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历史上有没有“输了战役,赢了战略”的战争?

网友提问:

历史上有没有“输了战役,赢了战略”的战争?

优质回答:

1947年初,国军的全面进攻在损兵折将之后,已经无法继续,于是将全面进攻改为了重点进攻,这里说的重点进攻的重点,就是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因为这时候中原军区已经被迫突围,国军已经占领了大别山区,华北地区局面也比较稳定。所以,国军将重点放在陕北和山东。

而在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中,实际上更重要的重点就是山东。原因很简单,这时候华中野战军粟裕部已经北撤山东,和山东野战军合并,组建了华东野战军。这时华野完全处于被国军战略包围的态势,根据地面积在国军压迫下日渐缩小,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山东除了王耀武指挥的部队之外,南边有国军重兵集团,河南也有国军重兵集团,北边的华北地区也处在国军不断压迫华北解放军的状态。所以,山东的华东野战军完全处在国军的战略包围态势之下。因此,国军统帅部认为,只要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最后将华野压迫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迫使华野与国军进行战略决战,就可以一举消灭华野,将华东战场的解放军彻底肃清。

但粟裕并不这样认为,他仍然在寻找歼灭国军有生力量的机会。按照解放军此前的作战经验,这时候解放军应该寻找敌人战线中比较突出,而且战斗力相对比较弱的部队来打。但因为国军靠得很紧,哪个部队都不突出,每天推进速度都很慢,粟裕等待的这种战机始终没有出现。考虑再三,粟裕决心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围歼国军五大主力中的御林军,也就是整编七十四师。

整编七十四师的前身是七十四军,从抗战时期就已经成长为国军中战斗力一流的部队。在粟裕率部北撤之前的苏中战役中,张灵甫率领的整编七十四师就曾多次和解放军交手,虽然也曾被消灭过一部分,但是没有遭遇过歼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在涟水战役中表现突出,打得华中野战军部队损失惨重,狼狈撤离战场。因此,粟裕决心打整编七十四师,这是一招险棋。如果成功,就可以打破敌人的计划,如果失败,就有可能被迫提前与敌人进行战略决战。

结果是众所周知的,粟裕在孟良崮之战中成功迫使张灵甫放弃重武器,也没有在垛庄坚守待援,而是主动上了孟良崮。最后,粟裕一边命令一部分部队阻援,一边令一部分部队围歼张灵甫。张灵甫骄狂轻敌,率部上了孟良崮之后才发现,这是一座连树木植被都没有多少的石头山,而且也没有水源。三万多人的军队上了孟良崮,很快就被华野以优势兵力全部干净的消灭掉了,仅有一千多人漏网。

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之战,以整编七十四师被全歼,张灵甫被击毙告终,看起来华野大获全胜。而且,在整编七十四师被歼灭后,国军其余部队全线后撤,山东战场的压力暂时减轻了。但实际上,虽然孟良崮之战战果辉煌,但是却并没有完全改变解放军在山东战场面临的困难局面,根据地依然被压缩的很小,仍然处在国军的战略包围之中。也就是说,孟良崮之战并没有完全改变解放军在山东的内线作战态势。

因为华野此时部队已经达到二十五万人左右,而解放区面积被国军压缩到了方圆纵横一百多公里的狭小范围内,局面非常被动。这样,解放军无论是兵源还是粮食,在山东都处于极端困难的状态。最后不得已,粟裕只能同意中央的指示,将华野一分为二,一部分部队转移到外线去寻找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另一部分则留在山东根据地内继续坚持斗争。这也就是华野分兵的原因。

因此,客观来说,虽然解放军在孟良崮之战中消灭了敌人最精锐的整编七十四师,赢得了战役,但是在战略上却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因为这一战的胜利并没有完全改变华东战场的态势,也就是战略上是没有多少收获的。反过来,从国军的角度看,孟良崮之战则是输掉了战役,但是却赢得了战略,迫使华野不得不分兵,从而使华东战场的形势更加有利于国军。

