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国学经典语录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国学经典语录以及国学1000句经典语录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国学经典语录
2、国学的经典语录
国学经典语录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道学、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 汉赋、 六朝骈文、 诗词、 元曲与 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语录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语录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子《道德经》
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 ;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10、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子《道德经》
1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子《道德经》
14、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16、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子《道德经》
1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 《警世通言》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0、 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 《警世通言》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子《道德经》
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2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 。—— 子《道德经》
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5、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2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 。——《易经》
2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29、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3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3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3、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 《警世通言》
3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5、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 心。——《诗经》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3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3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 《警世通言》
39、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经》
4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 。——《易经》
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42、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4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子《道德经》
4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子《道德经》
4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子《道德经》
4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
4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49、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5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
5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昏乱,有 。—— 子《道德经》
52、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 《警世通言》
53、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 《警世通言》
5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子《道德经》
5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5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57、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孔子《孝经》
58、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59、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60、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易经》
6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子《道德经》
62、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子《道德经》
6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64、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65、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66、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6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经》
68、出其 ,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
69、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经》
70、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
7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7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73、若 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7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7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
7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77、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 。——《诗经》
7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7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子《道德经》
80、心乎爱矣, 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8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8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8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死,不相往来。—— 子《道德经》
84、知之者不如 者, 者不如 之者。——孔子《论语》
8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86、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孝经》
87、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88、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国语》
8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9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91、我有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子《道德经》
9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9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子《道德经》
9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子《道德经》
9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子《道德经》
96、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 《警世通言》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子《道德经》
9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子《道德经》
9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00、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10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10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10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经》
10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子《道德经》
10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06、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
107、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108、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
109、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110、是故,易有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
读国学经典的好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语文能力增强——熟读或背熟《 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 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4.记忆力 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5. 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 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 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
9.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 、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
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 文言文的能力。读懂文言文则会扫除接受圣贤教育的障碍,从而为考大学、做学问、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品质,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 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我班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又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的各种习惯都很差,我觉得《 规》是一本很好的育人教材。它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做到“首孝悌、次谨性、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才学文。”这些基本人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说明学知识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我利用课余时间让我班的学生诵读,并按其中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比如,我班有个杨超文的孩子,年龄不大,特别聪明,就是不 书本,一本新书在手里几天就变得又脏又乱,究其原因是他经常、乱拿乱放,于是我让他背“列典籍、有定位,读看毕、还原处。”不光要能背,还要能讲出这句话告诉他的意思,从此他就“照章”行事,每当有学生出现乱丢乱扔现象时,我就让全班孩子将上面那一句背给他们听,这方面的坏习惯就渐渐改掉了。当我们的孩子坐姿站姿不正确时,我就让他们背诵“步从容、立端正”;当我们的孩子过分讲究吃穿时,我会让他们时时以“以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 可、勿过则。”提醒自己。经过两年的诵读实践,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与同年级孩子确实有不同之处,得到学校一些 师的认可,还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赞同。不同的读物里面有不同的知识,能懂得许多课本上或家长 师讲到的之外的道理。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起蒙》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我班的孩子一年级下学期通过诵读《三字经》、《 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一学期下来即认识近三千个汉字,在我班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一两万汉字,如果仅和学课本相比,相当于超过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自然为孩子 其他书籍时扫清了许多字词障碍。
(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 ,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我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上学期,孩子们用了一半的时间学习课本,一半的时间在诵读经典,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记诵了接近一百首古诗词,还背下了《笠翁对韵》, 孩子们背得多了,逐渐从中找到了 趣,也找到了记诵的一些好的方法。 记忆速度的提高,对孩子们学习语文课本带来了许多方便,比如以前教学一首古诗,有时二十来个字的诗花一节课居然还有一半孩子背不下来。现在就不一样,每天早上花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孩子们就能记下三首古诗或一百多字左右的古诗文。比如在背张若虚的《 花月夜》时,我校语文组的全体 师和我们孩子比赛, 师们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勉强记下来,但我们孩子只花了四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而且完成的那么轻松。 有了一定的记忆方法和速度,孩子们在诵读 文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孩子们刚刚进入三年级, 新书一发下来,我随便说说:“看谁能在十分钟之内把课本上的第一课背下来?”那就说明他暑假的背诵任务一定是完成了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放声朗读起来,即使是 内容,都不需要我范读,他们知道该怎么停顿,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去读,十分钟后,全班五十多个孩子,仅有十个孩子没能完成,而且不能背的内容也就那么一两小段。这充分说明,多诵读国学经典,一定会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 四)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我班过近两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为提高孩子文化知识素养,我觉得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以前我们在教学一首古诗时,通过读、想、画等许多方法,都难以让学生学懂,现在一接触到古诗词,孩子们只需在反复诵读、吟诵中的过程中,就大体能把握诗的大意,能区分诗的题材,还能轻松的找出韵脚字、划出诗词的格律等,有时还能了仿着写一些小诗。比如说在学了《静夜思》一诗后,孩子们三三两两在一起作了首打油诗:“床前明月光,小弟喝鸡汤。喝了一大碗,尿了一裤裆。”,孩子们写完后交给我一看,当时有些生气,我觉得他们的语言有些不文明,但作诗的孩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这首打油诗虽然读起来不很文雅,但它不但押韵,而且还是讲究格律的。”细想也是,只要孩子们敢说敢写,只要我们给他们正确地引导,他们的佳作总有一天会出来的。陈琴 师的学生,惠州纯如堂的孩子不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吗?在习作方面也是有帮助了,上学期县里的期末答案卷中,最后一道题要求孩子根据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写一段话。由于我们的孩子有古诗词积淀的基础,他们根据平时课外读物中了解的格式和结合诗句所描写的景象,轻松地完成了一段话,结果令同年级的 师感到惊奇, 我们班学语文的时间比她们班少得多。还有,我班的孩子学习了《笠翁对韵》以后,他们明白了对联的特点, 了贴对联的方法,随便一幅对联,他们一眼就能分出上联和下联。我想孩子们这些能力的获得,应该归功于孩子们长期诵读经典的结果吧。
国学的经典语录
国学是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个很深的话题。下面是我整理的国学的`经典语录,欢迎来参考!
国学经典语录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子《道德经》
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 ;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10、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子《道德经》
1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子《道德经》
14、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16、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子《道德经》
1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 《警世通言》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0、 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 《警世通言》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子《道德经》
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2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 。—— 子《道德经》
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5、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2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 。——《易经》
2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29、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3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3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3、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 《警世通言》
3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5、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 心。——《诗经》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3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3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 《警世通言》
39、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经》
4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 。——《易经》
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42、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4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子《道德经》
4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子《道德经》
4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子《道德经》
4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
4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49、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5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
5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昏乱,有 。—— 子《道德经》
52、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 《警世通言》
53、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 《警世通言》
5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子《道德经》
5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扩展:
国学简介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然后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然后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 明确的界定。然后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然后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 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 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常识》国学简介:国学以学科分,然后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然后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然后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