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二年级下册数学小小设计师教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小小设计师教案以及《小小设计师》数学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小小设计师教材分析
2、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小小设计师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能辨认出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 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贴或设计图形,并将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 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能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 。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的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 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观念。 4.在欣赏图形 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能运用所学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 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 ,逐步发展 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内容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辨认这些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教材在这里呈现了4幅简单的图案,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从中找出最基本的图形。,通过观察与想象,明确基本图形是通过怎样的 得到所看到的图案的。通过这个层次的活动,巩固学生前面所学习的图形 的知识,为后面利用图形的 设计图案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并作好方法上的准备。 第二个层次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样例,在正方形中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通过剪下并观察附页中提供的学具,使学生对每一个图形的形状特点有更清晰地认识,为想象变换后的图形提供表象支撑。通过让学生在正方形内贴自己喜欢的图案,使图形 的知识得以运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观念。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正方形中自主设计一个图案。这个层次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开放的创造 ,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更丰富的图形 的经验,体验图案设计的方法,感受图案设计的 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第四个层次让学生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通过重新确定基本图形,分析图形是怎样 的, 到同样的图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进而明确基本图形的灵活性与多样性。通过互相欣赏交流,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图形 的能力。 2.教材编排特点 (1)循序渐进,逐层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 “小小设计师”的实践活动重在“设计”,为了减少学生在设计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材安排了有层次的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案,了解一些美丽的图案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得到的;然后让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图形,运用所学习的图形 的知识,在正方形中贴出自己 的图案;接着由学生在正方形中自己设计图案;最后让学生将设计得一样的图案拼在一起,从多种视角认识图形的 。这样几个层次的编排,让学生经历了“学习—模仿—创造—再创造”的过程,既体现出对图形 的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较大的 。 (2)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形的 。 教材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图案,并说明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这样就自然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从关注图案的美丽到关注其中图形的 ,使实践活动与数学的学习联系在一起。另外,学生贴图案和拼图的过程,都是学生运用图形的 进行创造的过程,教材呈现了两个学生的发言:“这个图案可以看成由……平移得到的。”“我们拼出来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轴对称图形。”最后还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一下各组同学拼成的图案。这样的编排既为学生用语言表述图形的 提供了范例,又为学生自主表述和交流提供了 ,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图形的意识,并在交流中增强认识。 (3)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教材在编排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让学生自主选择。教材在附页中为学生提供了4幅图,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通过剪裁再拼贴图案。 第二,让学生自主创造。在贴图案的活动中,教材呈现了与原图案不同的设计图案,旨在引导学生不拘泥于原有的图案,大胆创新。在让学生自己设计图案的活动中,教材不再呈现样例,只是提出要求,并鼓励学生“试一试”,留给学生较大的创造 。 第三,让学生自由拼摆。在学生拼图案的活动中,教材呈现了平移、轴对称两种不同的拼图方式,体现出拼图方式的多样性,提示学生还可以用其他变换形式进行图形的拼摆。 三、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实践活动课,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目的,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供教师参考。 (1)注重培养学生从给定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 只有从复杂的图案中确定出基本图形,才能去研究这个图案是怎样由基本图形经过 得到的。同时,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确定的基本图形可能不同。因此,教师在呈现复杂的图案后,应先让学生观察该图案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而成的,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合理即可。在肯定学生不同看法的基础上,可对大多数学生选定的基本图形进行观察,研究它是如何 的。 (2)注重培养学生的 观念。 从 的角度观察图形,不但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 观念。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想象的 ,在观察、设计或拼摆图形时,不急于操作,先让学生想象经过 后的图形是怎样的,再动手操作;在操作之后,让学生看拼后的图形与自己想象的是否一样。同时,允许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想象,用不同的 方法创造出相同的图案。鉴于学生拼摆图形的数量有限,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很多图形经过 拼摆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发展学生的 想象能力。 (3)促使学生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能否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能够领悟和欣赏数学美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数学 核心是:简洁、对称、奇异,其中“对称”是数学 核心。“小小设计师”的活动为学生感受数学美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图形 的角度进行观察(变换的过程),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经过 的图形带给大家怎样的视觉感受(变换的结果),增强对数学 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4)注重活动后的反思和内化。 经历了数学活动,未必就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这需要学生对实践活动有内悟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活动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交流设计图案的经验,提炼图形 的基本方法,谈自己对所设计图案的情感体验等。同时应将活动延伸至课外,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中有趣的图案,发现其中图形 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再设计一些图案,并组织展览交流,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5)建议用1课时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3篇
在数学课堂上,二年级数学 师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经历了数学教学工作,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二年级数学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目标解析: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复习克和千克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在复习简单推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巩 和千克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一)回顾复习过程 请学生回忆已经复习过本学期的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复习克和千克、推理这两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复习克和千克
1.梳理。
(1)说一说,你在水果店买东西时都见过什么?
(2)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
2.直观感受。
(1)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2)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克或者1千克?
(3)实物展示:1片口香糖约重1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3.进率关系。
(1)已经明确了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2)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2袋500克的盐同样重?
4.测量。
(1)测量物体的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5.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第3小题,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调查结果,课上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关注,通过操作、提问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在练习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原因,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二)复习推理
1.复习推理(一)。
(1)创设情境:李冰、王明、张强、夏雨一起排队上车。张强在李冰和王明的中间,夏雨是最后一个,李冰不是第一个。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
(2)思考:你先确定谁的位置?为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推理的过程,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
(4)指名说一说推理的方法及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引导学生注意表达的有序性。
2.复习推理(二)。
(1)出示题目:在上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 时点拨。
设计意图:推理重在过程,复习中让学生经历想推理过程、说推理过程、演示推理过程、观察推理过程等环节,有意识地对推理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改善。让学生明确推理时一般要找到一个关键句,作为推理的突破口。完善表格填数的方法,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这样提升了效果,学生也能轻松接受。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复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 分析法 引导法 练习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复习
1.能填几?(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指名回答 通过复习巩固了旧知
二、初学新课探索新知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4.让生仔细观察图弄懂题意。
5.让生独立思考。
6.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2可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用纸画月亮代表小船,用小棒代表人。
3根据摆的图列出算式。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四、拓展学习
(深入探究)
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2.全班交流总结。
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进行交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当堂检测、练习巩固
(学习诊断) 完成练一练1,2,题
第1题配合问题串鼓励学生再次经历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题进1的过程:先弄懂题意在列式解决
1.先弄懂题意
2.在列式解决
3.指名汇报。
4.集体订正。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六、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学的好吗?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租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引导学生 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 。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引导学生 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
1. 计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 3元。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聊天导入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草发芽了, ,又是一年 开始,小刺猬也有了一个 生意,瞧,它的鲜花店开张啦。(出示教材情景图)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 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
2.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刚才我们对花店里的花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一枝 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们要知道什么条件?
4. 针对第一种方法,重点讲述: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意义上来多说。)重点强调。
5. 买一枝菊花 枝 ,一共要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大部分学生计算好以后,组织汇报。
6. 及时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组织 大闯关:
第一关:(分男女生比赛)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叫6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关:森林医生:书上练一练:3题。
第三关:解决问题:书上练一练:1、2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