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卯时正刻是几点】,巳时正刻是几点,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揭秘古代时辰:古人的计时方法——时、刻、更、点2、卯时正刻是几点1、揭秘古代时辰:古人的计时方法——时、刻、更、点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
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 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这些计时名称常常出现。
《西游记》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则 西磋;申时哺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鸡鸣”、“日出”、“食后”、“挨排”、“西磋”、“哺”、“日落”、“黄昏”、“人定”等,就是各个时辰的具体说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旦暮”就是指平旦与黄昏的时 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古今时间对照
子时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子正
00:00
丑时
01:00 - 03:00
丑初
01:00
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丑初
02:00
寅时
03:00 - 05:00
寅初
03:00
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寅正
04:00
卯时
05:00 - 07:00
卯初
05:00
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卯正
06:00
辰时
07:00 - 09:00
辰初
07:00
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辰正
08:00
巳时
09:00 - 11:00
巳初
09:00
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
巳正
10:00
午时
11:00 - 13:00
午初
11:00
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
12:00
未时
13:00 - 15:00
未初
13:00
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未正
14:00
申时
15:00 - 17:00
申初
15:00
哺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
申正
16:00
酉时
17:00 - 19:00
酉初
17:00
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酉正
18:00
戌时
19:00 - 21:00
戌初
19:00
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戌正
20:00
亥时
21:00 - 23:00
亥初
21:00
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亥正
22:00
刻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 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 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 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 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西游记》中的“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由此可见,所谓“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又如《西游记》第一回:“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便是让孙悟空在半夜11时至1时前去拜会菩提祖师。
由于古代报更使用击鼓方 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其中的“鼓角”、 “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点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 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 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 凌晨04:12。
2、卯时正刻是几点
卯时正刻是几点的答案是:早上5点到6点59分
卯时是早上5点到6点59分。在现代生活中,时间的记录单位是“时分秒”。但是在中国古代,时间的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十二地支。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福多劳少,父母难常,兄弟难靠,出外经营,利路亨通,夫妻相克,先难后易,立身成功。 适业:机械、演戏、文学、 美术、宗教家、职员。忌人类。 凶年:十六岁、付岁、五十五岁、七十二岁寿终。 卯时头生,时头生人先克母,为人作事无始终,兄弟少力六亲难,离祖过房最安宁。 卯时中生:时中生人父母全,男子居宦女有福,一生富贵庆有馀,六亲兄皆如意。
卯时未生:时末生人先克父,十成九败运不通,初限不达苦劳禄,老年枯木再生花。
卯时出生的人能得到家人的帮助(父母、兄弟姐妹)有限,早年运势和中年的运势都比较坎坷曲折,做事情努力却少有成就,晚年运势变好,一直平稳,因此家中有祖业的人难守住。
卯时之初生人主克制母亲,性格温纯,为人耿直忠厚,不相信牛鬼蛇神。人到晚年运势子女孝顺有加,能安享晚年。
卯时中间时段出生的人父母双全,而且福寿双全,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子女也给力,一生运势非常不错,只是偶尔会受到阻碍,身体可能有暗疾。
卯时末端出生的人克制父亲,为人忠诚,心思善良仁慈,能恪守本分,勤奋努力的工作,早年运势不太如意,中年运势却是网上涨的,财路皆丰盈。
卯时出生的男人,风流,人缘极佳,桃花运势旺盛,他们拥有独立的个性,将外貌看得很重要,喜欢长相俊美的异性朋友。
卯时出生女性外貌秀丽端庄,温柔娴静,追求者甚多,不过她们却不屑一顾,这类女性多晚婚晚育。
本文关键词:寅时正刻是几点钟,卯时正刻是几点钟,卯时正刻是几点,卯时正刻是什么时候,十二时辰时间表。这就是关于《卯时正刻是几点,巳时正刻是几点(古人的计时方法——时、刻、更、点)》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