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清朝的总督权力如此大,为什么不像唐朝节度使那样那么容易犯上作乱呢?

网友提问:

清朝的总督权力如此大,为什么不像唐朝节度使那样那么容易犯上作乱呢?

优质回答:

清朝总督和唐朝节度使相比,虽然都是封疆大吏,但两者“含金量”却有着天壤之别。唐朝节度使是真正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土皇帝”,而清朝总督则更像处处受人节制的“小媳妇”。根本没有起兵造反的主客观条件,这主要源于清朝统治者的成功分权制度。

唐朝“节度使”是为了巩固边防管理而设置的职位,节度使不仅可以直接调动辖区内所有部队,无需向中央缴纳赋税,且具有绝对的人事任免权。这样节度使就完全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军权、财权、人权,最终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唐朝也因此走向灭亡。

清朝总督从官阶来说,一般是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另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具体职责为:“掌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清朝通典》。按此解释,总督掌管着几个省份的军政大权,是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但在实际管理中对总督的制约却无处不在。

总督无权调动驻地部队

想要造反就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但清朝总督能够直接调动的部队为“督标”,相当于三四个营的建制,也就二千人左右。

全省最大的军事力量“绿营兵”,却归提督管制。因此,提督才是一个省的最高军事长官,总督虽然名义上是提督的上级,但要调动各省绿营兵,一般只有发生战争或突发情况时,由皇帝亲自下旨由总督临时节制各地兵马,否则地方完全有权拒绝出兵,甚至上奏弹劾总督越权。

除了绿营兵外,在地方还有一支独特的武装势力—八旗武装。清朝入关后,20万八旗部队(相当于今天的野战军),分布驻扎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比如西安将军、广州将军等,和总督府为同一所在地。八旗将军均从八旗中的“上三旗”选拔,绝对效忠皇帝一人,所辖八旗部队也不受地方节制,属于独立编制。

因此,地方总督凭借手里的二千人马造反,在毫无人数优势的情况下,结果只会分分钟被当地八旗、绿营武装消灭。

总督和巡抚经常上演“龙虎斗”

清朝总督名义上是几个省份的最高行政长官,但相对更侧重于军务,而每个省又有自己的“一把手”,即“巡抚”,相当于今天的省长,职能更偏向民政。其职责为:“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察群吏之治,会总督以诏废置;三年大比献贤能之书则监临之,其武科则主考试”——《清朝通典》。

巡抚在职级上是从二品,比总督低半格,但两人不是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巡抚见了总督要先行礼,总督也必须要回礼。二人同堂时巡抚有专门座位,无需和其他官员一同站立。

在任免权上,二者都属于中央任命,总督对巡抚只能参奏,巡抚对总督只能弹劾,不可以相互任免。

总督权力名义上虽然比巡抚大,但因为职责不清,两者难免会出现争权夺利的情况。如果总督驻地和某省巡抚的驻地在同一城市,那就更热闹了。总督和巡抚同驻一城在全国有四例,分别是:福州,驻有闽浙总督与福建巡抚。武昌,驻有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昆明,驻有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广州,驻有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总督虽然官阶稍高,但毕竟在巡抚治理的屋檐下,遇到能力更高、性格强势的巡抚,总督的政令也会大打折扣、无法推行,甚至被巡抚架空。

面对两者的勾心斗角,朝廷出于维护地方权力平衡的目的,一般也只是各打五十大板,充当和事佬,并不会偏向总督一方。正是有了巡抚无处不在的制约,让总督很难有精力制造大动作。

总督没有独立财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造反就要有“粮饷”,没有钱粮就无法招兵买马,购置武器装备,难以形成规模。

总督们管辖两三个省,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尤其是两江、湖广总督治下又是富庶的江南区域,但清朝制度规定,地方税赋大部分要上缴国库,留给总督手里的机动经费基本所剩无几,还要养活府里的兵丁差役,哪里还有钱去筹建军队。

此外,驻扎在地方的绿营军虽然名义上掌管在总督手中,但士兵的粮饷发放,也都是归中央兵部管理,士兵们的工资、福利吃的都是皇粮,效忠的自然就是皇上。总督充其量就是高级CEO,说到底也是给皇家打工的。

无处不在的告密制度

虽说总督的权利很大,却也受到了层层监控。清朝为了防止官员叛变,在地方和中央专门设置了监察司,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监察文武百官,一旦官员有什么异动的话,监察司的人就会上报给朝廷。

到了雍正时期,发明了“密折专报”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这样,包括巡抚、提督、府台、道台等低于总督职位的官员,可以随时专报皇帝,相当于在总督身边安插了无数眼线,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结语

