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古代文献还是在现代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大臣被皇帝赐毒酒的,后宫争斗剧中贵妃们酒后中毒身亡的剧情,这种杀人的方法还有个专门的词叫“鸩杀”。史书上也有记载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先是高后鸩杀如意,支断其母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为人彘。
吕后就用毒酒毒死了刘邦曾经最爱的儿子刘如意,之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鸩酒的鸩毒,到底是个什么毒?
据记载鸩酒的鸩毒出自一种叫鸩的鸟,这种鸟喜食毒蛇,身体是黑色的眼睛是红色的,羽毛则是绿色的,因为长期食用毒蛇,所以浑身都有剧毒。甚至是连羽毛里都含剧毒,将羽毛放入酒中能置人于死地。这种鸟最早记载于《山海经》
鸩大如雕,紫绿色,长颈赤喙,食蝮蛇之头,雄名运日,雌名阴谐也。
如果说《山海经》里杜撰成分居多,那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也有记载:
其屎溺著石,石皆黄烂。饮水处,百虫吸之皆死。惟得犀角即解其毒。
鸩鸟的粪便可以腐蚀石块,饮水处万物皆死。唯独犀牛角可以解其毒。可见这种鸩鸟毒性之大。
古人喜欢用鸩酒杀人,最大的原因就是其毒性大,喝了基本就救不了。五代时,南唐烈祖李昪对老臣周本不放心,就打算用鸩酒毒死他。一次宴会中就赏赐了周本一杯鸩酒,可周本也不傻,知道皇帝图谋不轨。于是装醉又要了个酒杯,将酒一分为二,将其中的一杯递给了烈祖,请求同饮,还威胁皇帝:如果你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咱们君臣关系也就掰了。烈祖骑虎难下,无话可说,也不敢接酒。知道内情的臣子都面面相觑,大惊失色,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此时著名表演家申渐高出来打破僵局,假借跳舞助兴为名,进入宴会,对烈祖说:这杯酒让我先饮吧!于是将两杯酒同时喝了,将酒杯揣进怀中,立马就转身下殿了。烈祖立刻暗中派人带最好的解药去救申渐高,但为时已晚,申渐高脑浆迸裂而死。可见鸩毒毒性之大,即便是有解药,也不一定来得及服用。
鸩毒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鸩酒虽然说是用鸩鸟的羽毛泡酒即可,但鸩毒的制作门槛非常高。需要有医术高超的医师出面调制,渐渐地有了一个阴鸷的行业,叫“鸩者”,专门给人配置毒药的人。据说制作时需要佩戴犀牛角、兽皮的保护下小心翼翼地完成配制,一个不小心就引火自焚。所以《水浒传》中“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这个“药鸩”很有可能就是西门庆药铺里有鸩者,给专门配置的毒药,再一细想西门大官人是真的很富有。
晋朝曾经下令禁止使用鸩毒,并下令鸩鸟不得过江。鸩毒渐渐地就不那么流行了,不过毒杀敌人的行为还是要继续的,于是开始出现了砒霜这种性价比更高的毒药。此外,晋朝还发明了金属屑酒,让人饮用重金属过量而死。小编甚至怀疑,因为晋朝禁止“鸩者”调配鸩毒,所以这些人跑去改良五石散了,导致晋朝毒品泛滥。
晋朝的禁鸩令对后世影响很大,自晋以后鸩毒就退出了主流毒物圈。但鸩毒的制作方法并没有失传,甚至算是上层阶级一个公开的秘密,比如清末的尚书赵展如,他就做错事被朝廷“命备鸩酒”,皇上让赵展如自己准备鸩酒。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毒死人的东西越来越多,鸩毒这种制作起来异常危险的东西,让人死状不忍直视的东西,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