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末魏晋时期没有产生门阀士族,那会是怎样的社会局面?
优质回答:士族的产生,有政治经济的生存空间,几乎是必然产生的。
为何产生士族?
因为公田制崩溃,新的生产关系因为优越而取代奴隶制,地主佃户的主客关系成为主流,而贵族衰落,必然导致新兴地主控制基层。而自汉武帝之后,王侯势力大衰,士子迅速与地方大族合流产生集士、官、学阀、地主、工商为一体的地方豪门。
而皇权从来不下乡,井田之后,贵族奴隶主形成的权力空白只能是地方大族来填补。
西汉建立,这是第一个平民政权,贵族在政治上没落,必然逼迫国家政权采取其他方式来选拔官员,不管是西汉初期的王侯勋贵阶层,还是中央政权,只能采取推荐制、察举征辟、官学选才这三个办法选仕。因教育属于精英所垄断,富裕家庭才能读书,仕途当然被垄断。
所以,世家自西汉时期产生,是必然。
东汉后期,世家膨胀,控制经济命脉,垄断仕途,拥有武装,而祸乱天下。唐末因为黄巢暴动重创,五代割据损伤,宋代推广文治,废除部曲制,真正破除了世家的两大基础,世家丧失对人口的控制,失去对仕途的垄断,从此开始消亡。
因此,西汉后期,除非维持勋贵的统治,不推行独尊儒术,让世袭王侯贵族继续控制广大土地人口,才能抑制世家的发展。
但是,这很难。因为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其他网友观点士族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原有的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这个时候需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并进行维系,必须要有两种人,一是新的掌门人,也可以说是帝王;第二就是替帝王维护社会秩序的人,当然得靠儒士了。
获益于东汉察举制,早年通过读书取得成就的儒士,在东汉末年,已经成为士大夫领袖,不管是在中央还是地方,影响力都非常大,是名副其实的豪族。
当时礼崩乐坏,所以逐鹿中原的豪杰,自然希望取得豪族的支持,以便夺取天下。而豪族为了自身生存,也是需要豪杰为他们提供舞台。双方一拍即合。
后来,随着历史的推进,豪杰成了帝王,豪族也就演变了士族。帝王为士族提供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士族则通过自身影响力,维护帝王的统治。
如果没有士族,历史是怎么样的局面如果当时没有形成士族,历史会怎样发展,整个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局面?这个问题,其实后世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南朝和五代十国。所以呢,若是没有士族,肯定又是乱世了。
1.庶族上台,情况可能会更糟
南朝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都是庶族出身,他们为了压制士族,拼命提拔寒门的人做官,架空并打压士族。结果呢,寒门出身的官员,就一定比士族的更有能力,更有德行吗?显然不是,翻翻《南史》就知道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就拿庶族出身的皇帝来说,南朝刘宋的皇帝,一众变态和神经病。爱搞裸体盛宴的,把堂姐妹纳入后宫的,杀老爹的,杀兄弟的,杀叔伯的,杀侄子的,一天不杀人就浑身难受的。
2.没有士族,将是军阀混战
如果没有士族,那么读书人没有发挥才华的舞台,那么站在政治舞台中央的,就是各路军阀,他们手握兵权,可以为了当皇帝,而大开杀戒,彼此之间杀来杀去,没完没了,整个中原势必又是军阀混战,看看五代就清楚了。
后世有诗评价五代: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3.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百姓遭殃
读书人没有了舞台,他们也无法学以致用,改造社会,重建秩序。那些拥有兵权的人,也不会把读书人当回事,也不会给读书人机会,去整顿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将会非常混乱,礼崩乐坏,人伦尽丧。遭殃的是老百姓。
翻翻《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就知道,五代时期的社会乱到什么地步。
很明显,如果士族,必然又是乱世。
其他网友观点如果东汉末年没有门阀士族参与镇压农民起义,那么黄巾起义就会成功,历史也将为之改写,门阀士族说白了就是有文化的地主豪强,他们的子弟依附皇权,维护一姓皇朝,把宗族利益也和皇朝绑在一起,但门阀士族们又觊觎皇权,出现诸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氏篡位取代曹魏,王、谢两大士族掌控东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