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将公主下嫁给状元,状元为何死活不肯?
优质回答:唐代,五姓七家的关东世家一直看不起李唐皇族。所以当时一般文人的成功标准就是,中进士第,娶五姓女。
哪怕就是赵郡李家也比李唐皇族吹嘘的陇右李更高。
因此,唐代官员都不喜欢公主下嫁。
一是嫌弃李唐胡血,二是唐代公主风气不正。
这位可怜的郑状元本来要回家娶妻的。
842年,唐宣宗給女儿万寿公主找女婿,刚好这科状元是第二等大世家的郑家子,中状元之后就前去楚州娶亲,新娘子是五姓之首的卢氏女。宰相白敏中遵照皇帝意思,发紧急公文骗回来娶公主,状元回来当然就跑不了,只能毁婚娶公主,但内心是崩溃的,所以一直痛恨白敏中,多次弹劾这个媒人。
其他网友观点因为驸马身份特殊,所以仕途上会受大很大限制,当了驸马有点相当于政治生命结束了,驸马是做不到重要的有实权的位置。
皇帝自名为天子,自然会感觉地位有别于常人。但是公主的作用经常是用于和亲,笼络各方势力,所以公主嫁给状元或者大官的儿子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状元一开始也是做不了大官,应该是一开始入翰林院,熬啊熬的,慢慢的。。入内阁以后就有实权了。
嫁给大官的儿子也会高夫家一头的,不用给婆婆公公下跪(好像是)
详情请见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丰绅殷德和孝公主是夫妻,乾隆非常宠孝公主,嘉庆与孝公主又是手足。婚后和珅总是去讨好和孝公主。。。
其他网友观点因为公主嫁给状元了,在当时的唐朝,士族观念那么强。一般,状元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才去考试。就注定了门不当,户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