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山枝仁和山栀子,山枝仁和栀子的区别(农村上山“山栀子”已成熟)

关于【山枝仁和山栀子】,山枝仁和栀子的区别,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农村上山“山栀子”已成熟,采摘起来不怕多,路上碰到要珍惜!2、山枝仁和山栀子

1、农村上山“山栀子”已成熟,采摘起来不怕多,路上碰到要珍惜!

大家好,这里是行走乡村安哥,很高兴再次与大家做分享,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山栀子的话题,山栀子在很多地方的叫法都不同,我们这边人喜欢称它为“山珠子”,还有的地方叫做“金珠子”,但其实都是指山栀子。它的学名叫做“山栀子”。

山枝仁和山栀子,山枝仁和栀子的区别(农村上山“山栀子”已成熟)

说起山栀子,让生在江西,湖南的笔者,不得不想起小时候,每年秋冬季上山的时候,都能碰到山栀子,而且当时只它晒干后,可以用来泡开水喝。因为不能直接食用,所以,当时我们也不太会用心采摘,毕竟小孩都是贪吃鬼。但大人就不一样了,见到山栀子都会拼命的采摘,而且不怕多,记得父母有的时候还专门去采摘山栀子,有的时候一上午的时间就能采摘十多斤,而且都是野生的,后来才知道,山栀子是个好东西,不仅可以用来泡水喝,而且还能用来当药材。其实当时父母也是采摘来卖的。具体多少钱一斤,现在就不记得了。

不过我们现在可以到市场了解到:普通的山栀子都要20多元一斤,这些都是种植的,不是野生的,而纯野生的售价更高,一般在50多元一斤。野生的山栀子大小不一,而且有些被小鸟吃了肉。看相不好,但到了市场,却被大家哄抢,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山货。

山枝仁和山栀子,山枝仁和栀子的区别(农村上山“山栀子”已成熟)

那么山栀子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具体有什么好处呢?下面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下:

1、去火除烦:如果你感觉胸闷,心神不宁,而且经常失眠的话,山栀子可以帮到你;

2、凉血解毒:为什么农村好多人用晒干的山栀子来泡水喝,主要就是因为可以解毒,排毒,凉血。

3、清湿热:就是口干舌燥,口苦的人,如果你脾气不好,都可以用山栀子来调理。在农村是很受欢迎的。

4、通便:山栀子泡水喝,对于肠胃效果很好,能促消化。

山枝仁和山栀子,山枝仁和栀子的区别(农村上山“山栀子”已成熟)

其实山栀子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它的花也很漂亮,现在很多地方专门种植山栀子,就是给人观赏的,通过收门票赚钱,到了秋冬季又可以卖山栀子,一举两得,而且投资也不大,山栀子的生命力也强,不像其他果树,容易生害虫等。山栀子栽种下去,几乎不用花太多心思打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农村的山里面,或者马路旁边的杂草棚里面,都能找到山栀子的原因,一般农村人,有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看到了都会驻足来采摘。

山枝仁和山栀子,山枝仁和栀子的区别(农村上山“山栀子”已成熟)

那么山栀子一般什么时候采摘效果更好呢?

建议在霜降之后,这个时候的山栀子才熟透了,此时用来泡水喝效果会更佳,但一般在农村,8月份的时候,就有野生的长熟了,一般变成金黄色的才是熟的,大家要认准哦!如果你想去农村山上采摘野生的,那么一般可以在山坡、路边的树棚里面找。

所以在此季节,正是山栀子成熟的时候,如果你有心,可以去市场购买一点,或者去山里自己采摘,晒干留着明年夏季泡茶喝,比起在市场花钱买的凉茶要好喝。碰到了一定要在珍惜。

2、山枝仁和山栀子

山枝仁和山栀子

山枝仁

本品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种子。秋后采摘果实,晒干,击破果壳,取出种仁再晒干。

性味归经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四川中药志》:入肺,脾。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止渴。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泻痢后重,倦怠乏力。《四川中药志》:清热,止泻,收敛。治咽痛,下利后重,肢倦乏力。

