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英隽异才、文武韬略,可谓万人之英”的周瑜,为何成善妒小人?

网友提问:

“英隽异才、文武韬略,可谓万人之英”的周瑜,为何成善妒小人?

优质回答:

对于周瑜形象的扭曲,用现在的话说是“剧情需要”。

小说三国前半部分的重头就是赤壁大战,连带周瑜夺荆州失败几乎是小说前面的重头戏,刘备入主荆州是人生的大转折,这是罗贯中设计非常精准的情节节奏方面的安排。也就是刘备一方虽然实力弱,但几乎碾压江东力量,哪怕人家是赤壁大战主力!可见刘备得到高人诸葛亮以后的逆转乾坤的威力。

那么为何扭曲周瑜,并非完全因为刘备主角光环,毫无道理和人性的抹黑周瑜。实际仔细看小说,并非如此,周瑜从柴桑练兵回来,江东群豪接到曹操书信以后的惊慌失措,与周瑜镇定自若的形象是成对比的,张昭等人的形象才是小人和墙头草,周瑜等一班武将并不是反面形象。尤其周瑜对孙权的表白: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等一番话非常英雄气概,与周瑜历史形象相差不远。诸葛亮能够孤身下江东联合孙权,显然也是充分了解周瑜等人能力才敢这么做的,难道诸葛亮是希望二十岁的孙权亲征领兵破曹吗?显然不是。

周瑜对诸葛亮态度的转变,显然是通过鲁肃一再试探诸葛亮以后产生的心理变化,周瑜说实话对诸葛亮这样一个年轻书生的确没有放在眼里,也许知道他是诸葛瑾的弟弟,也许还不知,因为诸葛瑾是文臣,周瑜虽然大度豪迈,但工作主要还是与武将打交道。

小说设计了借箭一幕,周瑜对诸葛亮大为警惕,开始了虚构部分,周瑜从希望打压诸葛亮的气焰,到发现诸葛亮根本不能被收买,不论是鲁肃还是亲哥哥诸葛瑾,然后两人对破曹心思完全一样——火攻,周瑜感觉到诸葛亮是能文能武,将来会是江东大患,这才打算再破曹的同时消灭诸葛亮,周瑜的心理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小说的设计虽然完全虚构,但也符合当时周瑜的心态,因为周瑜的心中不仅仅是破曹,而是要完全实现统一,对刘备也根本不存保全的心思,因为刘备肯定是不可能臣服东吴的,只是暂时联合。

周瑜是三国时代真正具备第一流才干的豪杰,但出于年轻气盛急切建功的心理,在赤壁时期,既要破曹又要暗算诸葛亮,显得有点小人,但小说的设计是符合当时虚构的情景,并不算抹黑,否则这个段落无法成就三国演义那么经典的名声,周瑜并不算反面人物,只是他急躁的心态,终究被诸葛亮一一洞察。

最后争夺南郡失败,则是硬碰硬比拼军事和智力,事实上究竟南郡是如何落入刘备手里是历史谜团。可能双方做了某种利益交换,孙权当时要联合刘备稳固局面,不愿周瑜刚刚打败曹操就要强攻西川与刘备撕破脸,周瑜先破曹,争荆州,跟着就要入西川,想以最短时间完全占据整个长江以南,紧锣密鼓的确太心急,而这一点鲁肃是周瑜最好的朋友都一直主张结好刘备。

周瑜是通过一年时间打败了曹仁,但为什么孙权会让刘备入主南郡,毫无头绪,所以小说才因此虚构三气周瑜的戏码,最后英年早逝,更加强了周瑜是不敌诸葛亮的感觉。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悟空大师的邀请!周瑜之所以从英才变成善妒小人,纯粹是演义小说的说法,和真实历史上周瑜的形象是不匹配的。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立场站在蜀汉一方,对于蜀汉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更是推崇备至。罗大师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智慧,必然要有个炮灰,周瑜很不幸正好充当了这个炮灰,这才把诸葛亮推上了“智绝”的神坛。

其他网友观点

周瑜不是气量短,这只是诸葛亮对他的恶蔑。周瑜发现诸葛亮的才能后,首先想到的是为吴所用,还派诸葛瑾去游说,无果后才动起杀念。动起杀念也不是为自己私欲,而是为东吴着想,实是也正如公瑾所料,刘备集团成了东吴的劲敌。如果无刘备集团霸占荊襄之地,那么火烧赤壁后江北很大一部分要被孙权霸占,形势对曹操很不利,或许孙权要一统天下,也有可能!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为啥清朝的皇子有很大一部分早早夭折了,顺治的皇子,乾隆的皇子,雍正的皇子,很多都夭折了?

下一篇: 弘时是嫡长子,又深得雍正器重,为何会落了个凄惨死去的下场?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