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当政后期,发生的皇位争夺战,为何会如此的激烈?
优质回答:谢邀!
其实这种问题呀!很难回答的特别全面,我简单的从几个方面来解答一下吧!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一、清朝对皇子的教育体制不同。
清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开始,就特别注重对儿子们的教育,那时候他主要侧重于武力方面的培养。你想呀,国家正是开疆扩土用人之际,随着战场纵身不断地延长和扩大,军中急需带兵的将领,那么培养儿子就是最直接最保险的梯队建设方式。特别是世祖爷亲政以后,总结了明朝灭亡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不重视对皇子的培养。可能是因为朱棣本身是篡位夺取天下的,他在这方面就特别敏感,只专注培养太子,其他皇子的学业并不如太子受到重视,而且皇子成年以后,就必须离开京城去所受封的领地上享福去了。这样虽然其他皇子没有了与太子竞争的权利,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人一旦养尊处优惯了,也就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了。那么随着外派的皇子们一辈辈的失去了竞争皇帝的权利,也就背背的失去了进取心,特别是明朝还不允许太子以外的皇子参与政务,这就导致明朝末年皇室人口达到一百万之多,但是这百万之众的皇室成员看着李自成等一众叛乱,居然没有任何办法。这让顺治特别不耻,所以他规定皇子六岁就要进上书房读书,所有皇子的启蒙老师都是当时鸿儒。到了康熙年间就更不得了了,他不光是对皇子的文学上重视,对皇子得骑射武功方面也特别下功夫培养,所以康熙的皇子们文思才学和骑射武功都是出类拔萃的,而且成年以后的皇子们都授予政务的职位,这让他们进取拼搏之心陡然增加,所以每个人都很优秀,这对康熙来说就很难取舍了,所以众星逐鹿之势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康熙儿子太多。
康熙一生三十五个的儿子,参加齿序的也有二十四个,去了几个年纪小的参与不上争宠夺储的事儿,剩下的皇子个个优秀,哪个拿出来都能独当一面,前文说了,优秀的人一多难免就一争我夺,特别是太子在位年头太多,关系错综复杂,那太子的位置就很尴尬了,说他是君,他上面还有皇帝;说他是臣,他又在众臣之上。那么就有全力支持的、还有面和心不和的、还有从面上就敌对的、更有甚者背后捅刀子的皇子和大臣们。原因很简单呀,对于皇子来说我们同样优秀,甚至有些皇子要比太子都优秀,你凭啥是太子呀?我比你还优秀,那我完全比你胜任太子的职位呀!所以,诸子夺嫡再所难免。
其实说白了,造成这种后果,也不能都怪皇子们,难道康熙不是这种局面的缔造者之一吗?你们说是不是?
其他网友观点1.皇帝的放任:皇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至高无上的皇权,包括儿子,只有儿子间相互争斗才不会团结一致威胁皇权。
2.制度上不完善:康熙后期长期以来形成的立太子制已经不适用了,当太子久了威胁到皇权。
3.康熙的儿子都优秀:九个儿子都能聚集起一批朝臣、加上清朝特有的分封制,每个儿子周边都形成了一个小团伙,在康熙这个总裁判长没有强力压制的情况下各个团伙间的争夺就表现出异常激烈。
其他网友观点康熙自愿的!生的多,还都参与朝政,给实权!而且自己还活的长!!可能对太子不放心吧!!两废太子!!!不出事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