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后发酵引起的各种化学作用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有利有弊。
整个堆积发酵变色和湿热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有:
(1)细菌(细菌)
在湿热堆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很少,主要包括乳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腐生菌和醋杆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微生物竞争生长,在初始阶段,好氧菌——醋酸菌和腐败菌竞争生长。醋酸杆菌分泌醋酸,可以帮助酸化环境,有效抑制厌氧环境中耐酸性腐败菌的生长。后期厌氧菌——乳酸菌和梭菌竞争生长。厌氧条件形成后,乳酸菌迅速繁殖形成优势,分泌大量乳酸,PH急剧下降。当pH值降到4以下,其他细菌,尤其是致病菌就不能再生长了(大多数细菌最适宜的PH值在7左右,茶叶中的茶多酚也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2)酵母属。
酵母属于真菌,体积明显大于普通细菌。大多数真菌是多细胞生物,但只有少数,如酵母,是单细胞的,通常呈椭圆形,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大液泡。酵母进行无性繁殖,细胞的一端会产生一个小突起,看起来像长了芽,所以叫芽殖。它能与糖繁殖产生维生素B1、B2、c,除了吸收能力强的微量元素外,酵母还能提供相当数量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酶等重要因子。在堆积发酵后期,随着氧气的减少,乳酸菌大量繁殖和积累,酵母会受到抑制。
(3)黑曲霉
它是低等真核生物,属于半知菌亚科,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安全可食用的。它在食品工业生产和学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黑曲霉在堆积发酵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黑曲霉具有多种活性很强的酶,能分泌多种胞内和胞外酶,包括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蛋白酶。它能将纤维素、淀粉、果胶、蛋白质、可溶性化合物分解成单糖、氨基酸、水合果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使茶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易于渗出和扩散,为增强茶汤的口感和形成甘甜醇厚的品质奠定了基础,还能产生抗坏血酸、柠檬酸、葡萄糖酸、没食子酸等多种有机酸。
(4)灰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