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元春封妃前,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安?

网友提问:

元春封妃前,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安?

优质回答:

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贾政平时能不能见到皇帝,在于贾府事前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书中写道,那天正是贾政生日,宁荣二府正在热闹庆祝中呢,忽然就有宫里的夏太监来降旨,吓得贾政贾赦等人“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夏太监也没有带圣旨来宣读,只是传了口谕,宣贾政入朝。贾母等一众人等只能惶惶不安地在家里等待,直到两个时辰以后,才从报信的管家那里得知是喜事,元春封妃了。

就这么个过程,书里没有说贾政等人为什么惶恐不安,但很显然,这件事来得突然,他们都没有思想准备。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天然地带着惊惧的,这是人之常情。

换言之,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人们会天然地倾向于“发生了不好的事”。

并不是被皇帝召见就一定是好事的。拥有职场经验者一般都知道,如果是晋升、嘉奖之类的好事,当事人一般都会提前得到消息。就算老板不提前暗示、以示恩宠,也自然会有老板身边消息灵通的好事者向当事人放出风声,动机呢,要么是把当事人当成未来红人来巴结笼络,要么是向当事人暗示自己地位重要甚至是为当事人的升迁出了力,要么是单纯出于锦上添花的心理凑一凑热闹,炫耀一下自己的消息灵通。

总之,一个职场中人如果好事将近,自然会形成一个引力源,吸聚一群前来结网抱大腿的人。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职场生态。久而久之,是否能在官宣之前提前知道消息,就成了衡量职场中人地位的标尺之一。越是地位显赫,就越拥有这种提前知道消息的“信息特权”。

相反,正在走下坡路的人,不但本身会被剥夺“信息特权”这种隐性的权力,身边一帮嗅觉灵敏的吸附者还会纷纷离开,加上人情准则之一是报喜不报忧,谁没事去提前通知那个即将迎来坏事的倒霉蛋?又不可能雪中送炭帮人家什么忙,就不必去触霉头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突然被大老板召见,一般人的反应都会是“出事了”。出什么事了?既然没有提前得到消息,那就多半不是好事。这是浸淫职场日久的人不假思索的潜意识反应,贾赦贾政等人的反应正是如此。

要知道,在此之前贾府可是气势很盛的,为一个孙媳妇秦可卿操办的风光大葬,惊动各路王公贵人都来吊唁。贾府若不是红人,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来巴结。红到这份上,私相授受免不了,比如贾珍在秦可卿的葬礼上通过太监戴权给贾蓉捐官。礼制僭越也免不了,比如贾珍不顾贾政的劝阻,坚持要给秦可卿使用原本是给义忠亲王用的樯木棺材。很自然,“信息特权”也是免不了的。

但现在一点预示都没有,就突然被皇帝召见,“信息特权”失效了,像贾政贾赦这样的资深官员能不心里打鼓吗?没有提前打招呼的一般都不是好事,会不会是之前贾府太过张扬的做派引起皇帝不满了呢?会不会有人打小报告呢?君威难测,皇帝拥有无上权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通常到了直接见皇帝这一步,那就是皇帝说啥就是啥,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了。

所以贾政贾赦等人的反应会那么惶惑不安。本来正在举行生日宴会的,有圣旨来,暂停一下去接旨就是了,贾家却要停下戏文,连酒席都撤掉,略微有点反应过度了。这种细节描写 ,很好地体现了熟悉官场生态的“老油条”们“伴君如伴虎”的潜意识心理。

题主的疑问是,难道贾政平时见不到皇上吗?其实如果贾政平时容易见到皇上,遇到这种情况会更紧张。

还是用普遍的职场经验来说明。如果是平时跟大老板没什么交集的普通员工,突然被大老板召见,虽然会很奇怪发生了什么事,但一般不会想得太坏。本来就一普通员工,境遇还能坏到哪去呢?至少被大老板召见,说明大老板注意到自己了,那就是机会啊。如果是扣钱、处罚这样的坏事,这种级别的员工,一般不需要老板亲自出面来说明。

但如果是跟老板还算熟悉的高管呢,碰到这种事心里就会犯嘀咕了。高管是拥有“信息特权”的,很少有面对老板召唤一头雾水的情况。而现在居然不知道老板为什么召见自己,说明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身为高管居然有意料之外的事,那不是一个好信号,至少说明自己地位动摇,“信息特权”得不到保障,这是很要命的。

所以,如果贾政平时见皇帝的机会多,眼下面对突如其来的召见,就更容易不安。

那为什么元春封妃这样的好事,贾府事先没有得到风声呢?书里没写,只好从表面现象分析。这大概说明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占据了完全的主动权,不但没有事先通知贾府,也成功遏制了其他人提前向贾府道贺拍马屁。这样的控场能力,从侧面反映出皇帝的心机深沉、手腕高明,不会被臣子控制和左右,为后文贾府失宠被抄,埋下伏笔。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其他网友观点

《红楼梦》元春是荣国府贾政的嫡出大小姐,进宫做了女史。元春封妃前夕,正值贾政生日,正当宾客盈门热闹非常的时候。突然,下人通报:太监前来降旨。结果夏守忠太监进来后,并没有圣旨,只是传来口谕:“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地使人飞马来往报信。

贾政进宫觐见皇上,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安?难道贾政平日见不到皇上?

这是两个问题,先说第二个问题。

贾政平日是否能见到皇上?

