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粮食需要进口,而现在俄罗斯却大量出口粮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优质回答:这个其实看看我们自身的情况就容易理解了。
我们小时候农村还是集体生产,印象中父母跟现在的上班族一样忙,早出晚归,可一年下来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家里有两三个存粮的木柜子,从来就没装满过。那时常跟着父母去“出工”,大人干活,小孩子们就在田边地角打闹,看见大人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活似乎没少干,但收成就是上不去。等大点跟父母聊天才明白,他们那时候哪是干活,好多人就是在混日子,跟现在某些人浮于事的单位里没什么两样。
后来开始“包产到户”,田地分到各家自己种,就“包产”第一年,我们家的粮柜就装满了。等后来再推广袁隆平的杂交稻,化肥供应也逐渐跟上,家里粮食就更多了。
咱们国家建国以后的各项制度,最早都是学的苏联,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跟苏联其实是非常相似的。我们跟苏联那时都是搞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干活的人是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他是在为“计划”和“体制”干,不是为自己干。工厂还好管理一点,可以计件,可以流水作业,而农村就更难管,农村的生产效率是最低的。所以搞计划经济的时候,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咱们和苏联都可以搞出两弹一星,但都没解决好粮食问题。
俄罗斯现在能出口粮食,首先就是体制上解决了生产积极性的问题,有了积极性,就会主动地去提高种植技术,寻找市场,引进现代管理,生产效率自然大幅提升。再加上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大,而且高纬度地区生长周期长,粮食的质量和品味都比较高(像咱们这边东北大米就比南方大米更受欢迎),也就有了出口粮食的条件。
咱们国家还在全世界买粮,但这并不是粮不够吃,而是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养殖、酿造、食品加工等都需要大量粮食,这跟困难时期进口粮食保命不是一回事。
其他网友观点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上图是苏联时期的选美。其实苏联时期农业工业都还算可以,至少远远强于我国。
这就是大锅饭和单干的区别。
其实,这玩意早在红军时代就有了征召。
战争年代,列宁实行余粮征收制度,也就是将农民除了口粮以外所有粮食抢走。
如果农民将粮食拿去出售,是要坐牢甚至枪决的。
久而久之,农民就不愿意多生产粮食了,只保证全家口粮即可,反正多出来的粮食会被红军征收。
红军无奈,他们也要军粮保证军队作战,就转为直接抢走农民口粮,于是各地农民都叛乱了。
列宁自己说的,当时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农民起义。农民反对粮食征收制,反对实施这一政策的布尔什维克政权。这给整个苏维埃政权的存在造成极大的危险。1921年年初,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暴动,这些水兵大都来自农村,同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废除粮食征收制。
再说苏联和平时期。
苏联时期的农业投入是巨大的,当时中国根本就不能比。
大家也许不知道,戈尔巴乔夫老爸是个老军人,退伍回家就专门在集体农庄开收割机、播种机这种大型农机。
戈尔巴乔夫少年时候,也经常去帮助老爸的忙。
他老爸和那群同事,在这个农场工作完,再去那个农场,工作量非常大,相当辛苦。
但是,他们的效率却不高。
因为考核制度有问题,干得多也不过多拿一点钱,还不如偷懒休息一下。
以戈尔巴乔夫为例,每年都到当地的农机站当临时工或在联合收割机上当助手,由于工作勤恳,他于1949年被授予劳动红旗勋章。
即便如此,这枚勋章对他帮助也不大。
干好干坏一个样,又不影响自己生活待遇,最终大家都是消极怠工,做好份内的事情就行了。
有过农村经历的朋友都知道,一亩地胡乱耕种和精耕细作,收入可能有天大的差别。
因苏联集体农庄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时候都是胡乱种地。
