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印度低种姓人为什么不能冒充高种姓?

网友提问:

印度低种姓人为什么不能冒充高种姓?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让低种姓从一开始就输得底裤不剩:

什么叫“冒充”?有这样的龌龊想法就说明了你的低种姓身份,高种姓是冒充而来的吗?那是与生俱来自带神牛味道的智慧体,岂是尔等散发着浓郁咖喱味的低种姓能够随便染指的?光气味就把你们深深出卖了好伐?

一直以来,印度的高种姓和低种姓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意味着低种姓根本就没有成功“冒充”高种姓的可能,而之所以能把低种姓安排得明明白白,根本原因在于种姓制度的存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本该是人人生而平等,但种姓制度却让印度成为社会等级最为森严的国家。

虽然印度在建国不久就宣布废除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但在这个“民主”的国度,政府还真是说了不算。当然,政府也没有废除种姓制度的真心。

而之所以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的统治阶级,都是高种姓来的。

虽然雅利安人作为印度的征服者,在3000多年前就创立了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真正演变成等级森严的模样,却是在英国殖民时期。为了便于统治印度,英国殖民者联合印度上层土邦,也就是高种姓实行“共治”,种姓制度越发的变本加厉、根深蒂固。

而在1947年英国殖民者退出印度后,高种姓继续统治印度社会,例如甘地家族。

因为甘地和尼赫鲁的高种姓身份,因此他们在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不敢发动群众,只能以温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这种没有暴力革命和深刻社会改革的民族独立,相比于英国统治时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所以印度社会依然层次分明,高种姓依然统治着印度。

所以今天的印度对殖民统治历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高种姓本就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既得利益者。

而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会自掘坟墓地彻底废除种姓制度,允许印度社会阶层流动来冲击高种姓的利益呢?所以他们不仅没有破除种姓制度的能力,更没有废除种姓制度的动力,印度也在种姓制度的愈演愈烈中更加泾渭分明。

在当前的印度,区分低种姓和高种姓的最明显特征就是肤色。作为外来征服者,无论雅利安人,突厥人还是欧洲人,在肤色上都比印度土著的尼格利陀人、达罗毗荼人等浅太多,而且外貌上都表现为高鼻梁的雅利安人特征,这是身材较为矮小的印度土著绝对模仿不来的。

说难听点,就算低种姓的土著把全身漂白都没用,因为外貌方面即便全身整形也无法以假乱真。

而话又说回来,作为长期生活在底层的低种姓,哪来的钱去冒充高种姓?

印度高种姓之所以对种姓制度如此推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种姓制度的洗脑让人口庞大的低种姓彻底失去了反抗意识,从来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觉悟,他们只能通过逆来顺受换取在下一个轮回里成为高种姓,从来不思考高种姓名额从来都很少。他们唯一敢逆反的,就是渴望通过皈依佛教等方式摆脱低种姓或贱民身份,但在印度这样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国家,这种做法只能是自欺欺人。

而因为高低种姓之间的鸿沟如此明显,所以二者的生活环境也是井水不犯河水,除非高种姓男子找低种姓女孩寻花问柳。这意味着低种姓根本就不熟悉高种姓的生活环境,而贱民则连低种性的生活环境也接触不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混迹于高种姓之间的低种姓即便在外表上伪装得无可挑剔,也会因缺乏所谓的气质而原形毕露。说难听点,不用你开口,走两步就知道你是什么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习惯了安于现状的低种姓从本性上是没有动力和勇气去冒充高种姓的。毕竟生活不是冒险,就像古代的平民冒充朝廷大员一样,成与不成都难免遭受到统治阶级的疯狂报复。

毕竟这是让统治阶级颜面扫地的事情,而国家机器更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所以,暴力才是低种姓翻身做主的唯一途径,投机取巧只会让低种姓尸骨不存。

不过,能和高种姓呼吸同样的空气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要啥自行车?恒水老白干它不可口吗?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在印度,低种姓人是不能冒充高种姓人,即使有人想冒充,但也很难冒充,乳算是冒充,也会被人们很快区分出来的,这是因为高低种姓的不同是和很多因素有关,如血统、传统、教育、社会、经济等。

