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一些人逾期了,银行和金融公司为什么不直接起诉?

网友提问:

一些人逾期了,银行和金融公司为什么不直接起诉?

优质回答:

最新数据显示信息,据调查如今全国负债人数早已做到了7亿人,贷款逾期率早已达到42%。

已经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早已达到了570万。换句话说,每247个我们中国人里,就有一个失信人员。

逾期人数已经达到三亿,而失信被执行人仅为570万,假设有一半的被起诉人达成和解还上了欠款,那么逾期者被起诉的概率也只有3.8%,数据表明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不会起诉逾期者。

我个人逾期的信用卡和金融机构不少具体有

建行信用卡5000

交通信用卡8000

浦发信用卡17000

平安普惠8000

恒昌金融20000

捷信还有最后两期没给它还,2500

大部分都逾期三年以上了,恒昌捷信的已经逾期五年以上了,没有一家去起诉的。

不起诉最主要的一点是金额小,甚至不够诉讼开支。

借款合同纠纷,基于合同纠纷所提起的诉讼,依法也仍然是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因此银行和金融机构提起诉讼的话,需要到当事人所在地去提起诉讼,即使在机构所在地提起诉讼了,遇到懂法的提出管辖权异议,就更麻烦了。诉讼周期比较长,又是异地,所产生的费用也是相当的高的,所以几千几万的欠款,都是小数目,不值得去走诉讼程序,催收还是比较省时省力省成本的,能回多少回多少。

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主要目标在一些大额的逾期上面。

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那些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案子上面,他们逾期后被起诉的概率比较大,通过法院的保全和查封,还是能执行到欠款的。个人逾期者,起诉执行也基本执行不到什么,最后成本一样不少花。而他们的小额欠款,基本慢慢都能还上,毕竟船小好调头,翻身了也不想背着那些债的。

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坏账已经做了计划,坏账率可控的情况下不愿去起诉

在坏账可控的情况下,机构对一些逾期案子也不是那么上心,直接甩给了催收了。催收为了赚钱自然不会去用起诉这样的方式去搞,银行还好说,金融公司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问题,起诉也占不到便宜。加上诉讼周期长,诉讼过程的人员工资,差旅费,一般小单子即使起诉执行到位了,都不够费用,自然更不会起诉了。

上征信的逾期努力去还

上征信的逾期对于个人来说还是要努力还上的,毕竟征信逾期对个人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1】会影响到个人贷款,一旦征信报告上有逾期还款记录,那么是无法在银行申请到贷款的,信用卡也是无法申请成功的;

【2】影响个人出行,征信不良记录会限制用户乘坐高铁、飞机、火车卧铺等交通工具;

【3】影响个人就业,不少企业在员工入职之前还会对员工的背景进行调查,若是查到个人征信存在不良记录,很有可能无法入职。

因此即使机构不起诉也要想办法努力赚钱还款的。

逾期记录不等于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在被起诉以后,并且法院判决还款了,但是你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如果你没钱,也有还款意向就不会被列入名单)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成为老赖的影响就更大了,

老赖唯一住房法院可拍卖(名下的房产被拍卖)老赖虚拟账户法院可查封、冻结老赖名单同步芝麻信用,网购受限老赖不得担任老板、高管等人生赢家老赖车辆上不了高速,老赖水陆空出行均受阻限制老赖炒股、买房、出境,养老金等固定收入可直接划扣老赖子女不能上私立学校,老赖子女考大学(含考研)可能被拒绝录取,老赖子女考公务员、军校、航空院校等政审无法通过

其他网友观点

最近几年时间,很多金融公司都过度鼓吹负债,比如很多金融机构的营销人员经常说“你不会负债,永远成不了富人”。

在这种观念影响之下,负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好像没有一点负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成功人物一样。

但是很多人在负债的时候都是比较盲目的,大多数人在申请贷款或者使用信用卡的过程当中都没有根据自己的收入能力来合理使用,大多数人负债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偿还能力,结果导致不少人贷款或者信用卡都出现逾期。

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他们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是一个盈利机构,如果大家逾期了,给这些金融机构造成损失了,他们肯定要通过这种各种方式把钱收回来的,所以金融机构会有各种各样的催收手段,比如把欠款人起诉到法院等等。

但在现实当中,我们很少看到这些金融机构会把欠款人起诉到法院,看到这很多人可能都挺纳闷的,把欠款人起诉到法院不是更有威慑力吗?那为什么这些金融机构不把这些人起诉到法院呢?

