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身为庶子的侥幸成为太子,却遭皇后猜忌,被迫政变为何又被亲信杀死?

网友提问:

身为庶子的侥幸成为太子,却遭皇后猜忌,被迫政变为何又被亲信杀死?

优质回答:

阁下问的是唐中宗太子李重俊?

因为势力不足啊。

发动政变才300人,又没有李世民的威望与能力,还没杀到关键人物的韦后与安乐公主,更没有控制唐中宗,当然会失败。

所以,皇帝宣布李重俊是叛乱的诏书到达,被堵截在玄武门外的李重俊部下立即反叛,杀死李重俊死党李多祚等人。李重俊被迫逃亡,被追击后死于手下亲信,他的首级都被安乐公主用来祭祀武三思父子(也就是安乐公主的丈夫武重训及其家翁武三思,两人被李重俊政变士兵斩杀)。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这个事件的当事人应该是唐中宗李显的儿子李重俊,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个儿子,原本是轮不到他做太子的,由于长兄李重润背后议论武则天的面首张氏兄弟被人告发而被武则天处死。二兄李重福又得罪了韦后而被赶出长安,贬到濮州任员外刺史,所以幸运之神就降临到李重俊的头上。于神龙二年七月被册封为太子。

但是成为太子既是他的幸运也是他不幸的开端,因为在他的上面韦后及安乐公主一党野心勃勃,大有替代中宗李显的不臣之心。而李重俊就成为她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况且,李重俊还不是韦后亲生骨肉,没有血缘关系就更谈不上亲情和感情。

引起韦后和李重俊严重对立的导火索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与武三思是情人关系,武三思的野心也很大,他就利用上官婉儿的嘴和笔在中宗面前替自已说好话谋求政治资本,并和上官婉儿一道韦后和安乐公主那挑唆,说李重俊的坏话。于是安乐公主和驸马武崇训经常找茬欺负李重俊,也是中宗李显无用,放任韦后和安乐公主随心所欲,专横跋扈,安乐公主竟然当面称李重俊为奴才,这对李重俊的声誉和地位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打击,李重俊自然也对韦氏一党忿恨不已。

景龙元年七月辛丑曰,李重俊联合大将军李多祚、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沙吒忠义等人调集三百余名羽林军,先杀死武三思及武崇训父子然后冲进宫里寻找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很聪明,知道祸水是自己和武三思引起的,李重俊杀了武三思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想把皇帝及韦后也拉下水,于是边跑边大呼狂喊:“他们不但是想抓我,还想对皇帝和皇后不轨"。上官婉儿这一招很高明,既使自己赢得了同情,又使李重俊犯了众怒。

中宗听到上官婉儿这么一喊,当然怕的要死,急忙带着韦后及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爬到玄武门的最高处藏身,这就为自已争取了时间。中宗自己也开始瓦解参与叛乱的士兵,许以高官厚禄,于是那些反叛的士兵反而将李多祚、李承况等带队将领斩杀邀功请赏。李重俊一看情形对自已不利,立即带着自已的百十号人跑出长安向终南山逃去,这些人本来就不是他的亲信,受到一时的蒙蔽和鼓惑才跟随他们反叛,大多数人立场不坚定,不是李重俊的坚定拥护者。俗话说:“成者为王,败者寇"。失败了就是千夫所指的反贼。当李重俊在树林中休息时,手下的人为了邀功请赏而将他杀掉,斩下首级送回长安。

李重俊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的太子之位就是让其丧命的唯一原因,众所周知,武则天曾经想过立武三思为太子,被狄仁杰劝阻,所以武三思对李显一家恨之入骨,而韦后又想效仿武则天对李显取而代之,安乐公主又想皇太女的身份。所以,李重俊的身份为几方势力所不容,再加上他过于草率,没有赢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失败再所难免。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感觉中国古代在每一个朝代都有鼎盛时期,为什么到最后都衰落了?

下一篇: 假如你回到过去历史!你是选择高冷御姐范的吕雉还是温柔的虞姬做妻子呢?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