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何还要传位于孙权?孙策之死的幕后黑手是谁?

网友提问: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何还要传位于孙权?孙策之死的幕后黑手是谁?

优质回答:

孙策被称为小霸王,孙策用了不到六年时间就拿下江东六郡。袁术曾评价: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年仅二十六岁。辛苦打下的基业就需要继承人孙策有个儿子叫孙绍。

我认为孙策传位孙权不传位于儿子,原因的:

第一儿子年幼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录孙绍年龄,但我猜测年龄应该很小。孙权这时也就十八岁。算孙策十六岁生儿子,孙绍也才十岁。如果是天下一统太平或者建国稳定时,也许能选几个辅政大臣辅佐。但这时是天下大乱,群雄逐鹿。选如此年幼的儿子,怎么能保住基业。

孙策的江东政权是靠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的支持才得以站稳脚跟。如果选择年幼的儿子,那什么以周瑜为首的淮泗将领和以张昭为首的流亡北士。会支持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

第二内忧外患,恩信未立,人心未归附

孙策此时建立的江东政权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江东人不服统治,六郡有的地方还未完成征服。例如山越人,四十年后才平定。据三国志: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外患:北有曹操,西有刘表。

孙策的江东是完全靠武力打下来的,而且杀了不少人。孙盛评价: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孙权继位初情况不容乐观。据三国志: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就是说地方豪强蠢蠢欲动。流亡北士很多准备逃离江东。当时庐江太守就反了。据江表传: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多纳其亡叛就是讲收容那些不服孙氏统治的人。

这些问题孙绍如何能处理?孙策的部下除了父亲留给他的那些人,剩下的人跟他也不过几年。在江东也不过待了五六年。

第三孙权有才能

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讲: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这是孙策选择孙权最重要的原因。孙权一继位就做了两件事:1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2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孙策的江东政权是靠流亡北士和淮泗将领。据三国志: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换成孙绍,张周还会如此吗?其他人还会来投靠效命吗?

例如鲁肃觉得袁术不能成事,于是跑到江东。这时孙策刚死。周瑜对鲁肃讲: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后面就是一些夸孙权的词。于是鲁肃决定为孙权效命。如果换了孙绍,鲁肃还会来吗?还是就是诸葛瑾很早就来江东了,但没有投孙策。而是在孙策死后才投孙权。

孙策之死并没有所谓的幕后黑手

他的死前因是许贡的部下刺杀,最重要是他自己心态。

孙策兼并江东过程中,打败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跑了,但他一直想夺回地盘。于是向汉献帝(实际是曹操)上表建议把孙策召到许昌去。这份上表到了孙策手里。于是让人把许贡抓起来了,许贡不承认。孙策把许贡杀了。

许贡收养的门客不忘故主恩,时时准备为许贡报仇。有次孙策外出打猎,许贡门客三人趁机行刺。孙策脸颊中箭,未死。大夫讲好好的养着就能好,并且百日勿动。孙策有天去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面貌讲:脸变成这样了,还会么建功立业。因此大怒推翻桌子,导致伤口开裂,当夜就死了。

有人认为幕后黑手是:曹操、刘表、孙权。因为对他们有利?

曹操:当时在官渡跟袁绍开战,孙策阴谋偷袭许昌。郭嘉就曾讲:孙策迟早死于刺客之手。

我认为:曹操一生看的上的人也就刘备、孙权,曹操也没派人刺杀。何况当时的大敌是袁绍。

刘表:孙坚死于刘表部下黄祖之手。孙刘结下深仇大恨。

我认为:刘表是汉宗室,天下名士。是不会做这样的事。张济进攻荆州,中流矢死了。荆州官员皆贺。据三国志: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

孙策死后刘表也没进攻过江东,反倒是孙权屡屡攻荆州。曹操就曾评价刘表自守之贼。刘表根本没有扩土称霸之心。

孙权:只有孙策死了,他才接班才能实现抱负。孙策此时才二十六岁,将来肯定传位给儿子。

我认为:孙权如果要这样做必须先得到众大臣的支持。如果大臣不支持呢?那他这样做有什么用?

据三国志裴:翊名俨,性似策。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就是说当时众大臣推举的是孙翊,而孙策选择孙权。那么孙翊的动机不更大。

其他网友观点

历史已经证明了孙策“传位”给孙权是正确的选择,正是孙权这位雄主真正开创了吴国鼎立魏蜀的局面。这里所说传位更确切的讲是传孙氏家业,江东四大家族并起的局面下,家业的传承当然以能者胜之,这与国家继承人的选择还有些不同,毕竟是以家创国的阶段,孙氏集团是江东门阀利益的代言人,而这个代言人必须是能者居之,否则家业不保,何谈立国?孙策之死的幕后黑手?受益者曹操也,刘表也,孙权也!