贾政是工部员外郎,属于五品官。1368年(洪武元年)沿置工部,隶属中书省,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贾政的员外郎相当于现代工业部的科长吧。这个官职能否见到皇上呢?如果在唐朝,贾政可以参加早朝,能见到皇上。

《唐六典》记载:

“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意思是凡是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员,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参加早朝。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等官,每天都要参加早朝。

但是到了清朝,员外郎就不能参加早朝了。

清朝官员上朝时,官居一品可以站在殿内,朝见皇帝,官居二品则需要在殿门外恭候,官居三品则在更外面,三品以下,没有资格,参加朝会。贾政官居五品,没有资格参加早朝,无法见到皇上。

贾政都没有资格参加早朝,因此更没有机会进入皇宫参见皇帝。大约贾政第一次进宫见皇帝还是少年郎,那时候父亲刚刚过世,皇帝特批贾政为工部主事。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皇帝已经换人了,当年的皇帝已经成为太上皇。也许这是贾政第一次单独拜见皇帝。

皇帝召见,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安?

如果在宁荣二公在世的时候,皇帝召见应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贾府人不会担心。如今贾府已经没落,贾赦和贾珍都是继承的爵位,已经是闲职了,没有实际权力。贾政有点权力,但是官职太低。皇上似乎忘记了贾府。

1.贾府如果默默无闻,可以保全,被皇帝惦记反而危险。

天下太平之后,开国将领难以善终。如果被皇帝忘记,反而是好事。

历朝历代跟随皇帝骑马打天下的人,在天下安定之后大都没有好下场。为西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被杀;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经的好兄弟——开国功臣共有34位,结果被朱元璋杀了30个。

宁荣二府得以保全至今,是难得的幸运。如果不被皇上惦记,过着富家翁的生活,贾府可以保全。

一听说太监到贾府传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

听到传旨贾府人就唬得够钱,又被宣进宫,贾府人更是不安。

贾政本来没有资格进宫,可是突然被宣进宫,祸福难料,贾母等人惶惶不安,不断派人打探消息。

2.太监的态度阴晴不定。

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带了许多内监跟从。

那夏守忠也并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

夏守忠看似满面笑容,仿佛不是什么坏事。锦上添花谁不会啊,何况还是宫里的人精夏太监。如果是晋升、嘉奖之类的好事,他一定会暗示一下,和贾家套套近乎。可是夏太监连茶都不喝,打马走了。

贾府人不知是凶是吉,贾政等人只好忙忙地进宫了。

夏守忠阴晴不定的态度令浸淫职场多年的贾府人感觉应该不是什么好事。

3.夏守忠与贾府的关系没有戴权好,他来传旨祸福难料。

与贾府关系好的太监是戴权,夏守忠与贾府的关系疏远。从后文可以得知,夏守忠就是那个经常到贾府勒索的夏太监。

夏守忠太监与忠顺王府的长史一样,他们都不是贾府的朋友,他们来贾府,祸福难料。贾府怀疑夏太监不怀好意,生怕贾政一去不回。

4.伴君如伴虎,贾府人害怕元春出事。

荣国府大小姐元春是皇宫大内的女官,皇宫里伴君如伴虎,一句话说错了,就可能掉脑袋。贾府人害怕元春在皇宫里出事,因此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结语

当然了贾府人所有的担忧都是徒劳的,皇帝召见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贾府的大小姐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加封凤藻宫尚书。

元春封妃本来是好事,皇帝却弄得神神秘秘,令贾府上下担惊受怕了一天。可见这喜事的背后有许多不能言说的算计,筹谋,以及担忧、害怕。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这个问题问得好!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那天正是贾政生日,宁荣二府的人都聚得很齐。很热闹。这时候,忽有门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的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

忙忙进来,就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贾政虽然是朝廷命官,平时工作宫里传话,应该不是“六宫都太监夏老爷”,虽然这都太监是作者虚拟的官名,但是应该是平时不会跟贾政的工作上有任何交集的。所以,贾家人觉得奇怪。此其一。

其二,六宫,是皇后与妃嫔居住之处,贾家有女元春位在六宫,夏老爷不是平平常常来访,是来降旨的,至于旨意是什么,却又没有说,贾府里的人心里都没有底啊,当然心里不踏实,惶惶不安实乃正常。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帝高兴了,随便赏你点什么,一不高兴,说不定脑袋就要搬家,谁不害怕?贾家人安享富贵,好日子还没有过够,这时候最怕出意外。

按照作者一贯的起名法,他给这位夏老爷起名夏守忠,谐音下手重,他给贾家来宣布这么一个好消息,就开启了今后盘剥贾家的旅程。有人傻傻地问,夏太监跟贾家要钱元春不管吗?

要知道,县官不如现管。元春虽然身为贵妃,在宫中却是不自由的,她要跟家里通些音讯,也得靠太监才行,她自己又不可能自由外出。平时,元春大概也是经常要贿赂太监的,像太监那样狗眼看人低的,谁给好处替谁跑腿。省亲这样的事都是作者给她编造出来的,妃子一旦进了宫,哪里还能随便出来?所以,元春才会在省亲的时候说出“当初送我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去”这样的话来,满心的无奈。

有朋友在我的悟空问答下评论说过:事出反常,必有妖孽。贾政碰到这“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给他下旨也属反常事,家人害怕是有道理的。最后一场惊吓变成一场惊喜,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元春升职了。可事实上,其实也在预示着最后的结局还是悲剧一场,现在,只不过是让你们高兴一下子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贾府人的惶惶不安,就是一场预演,就像王夫人抄捡大观园是后来锦衣军抄捡贾府的预演一样。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刘盈不愿意娶姐姐的女儿张嫣,为什么汉武帝刘彻愿意,甚至许诺金屋藏娇?

下一篇: 又不是没人继承皇位,大家为何要推荐才6岁的小孩子福临?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