清朝对于总督等封疆大吏的权利约束可谓环环相扣、相互制衡,既保证了地方行政稳定也维护了中央的绝对权威。但随着八旗、绿营逐渐腐化,直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汉族督抚借机强势崛起,他们作为总督在地方一手抓军权、一手抓财权,成了地方的绝对权威,而中央皇权却逐渐衰落。

清朝末期,慈溪下令各地勤王对八国联军宣战,东南几个地方总督联合起来拒不奉召,即著名的“东南互保”,强势如慈禧对这些封疆大吏也无可奈何。后来,作为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更是成了清朝的掘墓人。

其他网友观点

清朝的总督权力确实很大,举个栗子,从两江总督的官衔全称我们就能很清楚地了解这一点。

两江总督全称是: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总督本身是正二品,但是,清朝的总督一般都会被授予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均为从一品),更重要的总督职位前会加太子太保、头品顶戴、某殿阁大学士等头衔以及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之体制尊崇,地位高迈。

可以说,地方行政权、司法权、军权、财政权都集中在总督身上,所谓封疆大吏,不是盖的。

但是,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制衡地方官员的方法早已趋于化境——行政权方面,巡抚(抚台,有的省份没有)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布政使(藩台)主管一省的财赋及人事,和总督之间形成分权;司法权有按察使(臬台)来分权;财政权一方面有藩台掣肘,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大部分都要交给中央政府再由朝廷拨款拨粮。

军权方面,总督有调兵权,并拥有节制提督和正二品总兵等地方武官的权力,但是却不能节制中下层军官,而另一方面提督虽然本身受总督节制,可是却可以节制总兵以下的中下级军官。而如上述总督、提督都有不同层级的调兵权,但却都没有没有统兵权,中下层军官可以统领自己管辖内的部队,但同时中下层军官本身又没有调兵权——制衡之巧妙,可见一斑。

仍然用前面的栗子,两江总督只能调动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绿营军队,而不能调动八旗军队,尽管两江总督的衙署本身就是在南京,但他根本无法调动驻扎在南京的八旗。

由此可见,清朝的总督虽然权力很大,但和唐朝的节度使相比,完全没有割据称雄进而犯上作乱的条件——即使在晚清督抚权力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即使出现东南互保这样的情势,想要造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其他网友观点

总督权力确实很大,但又严密地分解监控,并受到诸多牵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皇权提防,专制制度两千年发展,日趋严密,且有着整个官僚统治阶级秩序的内在约束。

总督初立于明朝,清朝继之。本来总督是军事需要,临时派出,主管的也是军事,节制将领并对巡抚有一定约束。清朝建立后,逐渐成为一级固定的地方机构。大致上说,除东北三省,蒙古各处将军辖地,山东河南两省未设,直隶、四川省设一总督(兼巡抚),其它基本是统辖数省军政。期间虽有调整变化,但大致如此。

在中央眼里,总督与巡抚同为地方大员,封疆大吏,权力很大。但其中又有分权。

要闹事,最需要军队。皇家最在意的,加意防止的,也是军队和军权。

首先,按总督巡抚治兵的成例,有节制提督以下各级武官职权,但是,总督巡抚又是文官统兵,这也是原则。实职提督成为巡抚问鼎总督者凤毛麟角。军政仍然是两个地盘。这既控制住军队,也防止了总督巡抚坐大。

其次,“兵非将有”也是一大原则,清时军队又区分为督标、抚标和提标之类,其它各营在总兵手里。就是说,总督巡抚和各省提督,能直接掌握的兵有限。

再次,军队的粮饷控制在朝廷手里。没有报告和批示,别说员额动不了,军饷也出不了。

最大的原因,调动军队的权力最后集中到皇帝手中。类似于以前的虎符制度,不奉圣旨私自调动军队,基本就是死罪。

此外,地方机构设置上,也有牵制。比如,总督有举荐和请免武官的主要权利,却需巡抚副署(共同签字),而在文官举荐和请免上,巡抚有主要权力,总督副署。

还有,地方那些监察官员(巡抚附官,副省级的按察使,俗称臬司,其下道也有检查职权),可是有监察和举报的权力的,不管你是总督还是巡抚。

有以上种种安排,总督想闹事,恐怕也闹不起来。哪怕战时手里召集一支大的军队,战争结束,恐怕也是急忙解散吧。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为何吕布死后,赤兔马不绝食,关羽死后,赤兔马绝食而亡?

下一篇: 汉文帝是如何掌握权力的?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