传位经过孙伯符,是江东猛虎孙坚长子,孙权兄长,公元191年孙坚阵亡后,他子承父业,继续发展孙氏基业,当时孙策年仅17岁,不得已屈膝于袁术,后因袁术屡屡失信与他,孙策认为袁术难成大业,加之胸怀大志,于是在好友周瑜的帮助下自立门户,并很快于江东站稳脚跟。

“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三国志.吴主传》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在行猎过程中被刺客射伤,不久便伤重不治去世了,死时年仅26岁。临终前,孙策把未尽之业传给了他的弟弟孙权,将吴侯的印绶交给孙权,对心腹大臣做下重托,在做完了接班人的安排之后,当天夜里他就去世了。

传位孙权而非孙绍的原因稚子太过年幼

孙绍是出生在东汉建安四年己卯,即公历199年10月20日,孙策去世的时候他还不过是六个月大的襁褓婴儿,又如何承继江东基业呢?再者单凭他是先主公之子不仅身无尺寸之功,辈分又极小,在程普、韩当、周泰这些老将面前说他是孙子辈也不为过,又如何服众呢?

保住江东基业不坏“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主传》

孙策弥留之际对孙权得一席话,很明显地道出了他传位于孙权的用意就是为了保住自己与父亲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江东基业,不至于落入他人之手。此时的江东门阀皆蠢蠢欲动,吴氏江东的统治基础便是门阀士族,若非一位才贤并举的代言人主持大局,恐怕江东内乱以致孙氏家业不保。

孙权天资聪颖

孙权为人足智多谋,遇事果决,因此孙策经常让他在旁参与许多重大事务的决策,其展现出来的才能经常让孙策都自愧不如,这也难改精明睿智的枭雄曹操后来也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了。

兄弟关系不错

虽没有史料记载二人如何的手足情深,但是父亲孙坚去世后,顿失依靠年仅9岁的孙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跟随的都是孙策,正所谓长兄如父,孙策这个年长7岁的哥哥想必在幼弟孙权的眼里既是兄长,亦似慈父一般,二人感情如何能不好呢?

孙策之死《三国志》版——遇刺伤重而亡“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至夜卒,时年二十六。”——《三国志》

正史中记载,孙策打猎的时候撞上了仇人许贡的儿子和宾客,被他们给射伤,最终不治而亡。这个许贡本是吴郡太守,孙策离开袁术创业时夺得吴郡,许贡便投奔严白虎,随后严白虎再被孙策战败,许贡如丧家之犬流离失所,故而上表曹操“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於外必作世患”。也就是所要借曹操之手为自己报仇,但此计被孙策发现,于是先下手为强,除掉了许贡,这从逻辑上才符合许贡门客刺杀孙策的事件。

但在这件事情上还存在一些蹊跷,一则孙策行猎的时间地点为何会被许贡门客摸得如此精准呢?想必江东是有内奸的,这在诸多传言中,受益者最大的是孙权,故而有孙权为主谋的说法,但我并不认同此说,毕竟兄弟二人为手足情深。故而江东门阀任高官者出了内奸的可能性会比较大,江东门阀势力盘根错节,孙策为创业之主,难免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埋下恩怨也在所难免,遇刺身亡或许就是这些人透露的消息。

关于此事,北方的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夕便已有谈论,曹操担心孙策会趁许都空虚之际偷袭其根基后方,此时郭嘉认为孙策为人过于跋扈,自身多灾,恐难保性命,不必顾虑。这个预测可谓是胆大心细,或许孙策之死,曹操谋士郭嘉难逃干系,否则怎有这一席话。又或者郭嘉早已看出孙氏集团在江东没能够权衡各方势力,终究会惹祸上身,但无论如何,曹操成为了间接的受益者。

《吴历》版——作死而亡

这里说的是本来孙策遇刺后,医官同他说伤情不是特别严重,只要细心调理还是可以慢慢康复的,只不过短时间内不能剧烈运动,更不能妄动肝火。却不料后来孙策拿着镜子过来一照,发现自己面目全非,原来“英俊”的面孔早已不在,于是怒火中烧,仰天大吼了几声,结果没想到创口由此崩裂,伤情顿时恶化,他也因此当夜就去世了。