实际上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内,他们之所以不会轻易把大家起诉到法院,他们是有自己的一些考虑的。

我之前在金融行业做了好长一段时间,对金融机构的各种运行逻辑以及催收逻辑还是比较熟悉的,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之所以不会轻易把大家起诉到法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起诉到法院需要很大的成本。

大家不要觉得起诉到法院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实际上把客户起诉到法院是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这种成本就包括律师费、诉讼费、财产保全担保费等等,此外还包括银行的人工费等等。

假如金融机构把客户起诉到法院之后,客户能够正常还款,那么诉讼费、律师费这些费用都由客户自己出,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但在现实当中很多人之所以出现逾期,大多时候都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偿还,即便你把他们起诉到法院的也有可能无济于事。

这意味着银行花了很多的律师费诉讼费把客户起诉到法院,最终非但没有把钱收回来,还要自己倒贴一笔钱,这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

所以正常情况下,对那些逾期金额比较小的用户,比如对银行来说,如果逾期金额小于5万块钱,大多数银行都不会把客户起诉到法院,除非那些你逾期金额比较大,比如达到5万块钱以上,银行才有可能把大家起诉到法院。

第二、把客户起诉到法院之后需要按正规的流程来处理,但有些客户按正规的手段是没法收回的。

不管是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如果通过起诉客户的方式来催收,那么你就必须按照法院的正规流程来走,你不能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去催收,否则就适得其反。

但是对于一些钉子户一般的逾期客户来说,通过正规的手段来催收根本就行不通,毕竟对于这些逾期客户来说,有很多人都没能力偿还,他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按照法院正规的流程来处理,那么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然后不能坐高铁,不能乘坐飞机等等,这些对他们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把客户起诉的法院,那么他们就只能自己催收,在自己催收的过程当中他们就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比如有些金融机构会把催收工作委托给第三方催收机构进行,而这些第三方催收机构在催收过程当中很多都会采取一些灰色的手段,即便出现事情了,金融机构也可以推脱关系。

第三、有些金融机构放贷本身就不合规,把客户起诉到法院自讨苦吃

现在我国有很多金融机构,既有银行,还有各种小额贷款公司、网络信贷、民间金融等等,这里面除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利率比较合理之外,实际上很多金融机构的利率都可以被判定为高利贷范畴。

按照我国最新的法律规定,只要年化利率超过一年期LPR贷款利率的4倍就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当前一年期LPR利率是3.85%,这意味着如果金融机构的年化利率超过15.4%,就不受到法律的保护。

而从事实来看,目前很多金融机构的年化利率都有可能超过15.4%,特别是对那小额贷款公司来说,他们月息都达到2%以上,折算下来年化率都可能达到24%以上,这已经远远超过法律的保护范围。

如果这些金融机构真的将客户起诉到法院了,那么超过15.4%的利率客户是可以不偿还的,这意味着这些金融机构就可能出现部分利息损失,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正常情况下很多机构都不会轻易的把客户起诉到法院的,除非迫不得已。

第四、随随便便就把客户起诉到法院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形象,甚至导致客户流失。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其实没有谁愿意花很大的精力去催收,对金融机构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客户按时还款,双方各自安好。

毕竟催收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不仅要花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有时候弄不好还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客户群体。

假如一旦客户出现逾期之后,马上就把他们起诉到法院,然后客户还不上钱通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名单,客户看到这种结果之后有可能就怕了,他们有可能就不再向这些金融机构借钱了,这样他们就会流失很多客户。

所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正常情况下,如果客户逾期的金额比较小,而且逾期的时间比较短,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协商还款为主,如果客户不自觉还款他们只能通过一些手段对客户进行催收,除非那些客户逾期金额比较大,而且逾期时间比较长,金融机构才有可能把他们起诉到法院。

其他网友观点

我就在基层银行上班,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贷款逾期,银行和保险公司却不起诉你。难道他们真是宽宏大量?不想去和你计较?

