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状元?含金量如何?
优质回答:史话实说,为你回答
秀才,又称茂才。为古代东亚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随着时代、地域所指亦有所改变,但所指都属士大夫中的基层。
第一个等级叫院试,考试通过就是秀才了。秀才之前要先考县试和府试,考过这两个是童生。童生不是儿童的学生,这个跟年龄无关,毕竟没有考到秀才之前,童生陪伴你一生。
那么秀才的含金量如何呢?秀才拿到现在对比来讲,它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身份了。它也跟年龄无关,同时考到秀才的要记录到族谱,同时它也没有什么官职,就是一个读书人而已。
举人,为一种士人的身份,等级在生员之上。雅称“孝廉”、“发解”、“发达”、“乡进士”、“乡先进”、“乡进”等对入京师参与会试的举人雅称为公车。明清时俗称“老爷”。
第二个等级是乡试,乡试通过就是举人了。再之前就先是秀才的身份才能考举人。按照现在的社会地位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副处级干部,中举人第一名叫做解元。我们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又被称为唐解元,地位相当高,还有就是中了举人以后,你就有做官的资格了。
进士原是科举的科目之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到了元朝以后,惟存进士一科,遂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状元是中国、朝鲜、越南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文科的是文状元、另外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第三个等级叫会试,通过这个考试就是进士了而且每三年京城会组织一次会试,按照现在的社会地位来说,进士相当于正处级干部,会试过后就是皇帝亲自评选的殿试,也是最后一个等级。这场考试是不淘汰人的,只是做出排行,第一名的称之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实际上就是会试的一个补充排名考试。
其他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