印宪法禁止种姓制度,但种姓等级制度在印度还是十分严重的,可以这种思想已经烙在印度人心中,是很难彻底清除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印度低种姓人是不能冒充高种姓人,我想主要有这方面的原因。

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

印的种姓制度历史漫长,有近3000年的历史,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为有效对社会进行管理,设立了种姓制,后来随着其他民族的陆续入侵,种姓制度进一步完善。种姓制分5个等级,5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

婆罗门是僧侣,他们有解释经义的特权,受众是刹帝利。刹帝利是军事与行政贵族。吠舍是普通的雅利安人,从事商业等职业来供养前两个种族。首陀罗是土著,被征服的人,他们是仆人,奴隶专门负责前三个等级的日常起居。至于达利特,也叫“贱民”,比首陀罗还要低贱。

由于这种种姓制度统治多年,已深深烙在民众的思想和思维观念中,是很难改变的。比如要雇佣印度人做保姆,你就要雇佣两个人,因为种姓高低的不同,有些活高种姓是不可能去干的,如打扫厕所等活,这些不洁的地方清理,是达利特之类的贱民来干的。

所以,虽然印度独立后,宪法规定废除种姓制,但目前种姓制依旧在印度社会上存在着。

二、高低种姓的血统及外貌有很大区别

我们知道,印度的种姓从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舎、首陀罗,以及还有种姓之外的“达利特”。这五类人的外貌长相是有很大区别的,有的一眼就可以识别开来。

很多人看印度电影,里面的美女高鼻梁、白皮肤,很漂亮,男人也风度翩翩,但不能忘了,这些都是高种姓人种,普遍的大多数印度人可不这样的。

印度的高种姓人大多集中在印度北部,他们可是当年入侵者雅利安人的血统的后代,属白种人。他们处于印度的上层社会,属于精英,他们工作舒适,生活无忧,待遇丰厚,属于领导阶层。

而真正印度低种姓的人,主要是南亚原住民的达罗毗荼人与尼格利陀人,他们与古南亚人和非洲黑人长相有点相同,身材结实低矮、皮肤黑、鼻翼扁平,头发卷曲。所以,在印度,低种姓多为原住印度人,黄种人或黑种人。

要将高种姓与低种姓印度人区别开来也不难。印度高种姓人皮肤白、身材高大,鼻子高挺,这和欧洲人相似。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从肤色和外貌五官一眼就可分辨出他们属于是高种姓还是低种姓。

三、种姓之间有难以逾越的界线

在印度,不同种姓的人之间有很明显的界线,高种姓白人的生活区,消费场所,很难看到低种姓人。各自的生活圈、社会活动圈是不同的,界线是分明的。

在印度,高种姓的女人一般是不能嫁给一个低种姓男人的。而低种姓女人有的可以通过嫁给高种姓男人来提高自已的种姓,这样才可以拥有一些特权。但女方家要准备可观的嫁妆。

印度的中严阶级也大都是高种姓人,而贫穷人基本上都是低种姓人,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过着贫苦生活,印度的贫民窟就很庞大,他们也是由低种姓人构成。

印度高种姓人从小就可以接受较好的学校教育,长大后也可以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他们子女也是一样的,很多还会选择出国留学,就业的机会边很多。

可低种姓人就有很多文盲,很多低种姓家的孩子都辍学在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所以,人们很容易从他们的穿着打扮,谈吐,以及精神和气质方面就看出来谁是高种姓,谁是低种姓。

而且这种姓的高低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更改的,也就是说种姓制度是世袭的,高种姓永远是高种姓,低种姓的姓氏永远是低种姓,不可能改为高种姓。因此,低种姓要想冒充高种姓人其实是不可能的。

印度这个民族也比较特殊,也可能由于印度在历史上一直是被其他民族征服和殖民统治的,他们好象也习惯了这种被统治方式,反抗精神不大,在近代,甘地领导的抗争也只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所以印度的独立不是凭人民用真正武装斗争获得来的。

二战结束后,印的殖民者英国的实力大为衰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难以维持。1947年英国提出了蒙巴顿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独立建国,宣告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结束。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

一名低种姓男子,就因为和高种姓坐在了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结果就被活活打死,这是2019年发生在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一件事。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高种姓对待低种姓如此残酷,被打死的低种姓为什么不能冒充高种姓,下面来一一进行解答。

