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如何用宏程序(宏程序怎么编写)?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如何使用三菱梯形图FB块来高效完成PLC程序编写,下面是工控汪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plc如何用宏程序
当你编写一个自动化程序时,里面有50个气缸,甚至更多时,每个气缸你都要写同样的控制程序,真的是超级繁琐,同样的控制程序你要拷贝复制至少50遍。这个时候FB块能帮助你从繁琐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什么是FB,FB与FC,子程序的区别?三菱PLC中FB块就是一个功能块,可以供主程序在各个地方进行调用,但又不同于FC函数,因为FC有返回值,有点类似于子程序的调用方式,但是子程序又无法直接进行参数传递。(欢迎大家补充)
FB用在什么场合下?1、结构化编程时,需要很清楚明了地展示出程序结构时;
2、程序中有大量重复性的控制代码时(多气缸,多伺服,多电缸,,)
3、FB块可以用ST编写,也可以用梯形图编写。
FB块在多气缸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某一自动化系统中有20个气缸(单线圈),由于气缸的控制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气缸去工位,气缸回原位等),所以这个时候采用FB就很方便。本例主要以自动状态下气缸的去工位和回原位的控制进行简单说明,大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灵活的应用。
1、新建工程,简单工程,勾选使用标签,选择PLC类型,以FX3G为例,其他类型基本一样,如下图所示:
2、右击FB管理,新建数据,命名气缸,在下图中右侧框中输入自定义的FB块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类型和变量名,可以是中文也可是英文,如下图所示;
3、在FB的程序 编辑界面编写如下程序:程序只为说明FB的使用,具体根据自身需求,增加更多条件。
4、在运行程序中main中进行调用,只需要在main程序编辑界面按住要调用的FB块直接往里拖拉即可,效果如下图所示:
宏程序怎么编写
零件毛坯为100mm*60mm*50mm的板材,前、后、左、右底等五个平面都已经加工好,现要求加工顶面,加工好尺寸高度尺寸为40mm,下图1为毛坯图,图2为加工后图。
毛坯图
加工后零件图
1.根据图样要求,确定工艺方案为往返分层铣削的加工路线如下图3:
以已加工过的底面为定位基准,用通用台虎钳夹紧工件前后两侧面,夹紧工具高度30mm(不能大于40mm),台虎钳固定于铣床工作台上。
2)工步顺序
① 铣刀从左边下刀至第一层,铣削加工至右边,Y向移动步距,铣削加工至左边,Y向移动步距叠加,然后在重复前面工序,直至铣削完整个平面。
② 第一层铣削完后再回到起始点下刀至第二层,再加工面,直至加工到最后一层,每层切深为1㎜,分10层加工完。
选择刀具
现采用φ10㎜的平底立铣刀,并把该刀具的直径输入刀具参数表中。
编写程序
按该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把加工零件的全部工艺过程编写成程序清单。该工件的加工程序如下(该程序用于FANUC 0iM铣床):
O0008 (长方形零件平面往返铣削宏程序编程)
G17G90G0G54Z100
X0Y0
M3S1000
#1=0 (长方形零件平面左下角X轴坐标)
#2=0 (长方形零件平面左下角Y轴坐标)
#3=0 (Z向起始加工平面)
#4=10 (Z向加工深度)
#5=1 (Z向加工步距)
#6=100 (零件X向长度)
#7=60 (零件Y向宽带)
#8=5 (刀具半径)
#9=0.75 (刀具切削百分比≤1,一般建议取0.75)
#10=5 (间隙)
WHILE[#3LE#4]DO1 (刀具加工Z向条件循环)
#20=#1-#10-#8 (加工起始点X轴坐标赋值)
#21=#2+2*#8*#9-#8 (加工起始点X轴坐标赋值)
G0X#20Y#21 (刀具移动到加工起始点)
Z5
G1Z-#3F10000 (下刀)
WHILE[#21LE#2+#7]DO2 (刀具加工Y向条件循环)
G1X#20Y#21F1000 (刀具移动到加工X、Y轴起始点)
X[#1+#6+#10+#8] (刀具加工到平面右下角)
Y[#21+2*#8*#9] (刀具Y向加工移动一个步距)
X#20 (刀具X向加工移动到左边)
#21=#21+4*#8*#9 (Y向移动步距等距叠加)
END2 (循环结束)
G0Z30 (抬刀)
Y[#2+2*#8*#9-#8] (刀具回到Y轴加工起始点)(注意:Y轴复位回到起始点)
#3=#3+#5 (Z向移动步距等距叠加)
END1 (循环结束)
G0Z100
M30
%
长方形零件平面往返铣削宏程序编程程序加工路径图
刀具路径轨迹图
实体加工后模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