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中央政府管不到的地方。
集体农庄的农民们采用这种方式种地:用拖拉机把土地翻了,把种子撒下去,就不怎么管了,交给一些农妇负责上肥、除草之内,也都是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到了收割的时候,就把收割机开过来收割。
这种种地产量能高就见鬼了。
赫鲁晓夫当时很重视农业,经常下乡视察。当地官员也会中国这套 瞒上不瞒下,专门带他去一些专门给领导看得田地。赫秃每次看得都龙心大悦。
结果,有一次赫鲁晓夫几辆车去乡间打猎,结果司机开错了路,看到莫斯科郊外真正的集体农庄。
赫鲁晓夫一看,田地里面庄稼稀稀疏疏,本来该劳动的农民都坐在低头抽烟甚至喝酒,只有几个大婶在地里打理。
赫鲁晓夫勃然大怒,但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很简单,如果赫鲁晓夫自己是农民,他也会这么偷懒,谁又不是傻子。
苏联最强盛的七十年代,人均粮食产量是500公斤,这是空前的数字。
然而,今天的俄罗斯无论领土还是人口均远远少于苏联,农民数量更是之前的几分之一。
然而,2017年俄罗斯粮食总产量为1.355亿吨,人均粮食产量是967公斤,接近苏联时期的一倍。
其他网友观点首先,粮食出口不代表粮食产量够大,粮食进口也不代表粮食产的不够吃。先举个例子,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相当低,甚至和韩国北面的半岛X国家人均粮食产量差不多,但是印度却是亚洲主要粮食出口大国之一。我们中国的粮食产量和人均量都比印度高的多,但是仍在进口粮食。这样子说,你就明白粮食进出口有时候并不是跟产量或者够不够用完全线性相关的。
然后再说一个事实,看上图表,1992年以后(红线绿点)俄罗斯联邦的粮食进口量几乎逐年增长到2010年以后,其以一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体量远超之前全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每年粮食进口量(红线红点)N倍。这能说明什么?是苏联人吃不饱?还是俄罗斯人吃不饱呢?
再说一点,沙皇俄国一直算是欧洲重要的产量国和粮食出口国,而到苏俄甚至是苏联时候,粮食问题却一直成为这个国家的困扰之一,难道说是沙俄时期的粮产量更高?还是生活水平更高?恐怕不见得。至少沙俄时期,大量的农奴是不算为粮食-人口占比统计的,至于农奴吃不吃得饱恐怕更没人关心,沙俄政府关注的是出口更多的粮食,赚取更多利润吧。想证明这一点,非常容易,如1891年-1892年沙俄粮食严重欠收,同期俄国内粮食收购价暴跌,粮食都不够吃了,收购价还暴跌,岂不是沙俄政府依然靠低价收购粮食,然后出口国外赚取利润,至于广大沙俄人民吃不吃饱,恐怕他们是不会关心的,反正沙俄贵族和军队能吃饱就可以了。另外,再说一个,当年作为俄罗斯主要农作物食品之一的土豆,区区一个波兰每年年产量就高达3000万吨以上,比沙俄全境的土豆产量还高1000多万吨,就这沙俄还大量出口粮食,你说说这是为啥?
看看上图,1976年和1978年,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俄罗斯联邦),产粮分别为1.27亿吨和1.36亿吨。然后说俄罗斯,据说2017年俄罗斯宣布当年产粮1.3亿吨,创俄联邦记录。那么创不创记录,我不清楚,清楚的是,俄罗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奋斗,终于把粮食产粮恢复到苏联70年代俄联邦共和国的水平了,这也说明这些年俄罗斯的粮食产粮叫苏联时期并没有多大起色,甚至据资料显示,肉蛋禽奶等“高质量”农产品的产粮只有苏联时期的不到三分之二。那么为何俄罗斯还能大量出口粮食呢?
主要原因就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价格指数飙升,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价格较苏联时期上涨了不止五六倍,所以造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种粮食不如买粮食”。想想也很简单,出口资源、军火、工业产品赚外汇,然后进口低价的外国粮食。但是令人想不通的是,既然进口粮食又便宜又好,为何2017年俄罗斯的粮食产量突然就飙到“创纪录”的1.3亿吨了呢?产这么多,还进口那么多,怎么吃法?另外,2015年俄罗斯粮产量才1.05亿吨,咋么才两年,直接就能爆发性的多产2500万吨粮食呢?这个问题,细思极恐,俄罗斯的真实粮食产量也引人深思啊。