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你一定要明白,银行和金融公司,绝对不会做慈善的。

没有起诉你,要么就是暂时分不出精力来过问,要么就是在等着从你身上,套取更大的利益。

贷款预期,银行和金融公司,为啥不起诉?

1 . 逾期的人太多,暂时没时间起诉

像这两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没了收入。

信用卡逾期,贷款逾期,这种事情越来越多。银行和金融公司的信贷部门,每天都是忙的团团转。

他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去起诉所有的逾期客户。只能先筛选出来一批金额比较大的,然后解决这些大金额的客户。

等他们把手里的事情忙完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再去起诉那些小金额的逾期客户。

所以,不是银行和金融公司好心,实在是因为逾期的客户太多,他们精力有限,一时半会腾不出手来起诉你。

等闲下来的时候,一个都跑不掉。

2 . 就是故意不起诉,然后榨取罚金的

像信用卡逾期,是有罚金的,利息高达百分之几十。外面的那些金融公司一样,只要逾期,利息就和高利贷差不多。

有些银行和金融公司,就是故意不起诉逾期的客户。然后让逾期的贷款来生罚息,靠这种方式来挣钱。

比如说,你欠了一万块钱,如果起诉客户,那客户肯定会比较紧张,可能想方设法也要把这一万块钱还了。

如果不起诉,那逾期的客户就不会太紧张,不会想着砸锅卖铁还了。

过个一年半载的时间,逾期的利息可能就好几千块钱。

银行和金融公司的贷款部门,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狠狠的赚一大笔钱的。

3 . 银行和金融公司的贷款部门,都有坏账率。如果金额比较小,觉得追讨不划算,可能就直接当坏账处理了。

每家银行和金融公司,它们的贷款部门都有一定的坏账率。

像贷款的客户突然不在了,家里也比较穷,那只能不了了之。

还有一些贷款的客户,就是单身汉一个人,就是没钱还,也只能不了了之。

坏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把坏账率保持在某个数值以下,银行和金融公司都是允许的。

如果你借的钱金额不大,银行或金融公司觉得花精力起诉,有些得不偿失。

可能他们先会打几个催讨电话,你实在还不上,他们就会把你的这笔小金额贷款,直接当作坏账处理。

虽然银行或金融公司,以后可能不会要你这笔钱,但是也会上征信的。征信坏了,你以后再想从贷款,就基本上不可能的了。

提前消费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益,一定不要掉进借贷的深坑里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80后,人均负债接近20万。我国90后,人均负债接近12万。

收入低,消费高,有负债,几乎成了当下年轻人的共性。

尤其是很多人,明明月收入3000块钱,偏偏喜欢过月消费一万的假精致生活。

没钱就直接刷信用卡,或者是网贷。

最后没钱还怎么办?

那就几张信用卡来回倒腾,拆东墙补西墙。一旦银行把信用卡额度降低,或者银行抽贷,立刻就玩不转了,只能玩完。

很多人一旦陷进贷款的坑里,就会越陷越深,最后再也上不了岸了。

常说无债一身轻,你到处欠钱,家里亲人,身边同事朋友,通讯录都被打爆了。你根本就不敢和他们联系,只能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

千万不要轻易的贷款,你有多少钱,就过怎样的生活。

无债才能一身轻!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为什么福长安收到判决后喜出望外?对此你怎么看?

下一篇: 清朝总兵究竟是多大的官职?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