、”她旁边的人说:“春梅也抱着小公子来了哎。
194、”一个女子说:“犟脾气的公子哥!哄他他也不睡,非要跟着六姑来。
195、他的身体像有千把斤重,背着他真累死人!”接着,就听到青年女子道谢声,九姑问候声,六姑的客套话,两个女仆彼此慰劳声,小孩的嬉笑声,众口纷坛,吵吵嚷嚷。
196、那青年女子带着笑声说:“小公子也太喜欢玩了,这么远还抱着猫来。
197、”这时,里面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帘子又响动起来,小房子里又是一片喧哗。
198、有人问:“四姑怎么来得这么晚?”有一个少女细声细语地说:“有一千多里路哩,和阿姑两人走了好长时间,阿姑走得太慢。
199、”于是,又是一番问候寒暄声,移动座位声,叫添凳椅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满屋喧闹,过了好一阵子才安定下来。
200、直到这时,小房子外面的人才听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请教治病的药方。
201、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四姑说是该用白术,她们思考了片刻。
202、然后,听见九姑叫拿笔墨来,不一会,纸折得吱吱响,拔笔,笔头套丢到桌上叮叮作响,磨墨之声十分清晰。
203、写好药方之后,九姑把笔扔到桌子上,抓药包装,发出苏苏声。
204、不一会儿,青年女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姑告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猫喵喵叫喊声,一时并起。
205、九姑的声音清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206、村子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惊讶不已。
207、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
208、后来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
209、她只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
今天的内容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