《搜神记》版——于吉致亡

书中记载孙策因事杀了一个名为于吉的术士,于吉阴魂不散一直跟在身旁。此次受了箭伤本来将养的好,伤情刚有些许起色,万不料孙策照镜自视时猛地一看,突然发现于吉出现在了镜子里,回首一望却没有发现他的踪影,如此重复了数次,孙策不堪其扰,于是愤然大怒,又是一顿怒吼,最终伤口破裂,而后不治去世。

历史的结果已经证明,孙策把江山传给孙权还算是个比较英明的决定,毕竟孙权不仅仅守住了他们孙氏两代三人的基业,并且发展了江南之地的经济,还建立了吴国当上了皇帝,让孙家也过了一回天子瘾。但是孙策之死其说法太多,且大多离奇,可信度不高,也许就真像《三国志》记载的那样,他是被仇人所暗害,重伤而后不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其他网友观点

当时孙策还没有成势为王是列诸侯级,在汉武帝推恩令规定下。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分封地方分给自己的子弟成为列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权力越来越少。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使受封为列侯权力和地位却是和县级相当,汉朝朝廷不贬斥诸侯王的分崩离析,让他们小得似乡长无权了,彻底解决诸候王对中央集权侵扰,王侯分裂成列候。列候归郡统辖了。没有自由授予权力,孙策是一个列候,一个将军,还受国家郡吏辖制,得有诰命。不是他自己说了算,不同于成王成帝后自己能分封将军和世子权力。

东汉未年,虽然中央政权软弱无力,任命诸侯世袭的权力还在中央,不是孙策说了算,更不是孙权,夺了侄子权力。他在当时也没有权力,他那是诰命制任命的将军。朝廷要得是有能力指挥出征打仗的人,更要有号令别人的能力,必须受朝廷任命后才行。就同现在参加找工作的人,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和能力。当然又必须得集团领导人物的推荐。就象陶谦都不能授与自己儿子。这是中央集权郡县制制度核心内容,不是那个剌史太守能够改变,当然成王为帝有国后,就有根本改变。才能直接分封自己儿子。

孙策当时拜讨逆将军,封吴候,还是会稽太守。是东汉未年和三国时期,江东割据军阀之一。并在讨伐割据江东个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统一江东,是江东最大势力集团的领袖。但是还是列候爵,不是吴王。其地位最大与太守相似没有私授权,他的王是死后孙权称帝后,溢他为长沙桓王。他是还没有权力给自己儿子授予权力的。

正如他的父亲孙坚,即使也是破虏将军,在191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孙坚击破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城不战,黄祖夜出调兵归来,孙坚复再大战黄祖,黄祖装作败走,孙坚追击黄祖,被埋伏在竹林间发射暗箭击中。孙坚中箭身亡。将星就此陨落。孙坚战死后,也是由其侄孙贲率孙坚残余部队扶送回乡,李贲成为将军。并不是直接了传给孙策的。也更是孙权成帝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封建社会有一套完整权力,授予制度和过程。不是想象的都是世袭的父终子继,兄终弟承的。大汉朝官僚体系是有相当完整授予秩序的。郡县制就是把诸侯的权力大大限制了,没有了列候世袭官僚制度。孙策还不能让自己未成年儿子有世袭自己赢得地位和权力。

由于孙策率军攻庐江太守刘勋,得袁术残部二了万人,得到周瑜及其他家族支持,所向无敌,统一江南。得到曹操抚助拉拢。正欲渡江北上攻打刘表,继续扩张地盘时,被他杀了吴郡太守许贡的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儿子孙绍还在吃奶,二岁以下,如何承担抗击杀敌的重责,也没有人会用二岁孩子为将军。所以孙权成为东吴的领袖,天生的时也命也人为也。

并不是孙策不想世袭给自己儿子,而是张昭,周瑜,程普等诸将支持孙权,自己也有诸葛瑾,鲁肃,严睃,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兄弟为朋相助。阻止宗室动乱,孙辅通敌曹操,孙暠夺权,使丹阴太守孙翊,重臣孙河残遭杀害,数万山越人何机作乱,庐江太守李术叛乱的继续。李术被彻底镇压,得众三万人,灭山越贼六干人,稳定了江南局势,是孙权用智慧和铁拳头,打出来天下。不是白得来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同样打拼事业,为何刘秀能成功,刘备却不行,刘备是否比不过刘秀?

下一篇: 摔死亲生儿子,达州男子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准逮捕, 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