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回事

印度次大陆的原住民是达罗毗荼人,他们肤色比较黑,身材相对较矮,鼻子扁平,说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

达罗毗荼人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有大量发达的城市。公元前175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文明突然衰落,城市废弃,达罗毗荼人重新回到野外生活,文明倒退了足足一千年。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自称雅利安人的一个游牧族群入侵印度,雅利安人皮肤是白色的,身材比达罗毗荼人更加高大,鼻梁高挺,说的是印欧语系的梵语。

雅利安人善于骑马,武器装备也更加精良,他们征服了原住民达罗毗荼人,占领了印度的广袤土地,并成立大大小小的国家进行统治。

由于雅利安人数量比达罗毗荼人少,为了避免被同化,他们在宗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等级制度,把人按照尊卑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等级之间相互隔离,这就是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主要分为四个阶层

婆罗门——主要是宗教祭司阶层,拥有宗教解释权,主持宗教祭祀活动,垄断思想教育工作,他们在种姓制度中地位最高。

刹帝利——主要是王公贵族阶层,负责维护国家统治,主管政治军事,并保护婆罗门阶层的安全。

吠舍 —— 主要由农民,牧民和商人构成,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在经济上支撑前两个阶层。

首陀罗——主要是佣人工匠奴仆等,为以上三个阶层提供服务,地位比较底下。

除了四大种姓以外,还有一个贱民阶层,他们被排斥在种姓制度以外,地位最为卑贱,主要从事屠宰,清洁,丧葬等行业,这些工作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并且亵渎神灵,高种姓的人和他们接触就会受到玷污,因此他们也被称作不可接触者。

低种姓遭受高种姓残酷的压迫

种姓作为人的一种尊卑属性,伴随人的一生,并且时代传承。一个人的父辈是什么种姓,他从出生起就是什么种姓,他的子孙后代也都是这个种姓。

种姓和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宗教祭司只能由婆罗门来做,王公贵族只能由刹帝利来做,首陀罗就只能做奴仆,因为种姓世代遗传,职业也随之继承。

低种姓的人不可以和高种姓在一起吃饭,不能用同一套餐具,也不可以和高种姓之间通婚。高种姓男人可以娶低种姓女人,反过来就不行。

在法律上,也对不同种姓区别对待。高种姓可以随意打骂低种姓而不受惩罚,其它欺压行为受到的惩罚也很轻微,而低种姓冒犯高种姓则要受到重罚。

种姓制度把人和人的阶层固化,人为加剧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平等,并将这种不平等用宗教的方式神圣化,低种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高种姓残酷的压迫。

那么低种姓能不能通过冒充高种姓的方式来摆脱这种阶级压迫呢?实际上是不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冒充高种姓被发现后会受到严重惩罚,甚至失去性命

高种姓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不仅在饮食婚姻上和低种姓隔离开来,而且严厉惩罚那些逾越界限的低种姓人。

2019年5月,《印度斯坦时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北阿坎德邦一名21岁贱民木匠在参加婚礼的时候,只因和高种姓坐在了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就被周围的人给活活打死了。

打死他的人不仅包括高种姓,还包括其他的低种姓,他们并没有觉得同是低种姓就应该同情这个木匠,反而觉得这个木匠太不知道分寸。

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人们对低种姓跨越界限是非常难以容忍的,仅仅一起吃饭就被活活打死,如果他冒充高种姓,那就不光是吃饭这么简单了,失去性命几乎是必然的。

2 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姓名出身等很难冒充

种姓制度在最初的时候,就是雅利安人利用肤色把自己和达罗毗荼人区分开来。雅利安人是白色皮肤,而达罗毗荼人是黑色皮肤。

随着时间推移,虽然两者之间有一定混血,但是总体而言,肤色越白,种姓越高,肤色越黑,种姓越低。一个黑色皮肤的人说自己是高种姓,一眼就会被揭穿。

由于种姓是世代继承的,所以一个姓氏总是和特定种姓联系在一起。比如说一个人姓潘迪特,这就是婆罗门高种姓。一个人姓恰马尔,这就是首陀罗低种姓。

除此之外,低种姓冒充高种姓的困难还在于言谈举止很难模仿。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成长环境不同,高种姓通常文化水平较高,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示出一种从容自信温文尔雅的气质。