形态特征

光叶海桐,又名:山饭树、山枝、山枝茶、山海桐。常绿小乔木。上部枝条有时轮生,全体无毛。单叶互生;形状差异很大,一般呈倒卵状长椭圆形及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3、5厘米,两面光滑,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呈楔形,边缘略呈波状,上面绿色,下面稍淡,中肋突出明显;叶柄长5~10毫米。花黄色,生于小枝顶端,成伞房花序,通常6~13朵;花直径约7毫米;花梗长10~15毫米,表面光滑;花萼基部联合,5裂,裂片广卵形,表面光滑,边缘有毛;花瓣5,较萼长3倍;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常为3室。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5厘米,3瓣裂,种子多数深红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本植物的根或根皮(山枝根)、叶(一朵云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分布区域

分布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主产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林间阴湿地。

药材性状

干燥种子呈颗粒状,为不规则的微下凹的多面体,棱面大小各不相同,径约3~7毫米。外表呈棕色或红紫色,少敷呈棕褐色,光滑。质坚硬,不易粉碎,内心白色,嗅之有油香气。以颗粒饱满、色红、香味浓、无果柄果壳等掺杂者为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相关配伍

①治虚热口渴:土连翘果实五钱。水煎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②治咽痛:山枝仁、桔梗、甘草、射干,水煎服。

③治腹鸣水泻:山枝仁、茯苓、泽泻、厚朴、陈皮、猪苓,水煎服。

④治下痢后重:山枝仁、藿香、厚朴、葛根、苍龙、陈皮、白芍,水煎服。

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山栀子

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托叶鞘状,膜质。花单生于枝顶;萼管倒圆锥形;花瓣呈旋转形排列,花开时呈高脚杯状或碟状;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子房1室。蒴果肉质,卵形,黄色,有翅状纵棱5~8条;种子多数。花期5~7月,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杂林中。主产于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9~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人沸水中烫,或置于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

【药材性状】长卵形或椭圆形,长2~4、5厘米,直径0、8~2厘米。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具有5~8条纵棱。顶端残留萼片,另一端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表面呈鲜黄色,有光泽,有2~3条隆起的侧膜及假隔膜,内有多数种子,粘结成团。种子扁长圆形,红棕色,密具细小点状突起。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经、肺经、三焦经。

【功效与作用】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用量6~10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用治温病热郁心胸,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睡眠不安;肝胆湿热郁结、黄疸、发热、小便短赤;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跌打损伤、烫伤、烧伤等。

【药理研究】保护消化系统;泻下;降温;增加细胞中DNA和蛋白质合成;抗菌;抗炎;能增强胆汁的分泌而具有利胆、抑制血中胆红素形成的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具镇静、降压、抗惊厥、镇痛的作用;体外实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本品含栀子苷、都桷子苷、栀子酮苷、山栀苷、芸香苷、槲皮素、异槲皮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本品苦寒,不宜久服,凡脾胃虚寒便汤者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血淋涩痛:生栀子末、滑石等分、葱汤下。(《经验良方》)

②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头大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③治热水肿:栀子15克,木香4、5克,白术7、5克。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④治胃脘火痛: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山枝仁和山栀子

山栀子与栀子的区别是什么

1、意思不一

山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

栀子:栀子是一味传统的中药,为山栀子(指果实)的炮制加工品。

2、花朵不一

山栀子:山栀子花花朵单生,花瓣有5到6枚,呈白色。

栀子:栀子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

3、果皮不一

山栀子:山栀子的果皮薄而脆,表面是焦褐或焦黑。

栀子:栀子作为果实时,是皮厚而坚硬,表面是黄色或橙红色。

山栀子:

栀子:

4、形态不一

山栀子:是一种不规则的碎块形态。

栀子:作为果实时,是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

5、叶子不一

山栀子:叶子对生或是3叶轮生,叶片呈倒披针形。

栀子:叶子革质,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印状披针形。

山枝仁和山栀子

山枝仁

本品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种子。秋后采摘果实,晒干,击破果壳,取出种仁再晒干。

