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刘洵继位后,为什么只追尊自己的祖父卫太子为戾太子,而不是追尊为帝?
优质回答:首先,汉武帝表达对卫太子的思念只是为了安抚活着的人,并没有下诏赦免过卫太子的罪过,卫太子之孙刘病已常年被羁押在长安监狱中就是事实,汉武帝也没正式安葬过卫太子和他的家人。
其次,汉武帝去世那年进行了大赦天下,已经五岁的刘病已被赦免。汉武帝临终前良心发现,承认了这个曾孙的存在,给与了他皇室宗族的身份,因此刘病已这时才被皇家承认是皇族成员。
第三,汉昭帝去世无子,迎立的新帝刘贺和掌权的权臣霍光不对付,导致被废。这时皇位空缺,霍光看中了刘病已背后没有任何势力的身份,所以迎立他为新帝。汉宣帝是以汉武帝曾孙的身份被过继给了汉昭帝刘弗陵,以昭帝后嗣的名义继承帝王的。宣帝在名义上是昭帝后嗣,他的本生卫太子这一支当然没有资格被尊为皇帝。
其他网友观点汉宣帝是个传奇,从囚犯、浪荡小子,逆转为一代中兴之主。有人说是霍光顾念旧情,废黜刘贺,将卫太子刘据的孙子扶上皇位,我想跟旧情应该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霍光与卫家没有多大关系许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去病是卫青、卫子夫的外甥,因此霍光跟卫太子也有亲戚关系。
非也,非也!
卫青同霍去病的妈妈卫少儿是同母异父的姐弟,霍光和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此霍光与卫家,没有太大的关系。
【按说霍去病跟随母亲卫少儿长大,卫少儿后来嫁给陈掌,按说霍去病应该姓卫或陈,他却选择姓霍,看来陈家对他,也如郑家对卫青一样不待见。】而且可能霍光与卫家还有嫌隙。《汉书》记载,霍去病突然盛年而逝,接着卫青的长子就因为犯法被夺取爵位。霍去病为卫青射死李敢,可是李敢的女儿确是太子刘据的宠姬,李敢的儿子为太子效命。
巫蛊之案爆发时,霍光正得宠汉武帝,霍光没有为太子刘据说过一句好话,刘病已小的时候在狱中,大的时候在掖庭,霍光从未照拂过。
那么霍光为什么要把刘病已推上皇位呢。
答案很奇葩: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大家看下图:
可以看出,自从昌邑王刘贺被废黜,与汉武帝血脉最近除了大老粗刘胥,就剩刘病已了。
霍光不可能扶持刘胥,只能扶持刘病已登基。刘病已登基为皇帝,尊汉昭帝的上官皇后为皇太后,相当于刘病已过继给了汉昭帝刘弗陵。本来按血缘关系的辈分,刘弗陵应该是刘病已的叔祖父。
但是按社稷宗祧来论,刘病已相当于刘弗陵的继子,若追尊祖父太子刘据将置汉昭帝于尴尬的地位。巫蛊之乱是汉武帝牵一而祸延全国的,最终被奸人江充加以利用,试图置太子刘据于死地,卫太子刘据不甘束手就擒,才领兵起来反抗。
当时刘据和身边的谋臣判断汉武帝已死了,江充等借机生事谋反,为了避免成为秦朝的扶苏,刘据引兵发动抵抗,但是汉武帝没死,这场抵抗就成了叛乱,并迅速被汉武帝亲率大军镇压。
汉武帝虽然事后反悔,建立所谓思子宫,寄托哀思,大抵不过是政治作秀而已。
其实并没有真正为太子刘据平反。如果汉宣帝坚持自己要为祖父刘据平反,就向天下人昭示汉武帝错了,刘据的抵抗是正确的,不是谋反,那继承法统的一脉就应该是刘病已,那么汉昭帝的地位就尴尬了。
若刘病已尊奉太子刘据为皇帝,作为刘据的弟弟刘弗陵,刘病已就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这样一来,试问霍光和上官皇太后怎么可能答应呢!
其他网友观点历史上追尊皇帝的例子确实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开国皇帝追尊自己的十八辈祖宗,但是汉宣帝这种在一个朝代的中期入嗣大统然后即为的情况却比较特殊。
北宋英宗时期曾经出现了一个长达十八个月的“濮议事件”,原因就是宋仁宗驾崩之时并没有留下子嗣,只好让自己的养子(侄子)赵曙即位,赵曙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英宗即为之后觉得自己应该追封父亲濮王赵允让为帝,但是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驳,最终英宗也只能称自己的生父为“皇考”,而不能称“帝”。明朝同样也出现了这种问题,除了追封父亲为帝会遭到反对之外,封在世的母亲为皇太后也是与传统礼法相违的,因为正宗的皇太后只能是先皇所立的皇后。
汉宣帝不能追封祖父,即汉武帝的皇太子刘据为帝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汉武帝虽然在晚年对太子被杀一事充满懊悔,但是却没有给他平反。可以说汉武帝的做法是非常理智,并且符合一个政治家的思维方式的——他将于儿子刘据的关系分割开来,从父子之情上来说,他做“思子宫”表达自己的哀思与悔恨;从君臣关系上来说,他没有认同刘据的造反事实是出于被逼无奈等原因,而是肯定了刘据的造反事实。在封建社会,凡是造反的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是板上钉钉的死罪。
所以,汉宣帝虽然是刘据的亲生孙子,但是他名义上是继承了汉昭帝的皇帝,在政治上来说与刘据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刘据并没有被追封的依据。从另一方面来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刘据就是一个曾经造反的反面角色,他犯下的政治罪并没有被汉武帝原谅,所以,汉宣帝当然也不能因为个人感情或者血缘关系而违反维护政治统治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