也就是说,孟良崮之战虽然是解放军取得了胜利,但是基本的战略态势并未改变,解放军在华东的处境仍然非常紧张。尤其是根据地被大幅压缩的情况,让解放军内线作战的回旋余地变得越来越小,再继续留在山东根据地内线作战,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能打到外线去,以此来减轻山东根据地的压力。而最终改变这个局面的,不是别的,正是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有!咋没有,当年蒋介石就干了不少这事。

今天借着题主的一亩三分地,咱就聊聊这事。

当年,随着苏联冲入东北,就跟那赶小鸡崽子一样将日本人所谓的精锐关东军,赶的漫山遍野的跑。

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日本人,为了自己跑方便,把那些个看起来显得有些个累赘的家属,一顿子弹外加手榴弹就给消灭了,顺道还不忘点把火,接着撅着屁股自己跑路。

这也预示着日本人已经完蛋,咱抗倭也落下了帷幕。

站在世界级的角度,剩下的就是美国人和苏联人按照雅尔塔会议来瓜分世界了,这就是雅尔塔格局。

而咱还要迎接接下来的解放战争,这是当时事情的一个大背景,那么接下来咱再说一下咱大华夏的一个小背景。

不说这事,今天这事就呱嗒不明白,说了这事咱就得说透了。

咋说呢?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他在进入东北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和咱做任何的交流。

所以他这么做,咱就很被动,没做好一些个准备。

咱作为马后炮是很明白的,接下来就要迎来解放战争。而在亚洲这地,咱大华夏打鸦片战争开始,就成为了各方势力划分利益的地方。

而雅尔塔会议其实也将咱列入了瓜分的行列,所以苏联和美国都会将胳膊伸了过来,试图将中国恢复到一战那会的局势。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帮的是蒋介石。

又是派兵又是派船的,将蒋介石的部队尽可能多的在全国散布开来,这明显的就是摘果子的时候。

那么苏联帮咱吗?不是,他表现的前后很矛盾,一会帮咱,将东北的一些个要地让咱占了,一会又变脸了,居然可以开着坦克驱赶咱东北局,大家伙根据电视剧啥的,都能体会到这一点。

尤其是他们在撤离的时候,居然还把东北很多设备啥的,都给拆走了,这完全不是一副想要帮忙的架势。

您要知道,当年苏联帮助朝鲜的时候,可是给朝鲜留下了所有的设备,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的。

哎!这都是陈年旧事了,不说也罢。

这就是当时的环境。

接下来的事

那么就是在这个环境当中,咱在第一年的解放战争中,就把蒋介石给打的找不到北。

这话说的好像轻飘飘的,咱说个数据您就明白了,头一年蒋介石手里的整编旅就被吃掉了五十六个,这包着饺子去吃都没有这么快的。

蒋介石是越打越少,咱是越打越多,蒋介石就有点挂不住了。

说道这里,咱不得不提一句,蒋介石对于军事有那么点外行的意思。

在损失了大量兵力之后,蒋介石手头上的棋子可就不多了,也做不到想干嘛就干嘛的程度,只能集中力量去做一件事的程度。

所以蒋介石就做了一些些的调整,他把山东和陕北这两块地方作为了进攻方向。

至于其他的,在蒋介石看来对峙就成。

山东这块,蒋介石盯上了咱的华东野战军,也就是后来的第三野战军。

蒋介石也会挑,华东野战军坐镇俩大将,司令陈毅,副司令粟裕。陈毅咱就不用说了,大家伙都明白。粟裕是谁?那可是别人看来是不可行的战斗,他就觉得可行,不仅可行亲自操刀还就胜利的一个军事家,这是个一辈子都在研究地图的人,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考虑战局,老人家练就了可以倒着骑马的本事。

