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在他21岁生日那天,因为腿部疾病住进了医院,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虽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可是“活史铁生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是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接受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残酷和最长久的伤痛,还是干脆放弃生命,一了百了?他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选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内心深处,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
一分钟概述这是一篇哲理性记事散文,文章通过“我”双腿残疾以后日日与地坛作伴的经历和母亲对“我”的无限关爱,抒写了“我”在特定遭遇,特定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会和深沉思索,表现出“我”在痛苦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关于史铁生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1974年曾在街道工厂工作,病后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品:一方面反映知青生活的回顾与反思《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另一方面是从自身的感悟中描绘残疾人的命运,带有拷问式的哲理思辨色彩,如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自言自语》、《病隙碎笔》等。
《我与地坛》选自《上海文学》1992年第一期,共七节,本文选前三节。2002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史铁生散文集《我与地坛》。
词语解释1、亘古:从古到今
2、熨帖:心里平静
3、隽永:意味深长
4、恪守:谨慎而恭敬地遵守
5、沧桑:沧海桑田的缩略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核心考点1、本文的作者及作品:(见正文)
2、本文的文体:哲理性记事散文
3、本文落笔地坛,重点抒写母爱
4、理解“我”在痛苦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5、本文的中心思想:通过描写“我”双腿残疾以后日日与地坛作伴的经历和母亲对“我”的无限关爱,抒写了“我”在特定遭遇,特定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会和深沉思索,表现出“我”在痛苦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
6、本文表现母爱的方法: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
7、本文艺术特色:本文善用双重排比句式和类比手法写景状物,并将排比、类比和象征结合起来,使物象层出,寓意深刻,韵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