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人说战争的胜与败往往是各说各话,从客观的历史角度来分析,你觉得有衡量的大标准吗?
优质回答:当然有。
衡量标准是,战役成败,看结果是否符合战略要求。战术成败,则看是否符合战役初衷。
比如,二战最大的进攻包围战基辅战役。
是役,德军以十万伤亡代价歼灭70万苏军,其中俘虏就超过66万,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包围歼灭战,没有之一。
从战术战役两个角度看,德军是成功的。可从德国的国家战略层面看,却是失败的。
基辅战役的成功与巨大战果,令苏军多了两个月组织防御,导致德军随后攻击莫斯科的台风计划完全失败,失去占领莫斯科,夺取苏联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总枢纽的机会。
莫斯科如果被攻克,对整个苏联军心民心的巨大影响不说,对美英判断局势更有严重负面影响,而作为苏联交通总枢纽的莫斯科如果被德军占领或者摧毁,苏联赖以为生运输调集军队装备物资的铁路将彻底瘫痪,没有一年以上时间就不可能恢复铁路交通,那后期苏联如何面对德军的进攻?
所以,后人评论,德国赢得了历史上最大的包围战役,却输掉了整个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