当年要不是身子骨不好,脑子的弹片影响了他的身体,作为朝鲜战争的候选人他老人家就上了。

而且制定夺取台湾的计划和统帅就是他老人家,要不是赶上朝鲜战争爆发,也许小弯弯就像当年的海南岛一样就收了回来。

所以蒋介石选的这个目标不好啃的,咱别的不说,单说孟良崮战役,蒋介石的74师整个就没了,这饺子不能说不硬,但还是被咱给吞了下去。

那么陕北这块呢?一说到地名估计有很多小伙伴就猜到了,那不用问,一准就是咱的延安。

为此蒋介石将进攻陕北这副挑子,加给了胡宗南,当然这么说的话,大家伙似乎感觉不出有什么问题,咱解释一下,您就明白了。

胡宗南的部队是蒋介石手里头的预备队,当然这么大的部队,应该算是战略预备队。

一说预备队,大家伙立马就明白了,一个战场上预备队的使用是很谨慎的,因为压垮对手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是预备队。

有时候咱看电影的时候,很多将领就算是把阵地上的部队快拼光了,依然咬着牙不放预备队上去,就是等最后一搏的时候,拿出来这支有生力量来一举定乾坤的。

解释到这里,大家伙就知道了,胡宗南的部队加入了攻击序列中,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旦其他战场上有变动,蒋介石手里就无子可用了。

那么结果呢?

咋说呢?咱和蒋介石打了这么多年了,尤其是这一年的解放战争,咱真是打出自信心,所以对于胡宗南打过来,咱还是有信心的。

信心是有,但咱可以看一下双方的对比。

胡宗南二十三万人马,那叫个兵强马壮,毕竟是战略预备队,咱可以理解。就这人数,他还不算其他帮忙的。

那咱有多少?两万六千人,这就是一个加强师的概念,这差距差不多就是十倍的差距了。

当然咱的其他部队也在集结,毕竟再好的信心,没部队打不成的。

陈赓的五个旅上路了,打黄河就过来了。

再有就是刘邓大军,也再集结,但可惜的是胡宗南开始进攻了,刘邓大军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

好吧,在人数方面,咱显然是不占优势的,在看看装备。

胡宗南那是预备队,兵强马壮自不必说,而咱作为内线防御的部队,手里枪是人手一支,但弹药缺少的可以,每支枪就十发子弹。

这仗真不好打。

那么结果呢?结果没您想的那么好。

三天之后,第一道防御就被突破了,再过两天,城里都能听到双方交战的枪声。

面对气势汹汹的胡宗南,守城显然是不可取的。

于是在1947年三月十八号的时候,咱就从延安撤离了。

好吧,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这开始挺有信心的,这咋就撤了呢?”

这其实就可以解答题主的问题了。

这何尝不是咱给蒋介石下的一套,延安保卫战是失败了,但他成功的拖住了胡宗南这支预备队。

结果呢?结果就是咱其他地方就开花了。

您别忘记了,陈赓的五个旅和刘邓大军的外线作战可没停,胡宗南在陕北这块闹腾,他的屁股后面可空了,黄河防线那就是咱的了。

那么咱就趁着这个机会,在外线拔钉子,而胡宗南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忙那都不合适。

延安他要守着,可后边也不能丢不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把自己的兵力分成一块一块的去应对。

这不用俺说了吧,拳头得握起来打出去才是最大威力的,你这都撑开了,得到的结果就是被对手一根根的把手指头给撅折了。

结果就是,胡宗南在一年之后不得不从延安撤了出来。

毕竟整个陕北在军事上来说,就没多大价值,完全是蒋介石的一个面子工程,才到这里打的。

而在其他战场上,蒋介石想要保持的战略平衡,形成对峙,想多了吧,他怎么想,事就得怎么做吗?