性味归经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四川中药志》:入肺,脾。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止渴。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泻痢后重,倦怠乏力。《四川中药志》:清热,止泻,收敛。治咽痛,下利后重,肢倦乏力。

形态特征

光叶海桐,又名:山饭树、山枝、山枝茶、山海桐。常绿小乔木。上部枝条有时轮生,全体无毛。单叶互生;形状差异很大,一般呈倒卵状长椭圆形及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3、5厘米,两面光滑,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呈楔形,边缘略呈波状,上面绿色,下面稍淡,中肋突出明显;叶柄长5~10毫米。花黄色,生于小枝顶端,成伞房花序,通常6~13朵;花直径约7毫米;花梗长10~15毫米,表面光滑;花萼基部联合,5裂,裂片广卵形,表面光滑,边缘有毛;花瓣5,较萼长3倍;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常为3室。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5厘米,3瓣裂,种子多数深红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本植物的根或根皮(山枝根)、叶(一朵云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分布区域

分布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主产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林间阴湿地。

药材性状

干燥种子呈颗粒状,为不规则的微下凹的多面体,棱面大小各不相同,径约3~7毫米。外表呈棕色或红紫色,少敷呈棕褐色,光滑。质坚硬,不易粉碎,内心白色,嗅之有油香气。以颗粒饱满、色红、香味浓、无果柄果壳等掺杂者为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相关配伍

①治虚热口渴:土连翘果实五钱。水煎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②治咽痛:山枝仁、桔梗、甘草、射干,水煎服。

③治腹鸣水泻:山枝仁、茯苓、泽泻、厚朴、陈皮、猪苓,水煎服。

④治下痢后重:山枝仁、藿香、厚朴、葛根、苍龙、陈皮、白芍,水煎服。

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山栀子

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托叶鞘状,膜质。花单生于枝顶;萼管倒圆锥形;花瓣呈旋转形排列,花开时呈高脚杯状或碟状;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子房1室。蒴果肉质,卵形,黄色,有翅状纵棱5~8条;种子多数。花期5~7月,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杂林中。主产于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9~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人沸水中烫,或置于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

【药材性状】长卵形或椭圆形,长2~4、5厘米,直径0、8~2厘米。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具有5~8条纵棱。顶端残留萼片,另一端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表面呈鲜黄色,有光泽,有2~3条隆起的侧膜及假隔膜,内有多数种子,粘结成团。种子扁长圆形,红棕色,密具细小点状突起。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经、肺经、三焦经。

【功效与作用】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用量6~10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用治温病热郁心胸,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睡眠不安;肝胆湿热郁结、黄疸、发热、小便短赤;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跌打损伤、烫伤、烧伤等。

【药理研究】保护消化系统;泻下;降温;增加细胞中DNA和蛋白质合成;抗菌;抗炎;能增强胆汁的分泌而具有利胆、抑制血中胆红素形成的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具镇静、降压、抗惊厥、镇痛的作用;体外实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本品含栀子苷、都桷子苷、栀子酮苷、山栀苷、芸香苷、槲皮素、异槲皮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本品苦寒,不宜久服,凡脾胃虚寒便汤者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血淋涩痛:生栀子末、滑石等分、葱汤下。(《经验良方》)

②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头大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③治热水肿:栀子15克,木香4、5克,白术7、5克。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④治胃脘火痛: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本文关键词:山枝仁和栀子的区别,山枝子与山栀子,中药山枝就是栀子吗,山枝仁是栀子吗,山栀子和山栀仁。这就是关于《山枝仁和山栀子,山枝仁和栀子的区别(农村上山“山栀子”已成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女士哈伦裤配上衣图片,冬季女士哈伦裤如何搭配上衣(get凯特王妃搭配阔腿裤)

下一篇: 哺乳期的水乳,哺乳期的水乳需要注意吗(王安石《原过》注评)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