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完整的品鉴过程包括:观察干茶、闻香、冲泡饮用、看叶底。
虽然品茶是判断普洱茶好坏的关键,但如果我们喝完茶后仔细看看叶底,还是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
看叶底,主要看芽叶的颜色、厚度、破碎度、光泽度、均匀度、弹性等等。
因为普洱茶有后期转化的价值,所以普洱茶的香气、滋味、口感更直观的呈现现阶段的饮用价值。结合叶底的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判断一款茶叶未来的转化潜力。
随着存放年限的增加,普洱茶叶的颜色慢慢由绿变黄,变成褐色。如果不知道某款茶的具体年份,可以通过叶底的颜色来大致判断。
叶芽嫩或粗或老,对应不同的原料等级。叶片肥大,芽头多,说明所选原料档次比较高;老叶多的普洱茶,鲜度略弱,但甜度和耐泡性更好。
如果叶底看起来没问题,很可能是因为茶叶压得很紧,撬茶的时候绳子断了。就饼、砖、沱茶而言,沱茶形状不规则,更容易破底。
观察叶底时,要特别注意芽叶的颜色、亮度和弹性。
有的叶底看起来颜色不均匀,有明显的红茎红叶,糊斑等。从侧面反映出鲜叶在运输和摊放过程中被覆盖,或者杀青过程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茶叶被烤焦。
储存空间大的普洱茶,芽叶明亮,揉捏时富有弹性。如果揉搓时腐烂,或者叶底看起来暗淡无光,这些普洱茶大多没有后期存放的价值。
在选购普洱茶时,可以通过品鉴来鉴别香气和口感,通过叶底来判断选材和工艺,这样可以更快的选择到自己满意的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