于是华北,华东那是败的稀里哗啦,而蒋介石就算是想投入点棋子遏制一下败局,他已经做不到了。

蒋介石在这场陕北战役中是赢了,但相对于整个棋局一样的战略,那是输的稀里哗啦!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回答

在人类战争史上,类似于输了战役但却赢得了战略空间的战争不在少数,今天我在此给大家谈谈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基辅战役吧。

在一九四一年的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当时的德军兵分三路,分为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

北方集团军群的主攻方向是扫清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目标是拿下列宁格勒。

南方集团军群的主攻方向是苏联的西南方向,目标是广阔的乌克兰顿巴斯粮仓、高加索油田等。

中央集团军群的目标是攻克斯摩棱斯克,最终目标拿下莫斯科。

三路大军分头疾进,而对面的苏军部队根本就顶不住德军的这种闪电式打法,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军火武器,还有大片的国土面积,尽管苏军在竭力的进行抵抗,但形势仍在不断的发生恶化。

在时间进入到7月份时,一道犹豫不决的问题都同时摆在了苏德双方的最高统帅部的面前,这个问题就是乌克兰的首府基辅。

在苏军最高统帅部里,当时的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得出德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暂停对莫斯科方向的进攻,转而调头围歼基辅一带的苏联西南方面军。

他带着地图怀着沉重的心情,冒着被斯大林训斥的风险来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

他如实的把自己对形势的判断向斯大林作了汇报,然后主张把坚守基辅的西南方面军撤退到第聂伯河的对岸,然后在进行反突击。

斯大林听后勃然大怒,他大声训斥朱可夫:简直是胡说八道,哪里还有什么反突击,把基辅交给敌人,亏你想得出来。

朱可夫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也当面反驳说:斯大林同志,你如果觉得我这个总参谋长不会别的指挥胡说八道的话,那么你还要他做什么,我请求解除我总参谋长的职务!

事情就这样的决定了,斯大林要求基辅苏军:一步也不能后撤!

但是关于基辅作战的问题,也同样在德军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以陆军司令布劳希奇元帅、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中央集团集群司令博克元帅和装甲兵司令古德里安将军为首的一派,极力主张进攻莫斯科。

他们的想法是,对于苏联基辅一带的守军倒是暂时可以放一放,在莫斯科的防御准备还未完成之前,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一举拿下莫斯科。

莫斯科一旦被攻克,将对苏联军民的抵抗意志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莫斯科一完结,也就意味着苏德战争就结束了。

而希特勒则有应外的一种看法:围歼基辅一带的苏军刻不容缓。

他认为,如果在还未解决基辅问题之前,是不能向莫斯科发动进攻的,这样一来德军就会有在侧翼受到威胁的危险。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拿下基辅就本身意味着苏联失去了乌克兰大粮仓,更为重要的是为将来攻克高加索大油田创造了机会,苏联一旦失去这两样东西,战争将无法再进行下去。

他批评他的将军们对战争中的经济问题一窍不通,他认为他们的战争头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希特勒的主张的到了来自作战部长凯特尔以及约德尔等人的支持,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基辅战役从7月份的初期打响,到9月底以前结束,战役以德军的全面胜利和苏军的全面失败结束,苏联西南方面军仅仅被俘人员就高达66万。

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一次合围战役,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阵亡。

战役德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但是博克元帅和古德里安将军等人却一直的认为:尽管德军取得了基辅战役的空前胜利,但却耽搁了进攻莫斯科的宝贵时间!

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在苏军内部,尽管最高统帅部为基辅战役的失败痛心疾首,但他们却认为,代价是值得的,因为这样一来莫斯科已经完成了防御准备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战略空间。

德军实施的攻占莫斯科的“台风计划”最终没有达到目的,莫斯科会战是德军自从实施闪电战以来所遭受的第一次空前的大失败,它打破了德军闪电战无敌的神话,成为了克制德军闪电战的一个起点。

如果当初德军不实施基辅战役,莫斯科在当时还未完成防御准备工作的情况之下,德军如果不顾一切的进行快速推进,莫斯科就有将被攻克的可能。

也正是基辅会战,才真正的迟滞了德军继续向莫斯科推进的可能,从而使得苏联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完成了防御工作。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解禁武器出口5年,日本装备有卖出去吗?为什么?

下一篇: 亲王、藩王和郡王的区别都有哪些?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