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出生于1911年,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他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二、明末国学大师?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从青年时代到三十三岁,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富贵文人的生活。中期自明朝灭亡后,从北京逃返南京,又经浙江、福建辗转到两广,从三十四岁到四十二岁,艰苦的十几年流亡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顺治九年(1652年)北归。
康熙十年(1671年),方以智病殁于赣江上万安城外的惶恐滩,时年六十一
三、天津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罗振玉
在天津期间,罗振玉与另一位后来成为国学大师的王国维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非常多。 罗振玉对王国维除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外,并提供大量的研究材料,指示研究途径,对其政治、学术等观点产生重要影响
四、国学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男,1890年7月3日出生,1969年10月7日去世,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五、明代国学大师?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人。因故居有座园林名“亭林”,故后世称他为亭林先生,是明清之际与黄宗羲、王夫之齐名的杰出学者。
顾炎武早年就确立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志向。明亡清兴之际,他投入抗清斗争之中,抗清失败,仍与反清力量保持联系,屡次拒绝朝廷征召,体现了崇高的道德风范与民族气节。四十五岁后,眼看复明大势已去,便离开江南,只身北游,开始了在北方二十五年的辗转游历生涯。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各省,考察山川,拜师访友,搜集图书,发奋进行学术研究,集中精力撰写他的代表作《日知录》。
顾炎武一生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著述十分宏富,流传下来的近五十种,涉及经学、史学、音韵文字、金石考古学等,取得了卓越成就。《日知录》为其代表作,荟萃了他平生所学,是开启一代学风的巨著。《音学五书》是他的另一代表作。顾炎武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为数不多的“通儒”之一,不仅成就了博大的学问,而且具有峻洁的志趣、崇高的操守,其学问与人格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国学大师名言?
以下是一些国学大师的名言: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9.满招损,谦受益。——《大禹谟》
10.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这些名言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对于我们的人生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七、国学大师有哪些?
谢谢邀请。
国学大师,凡官方认可的、学术界公认的一般错不了。
有几位是著名的,他们是:章太炎、钱钟书、钱穆、王国维、陈寅格、熊十力、冯友兰、粱漱溟、辜鸿铭、季羡林、饶宗颐、周汝昌、文怀沙、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郭沫若、白寿彝(中国通史主编)、刘起釪(史学专家)、
八、什么叫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是指其学问在“国学”研究范围内出类拔萃的人。
“国学”是对中国学术的简称,“大师”是指人们对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者的尊称,此外“国学大师”还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品德。近现代符合标准的“国学大师”代表有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和钱穆等。
“国学大师”,更是一个很有分量的称誉,是一顶很耀眼的桂冠,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佩戴的。如今人们所称道的诸多“国学大师”,实际上顶多只是史学家、哲学史家等而已。这是仅仅就其学问而言。至于就“师德”而言,不少人距“国学大师”就更远了。
到底该怎么界定“国学大师”呢?
凡称得上“国学大师”者,其学问自然理应在“国学”研究之范围内,属于出类拔萃者。而我们的“国学”,则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等在内的,蕴含极为丰富的称谓,所以,凡称得上“国学大师”者的著作,也理应体现丰富的内容,即使按照西方学科的划分而言,也应是多面手,百科全书型的学者,既有卓有建树的学术著作,也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等等。
“国学”即便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简称,其蕴含极其丰富,单是在先秦,就有“百家”之说。在对于先秦“百家”的理解上,虽然历来众说纷纭,但至少包括阴阳、道、儒、法、墨、名、杂、小说,诗赋、纵横、兵、农、医、算、天文、地理、水利、堪舆、数术、纺织、建筑、制陶、冶炼和交通等等诸家学说。
而在秦汉以后,经过“国学”所固有的“贯通古今,融汇内外,综合创新”基本规律的作用,又涌现出许多新的学派和学说,那么,作为“国学大师”,理应是对国学所蕴含的各家各派的学说都比较精通,并富有“很深的造诣”者;即使打个折扣,也理应是对其中多半以上的学说富有“很深的造诣”者。
从前面引述的张岱年先生“有人说我是‘国学大师’,中国古代的科学就研究得更少”之简要回答中,可以窥知他对“国学大师”的见解:即至少要涉及哲学、文学、史学和古代科学等几个领域,并有突出的建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张岱年先生虽然在这里没有具体谈及其具体内涵,但像天文、历算、农学、医学和养生学等等,至少包括在其中,可这些几乎都被长期排斥在“国学”家们的视野之外。
张岱年先生实际上提示了“国学大师”的最起码的标准,即单从学问方面而言的标准,可是,看看某些著名学府所开列的那一串串的“国学大师”名单,看看网上列出的一大堆“国学大师”名单,有几人合乎这个最起码的“国学大师”标准呢?
况且,“国学大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从学问和品德即文品与人品相融合为一的标准看,“国学大师”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堪配的!
九、北京国学大师排名?
1、王国维
(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2、辜鸿铭
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3、冯友兰
4、王少农
5、俞樾
6、孙诒让
7、杨守敬
8、王先谦
9、刘师培
10、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徵等国学大师。
十、上海国学大师?
是刘永翔
刘永翔(国学大师)男,1948年7月生,字寂潮,浙江龙游人,现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图书公司学术顾问,《中华文史论丛》学术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顾问。字寂潮,浙江龙游人。198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