低种姓相对就显得比较粗俗一些,没有那种养尊处优的气息,言行举止都不够优雅自信。这种气质往往和成长经历有关,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模仿出来的。

3 被宗教思想麻痹,冒充高种姓,内心会受到自我惩罚

宗教对人的思想有很强的奴役作用,被宗教洗脑的人会不自觉的把这些教条规范奉为神圣的戒律,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低种姓在印度教的思想灌输下,认为自己这辈子之所以是低种姓,是因为上辈子做了错事,犯了罪,所以这辈子就要受到惩罚。

怎么能摆脱这种命运呢,那只有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恪守本分,过好自己低种姓的一生,逆来顺受,甘愿受苦,积德行善,下辈子就有机会转世成高种姓了。

假如冒充高种姓,那就是触犯了神圣的宗教戒律,这是大逆不道的罪孽,要受到最严重的惩罚,不光下辈子转世高种姓没有希望,这辈子内心还要受到痛苦的煎熬。

低种姓变成高种姓的几个例子

种姓制度是冷酷无情毫无人性可言的,但是社会非常复杂,印度次大陆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低种姓冒充高种姓虽然很难,但是通过一些途径变成高种姓的例子还是有的。

印度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次大陆都是分裂的,有无数个小国同时存在,彼此之间相互征战,政权交替十分频繁。

乱世出英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有些低种姓出身的人机缘巧合之下取得了权力,成为了统治者。

这些人虽然成了王公贵族,但是由于低种姓身份,他们依然会被高种姓排斥,其他低种姓对他们也不太服气,这给他们的统治带来很大的隐患。

想要巩固统治,就要想办法变成高种姓,这时候他们就会求助于婆罗门阶层。这些统治者往往给婆罗门祭司捐献大笔的钱财。

而婆罗门就利用自己的宗教权威,为他们编造一本家谱,以此证明他们祖上原本就是刹帝利高种姓,只是后来由于其它原因才变成了低种姓,如今重新回到刹帝利的行列,这是认祖归宗,等等等等。

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羯若鞠阇国王、波里夜旦罗国王是吠舍种姓,秣底补罗国王、信德国王是首陀罗种姓,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变成高种姓刹帝利的。

这是低种姓变成高种姓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趁着战乱成为有权有势的统治者,作为普通的低种姓人,有没有可能变成高种姓呢?也是有的,这就是梵化。

有些低种姓的人,宣称自己本来是高种姓,由于各种原因,沦落成了现在的低种姓,他们现在要恢复自己原来的种姓,于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切以高种姓为榜样,希望通过自我约束和努力,能够获得其他人的认同,从而变成高种姓。

这就是梵化,但是这种方法成功率是非常低的。一方面高种姓不愿意看到其他人来和自己抢蛋糕,另一方面其他的低种姓也不愿意看到有更多的高种姓骑在自己头上。

成功的人多半有其它因素配合,比如说发财成了富人,经济地位得到提高,有一定权势,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梵化成功,一般人是几乎不可能的。

总结

种姓制度影响了印度几千年,在这种残酷的制度下,低种姓人民遭受了无尽的迫害和痛苦,随着印度进入现代社会,这一制度越来越不得人心。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在制定印度宪法时,正式废除了种姓制度,如今在法律层面上,不平等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了。

不仅如此,为了改善低种姓人民的生活状况,还在国家政策上有不少倾斜,比如就业岗位,公务员录取为低种姓保留职位等。

低种姓也涌现出了大批人才,甚至有当选总统的。可以说,目前低种姓在印度的境遇是几千年来最好的,低种姓也没有必要来冒充高种姓了。

虽然正式的种姓制度已经废除,但是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文化依然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在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仍然禁锢其中。

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普及,相信种姓制度的影响会越来越小,最终彻底消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明宣宗可以立他心爱的女人孙氏为皇后,那么明神宗为啥不可以立郑贵妃为皇后?

下一篇: 曹操的原配夫人丁氏为何到后来终生不见曹操?为什么曹操还同意她离婚改嫁?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